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蘇紅
【摘要】在多元音樂背景下,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接觸的音樂類型越來越廣泛。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也面對學生較多的價值取向與審美標準,這是需要面對也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因此,教師需要對多元音樂文化有明確認識和清晰認知,并探究新的教學方法,提升整體音樂教學效果,且使學生的眼界在此過程中得到開闊。
【關鍵詞】多元音樂文化;初中音樂;課堂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對于初中生來講,學生在喜歡音樂類型的方向上不一致。教師在教學中經常會發生這樣的問題,自身講授的內容并不是學生喜歡的類型,而這個教學過程就會與學生的個人意愿存在一定的矛盾,以致于初中音樂教學質量并不高。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導向,制定和學生實際情況相符合的教學策略,積極將多元音樂文化運用其中,使初中音樂教學更具實效性[1]。
一、多元音樂文化在初中音樂教學中運用的重要意義
我國屬于一個多民族國家,不同民族之間有著自身獨特的音樂文化,這也是運用多元音樂文化進行音樂教學的基礎,也能使其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長期發展進程中,少數民族之間都在傳承自身的民族音樂。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越來越重視生態音樂的發展,這為多元音樂文化的實施創造了良好條件,也促進了學生在此影響下審美情感的不斷提升[2]。在運用多元音樂文化進行教學時,教師首先需要明確認識到自身的教學目標,認識到多元音樂文化教學的實施并不是為了實現對專業人才的培養,而是為了使學生的視野在學習中得到開闊,音樂教學更具生機和活力。同時,教師需要在實際教學中注重對常規教學方式的打破,樹立堅定的教學信念,使音樂多元文化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運用得到更好發展。
二、多元音樂文化對提高初中音樂課堂教學質量的策略
(一)引導學生自主探索音樂中的多元文化
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素質教育理念的實施,運用全新教育理念,將全新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式運用其中,將學生作為教學中的主體,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客觀需要,然后實施針對性的教學方式。在多元音樂文化背景下,教師應該與時俱進,在講授原有教學內容基礎上將一些民族音樂融入其中,使學生在學習民族音樂的同時逐漸了解民族文化,激發學生探索民族音樂的欲望,使學生的人格在此過程中得到建立、健全。同時,在多種藝術形式的作用下,學生能夠實現自身審美素養和實際鑒賞能力的不斷提升,進而建立民族框架的審美觀[3]。例如,在講授《草原放歌》這一單元中的清涼的泉水時,這是關于馬頭琴獨奏的歌曲,馬頭琴是屬于蒙古族的一種特有樂器。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馬頭琴的起源、發展及特色等,使學生在學習中實現背景知識的不斷強化,同時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也能得到較大程度的提升。通過多馬頭琴的了解,能夠使學生進一步認識蒙古族文化,感受蒙古族文化的魅力,同時深化對文化的理解與認同。
(二)積極開展實踐活動
在以人為本教學理念影響下,教師在教學中不僅需要注重對理論知識的講授,也要促進學生的實際學習經驗在此過程中得到提升,同時將情感體驗方式運用在初中音樂課堂當中[4]。尤其是在多元音樂文化影響下,教師更需要運用豐富內容和多樣形式,通過實踐的方式引導學生在此過程中樹立正確思想理念和價值觀念,使學生在此引導下逐漸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對音樂理念和音樂形式有更深入的理解,進而為學生音樂文化修養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例如,在講授錦繡江南這一單元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利用互聯網的便利,正式學習之前在網絡中查找與此相關的內容,讓學生首先了解一下江南和江北歌曲之間的特點,在對比中發現二者之間的差異,在探究中挖掘江南歌曲蘊含的文化特點。這種方式的運用能夠在較大程度上降低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也能實現自身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增強。
(三)組織創編教學活動
對于初中生來講,其思維比較活躍,并且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力,在多元音樂文化影響下,教師可以積極鼓勵學生進行音樂創作,促進學生潛能的發揮。音樂創作的實施不僅能夠使學生的語言表達水平獲得較大程度的提升,也能使學生逐漸具備較強的文字表達能力。因此教師可以鼓勵對音樂有濃厚學習興趣的學生進行編創。如果在編創過程中學生遇到了一些問題,教師需要給予相應指導。當學生遇到“瓶頸”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同一類型的音樂,使學生在傾聽中受到啟發,進而產生一定共鳴,在創作時也能創作出風格相似的音樂類型。同時,教師應該鼓勵學生欣賞不同類型的音樂,使學生對不同音樂風格有更深入的了解,創作出更優秀的音樂作品[5]。但是音樂編創對于初中階段學生來講比較困難,因此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習以小組方式進行學習,并且積極使用現代信息技術,如手機、電腦等,在這些設備影響下,學生會逐漸加強創作興趣,實現創作能力的不斷增強。
(四)組織學生交流音樂內容和內涵
音樂是一種有聲的語言,需要用心理解與感悟,這樣才能在此過程中更好地發現其藝術價值。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能夠實現被欣賞者和欣賞者之間的對話,在豐富內容與多樣性的作用下使欣賞者獲得美的享受。因此,在在多元音樂文化背景下,為了使教學質量獲得較大程度的提高,教師需要注重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突破傳統教育模式,了解學生在學習中產生的不同觀點和想法,感受學生對音樂文化的掌握程度,并且使學生具有全新的文化特征。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學生能夠獲得更豐富的音樂內容,教師可以讓學生將近期自身喜歡的音樂和自己分享,也可以讓學生分享一下在音樂學習中產生的感受,使學生在分享與交流中產生不同的對音樂的感知[6]。除此之外,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針對性地欣賞某一內容,然后讓學生以討論的方式進行溝通與交流,在交流中形成屬于自己的判斷,并且逐漸尊重不同民族的音樂文化。例如在學習《西南風情》這一單元時,就能使學生了解到分布在云南、四川、貴州以及廣西等地區的彝族有怎樣的文化特點,在民歌上有怎樣的突出表現。在這種情況下,學生能夠對不同區域的民族文化以及在不同民族文化中蘊含的音樂文化有更深入的認識,進而提升整體音樂學習效果。同時在此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與此相關的音樂場景,使學生逐漸強化對音樂的認識。
三、結束語
總之,多元音樂文化的實施對音樂教學質量的提高有較大的促進作用,在此背景下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注重生本理念的突出,將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作為重要基礎,設計針對性較強的教學目標和方案,秉承與時俱進原則,緊跟時代腳步,使學生在自身主觀能動性的激發下,積極探索音樂中的多元文化,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多元文化熏陶,實現文化素養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王惠強.淺談多元音樂文化背景下提高初中音樂課堂教學質量的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9(6):16,18.
[2]梁麗.多元音樂文化背景下提高初中音樂課堂教學質量的對策[J].北方音樂