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持續推進,教學中引入了許多全新的理論方法。深度學習理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是讓學生們深度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對數學知識的本質進行理解和把握。本文將從深度學習的內涵入手,分析基于該理論的小學數學概念教學,闡述其對數學教學的積極促進作用,提出具體的教學實施方法。
關鍵詞:深度學習;小學數學;概念教學
在當前教育教學工作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受到了越來越高的重視,作為教學的主導者,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研究如何使小學數學教學變得更具深度。數學概念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它可以讓學生們對數學知識的本質進行了解。但其抽象性的特點卻為教學工作帶來了困難。將深度學習和數學概念教學相結合正是為了解決這樣問題。
一、 深度學習以及小學數學概念深度教學
(一) 深度學習理論闡述
深度學習是指學生們在教師的引導下基于某一項學習主題,積極參與探究活動、體驗成功、獲得發展。在基于深度學習理論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會涉及以下幾項要素。
其一,單元學習主題,即圍繞學科核心內容組織構建的具有現實生活意義的,能夠促進學生持續探究的單元學習活動主題,它是深度學習活動開展的基礎要件。其二,深度學習目標。在教學中引入深度學習理論,需要明確一個具體的目標,即學生在學習之后能夠獲得什么結果,如學習思想方法、應用知識技能、情感策略等,它集中反映了學科核心素養。其三,深度學習活動,即圍繞學習主題開展的探究性活動。其四,持續性評價。以深度學習目標為依托,對學生參與深度學習活動的整個過程進行持續的反饋,促進學生的持續改進提升。
(二) 基于深度學習的小學數學概念教學
數學概念是數學家們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通過反復檢驗總結出的最簡短的結論,其中融入了豐富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大部分數學概念都是抽象且具有邏輯性的,因此具有深度。想要基于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使數學概念教學體現出深度,應該從教學過程和結果入手,結合具體實例,讓學生們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理解數學概念,并將其應用于實際社會生活中,促進學生數學思維和邏輯的發展。簡單來講,基于深度學習的小學數學概念教學就是要讓學生們深度參與概念學習的過程中,并對概念的本質進行把握。
(三) 基于深度學習的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特征分析
首先,應以問題解決為目標。為了能夠讓小學生進行深度學習,應該將其主觀意識和能動性充分調動起來,進行沉浸式的學習。這就需教師引導學生接觸到更多具有挑戰性的學習內容,在學習探究的過程中把握數學的核心知識本質以及思想方法等。而達成這一目標最有效的途徑就是以問題為切入點,通過創設具有挑戰性和趣味性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努力思考、積極探究,最終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其次,以活動為手段。深度教學的實施必須要以活動為載體,傳統的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是直接將數學概念的含義傳遞給學生,而學生們所接收到的也只是表層的符號含義,并未理解其本質,極大地阻礙了學生抽象邏輯思維的發展。而數學是一項應用性極強的學科,想要讓學生們真正理解數學概念的本質內涵,最好的方法就是根據小學生的天性特征,以貼近生活、豐富多樣的活動為依托,刺激學生思維的發散,將思維過程依附到實際存在的事物和現象中,彌補其抽象思維存在的不足,實現對數學概念的切實體驗。
二、 深度學習在小學數學概念教學中所具有的價值分析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基于深度學習理論可以將數學概念所具有的育人價值充分挖掘出來,這對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以及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均具有積極意義,同時對教學改革也具有推動作用。
(一) 幫助學生們更加深刻的把握數學概念的本質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學生全面發展是教育教學的終極目標。就小學數學而言,想要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掌握數學知識的符號表征形式、理解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和背景是基礎條件。將深度學習理論引入到小學數學概念教學中,對于學生學習數學概念的積極作用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首先,幫助學生深刻把握數學概念符號形式所代指的內容。數學概念簡短而抽象,掌握其符號形式是認知數學世界最便捷的方法,但教育不應僅停留于此,而是要讓學生形成個人的知識體系,因此必須要在此基礎上,深入數學概念的本質教學,使學生了解概念形成過程中所體現出的思想方法。
其次,對數學概念的形成過程進行了解經歷。深度學習理論要求教師引導學生深入到數學概念形成的過程中。在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一些教師對數學概念形成過程存在錯誤認知,將其理解為獲取數學概念的過程,實際上它指的是數學概念形成的歷史過程,反映了數學概念的本質。深度學習理論提倡的是以知識發展價值為導向開展教學,讓學生們充分了解數學概念的存在意義。
再次,幫助學生領悟數學概念的思想方法。小學數學中包含的每一個數學概念都是經過長期實踐檢驗以及推理證明之后才形成的,這一過程反映出了許多數學思想和方法,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數學概念,還要學會其中體現出的思想、方法,這對其今后的學習極為重要。基于深度學習理論的教學中,學生們會以問題探究的方式經歷數學概念形成的整個過程,從而獲取其中的歸納、推理、概括等數學思維方法。
最后,提高學生數學概念的學習能力。數學學習能力是參與深度學習基礎保障,基于深度學習理論的小學數學概念教學并不是以學生掌握概念為最終目標,而是為了發揮概念所具有的育人價值,即以知識培養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而概念教學所體現出的實際上是一種反思性的學習。
(二) 引入深度學習理論開展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有助于教師專業素養的發展
首先,小學數學概念深度教學可以豐富教師的專業知識。它要求教師對深度學習理論進行深入研究,這是將其實際應用與教學活動的基礎。同時深度教學會使教師對數學概念教學的觀念發生改變,教師需要充分理解數學概念的本質,這樣一來,其教學知識和學科專業知識都能夠得到豐富和提升。
其次,提高教師專業能力。深度學習理論融入數學概念教學中對教師各項專業能力,包括課堂教學能力、研究學生能力、解讀文本能力等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會推動廣大小學數學教師主動學習、自我提升。例如,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研究,了解學生對數學概念的興趣點、把握學生學情,如此才能確保教學設計的有效性。此外,想要落實深度教學,教師還需對教學方法進行研究,找出最適合學生的方法。由此可見,深度學習理論的引入必然會推動小學數學教師專業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 促進數學教學改革
自素質教育在我國實施以來,我國各學段的教學方法、內容等均處于持續改革發展之中。進入新世紀之后,學生的自主性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但即使如此,學生在課堂上自主性缺乏、參與深度不足的現象仍然普遍存在。而將深度學習理論引入到小學數學概念教學中則能夠有效促進教育改革精神的落實,促進學生的真正發展,使學生了解數學概念的本質,并經歷概念形成的過程中,實現深層學習。
三、 如何將深度學習理論應用于小學數學概念教學中
想要真正融合深度學習理論,使學生們深刻把握數學概念的本質,就必須讓學生們深入參與到數學概念的形成過程中,這就需要應用到有別于傳統教學方法的創新型教學方式方法。
(一) 依托活動經驗,感知數學概念
通過實踐性活動可以讓學生們體驗數學概念的實際應用,將抽象的數學概念具象化,降低理解的難度。在進行抽象概念學習的過程中,活動教學所能夠取得的效果更加顯著,學生們的自主性將在活動中充分發揮出來。例如在進行“圓”這一概念學習的過程中,若是采用傳統的講解方法,即“圓是平面上到定點距離相等的長度的所有點組成的圓形”,這樣非常不便于理解。而采用活動的形式,如讓學生們試著用自己的手指圍成一個圓。或是以某點為基準,使用尺子在白紙上畫出不同方向的具體相同的點,最后將這些點連起來,即可以形成一個圓。
(二) 結合具體實例,建立數學概念和學生經驗的聯系
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尚處于相對簡單的層次,抽象思維偏弱,此時教師在進行數學概念教學時,最好能夠為學生們提供數學概念的數學物象,即載體,實現抽象向具象的轉變,最好和學生的現有經驗聯系起來,這樣更容易讓學生理解掌握數學概念,例如在學習長方形、三角形等數學概念時,可以讓學生們試著在生活中找一找這樣的形狀,如長方形的黑板、三角形的面包等,將數學概念寄托于載體中,借助學生們身邊熟悉的事物總結長方形等所具有的特征,以直觀思維演繹出抽象思維,形成對數學概念的全方位認知。
(三) 應用變式教學,對數學概念進行靈活遷移
變式教學在小學數學概念教學中的應用,是將數學概念遷移到具體的問題情境中,使學生們從多個角度對數學概念的本質特征進行認知。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不同形式材料或是示例將事物的本質屬性展現出來。例如在進行“角”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從“角”的特征出發,在此基礎上對角的形狀、大小以及發現進行靈活變動,使學生們認知角的構成要素,從多個維度對角進行了解,即平面上一條直線和另一條直線相交構成的傾斜度。
此外,數學概念的變式遷移更需要遵循皮亞杰認知發展階段論,從兒童前運算階段過渡到具體運算階段,再升華至形式運算階段。以“角”為例,角概念是在四年級上冊正式呈現,學習了“線段、射線、直線”之后,學生就能站在數學的角度來解釋二年級初步探知角的特點“兩邊直直的”,甚至從射線的特征區分“為什么角的大小跟兩邊長短無關”,再到“角的度量”建立角的大小立足于角度的觀念,即“一個角就是含有幾個1°”。這樣的螺旋上升式教學結合小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升華了角的概念本質,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就可以據此對角進行辨認。
(四) 對比教學,突出數學概念的核心特征
小學生往往無法對一些相似的概念進行分辨,對此教師可以采用對比教學的方法,引導學生們對相似數學概念之間的聯系以及區別進行認知,從而讓學生們有效把握各個數學概念的核心特征。由淺入深,層層深入,訓練學生的發散思維。通過比較“哪個圖形的周長長一些”,淡化“面積”對周長的干擾。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概念教學中引入深度學習理論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發展、教師專業素養提升以及教育改革的推進都具有積極意義,為了保障該理論和教學實踐的有效融合,教師應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如對比教學、遷移教學、活動教學等,使學生們對數學概念形成深刻的理解。
參考文獻:
[1]劉文超.基于變式教學理論的小學數學“梯形”教學設計研究[D].揚州大學,2017.
[2]劉鑫婭.小學五年級學生數學深度學習的現狀調查與教學策略[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9.
[3]黃鳳.深度教學理念下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研究[D].閩南師范大學,2019.
[4]方家社.基于深度學習理論的小學數學概念教學[J].小學數學教育,2017(Z3):32-33.
作者簡介:洪彩云,福建省廈門市,廈門市同安區新民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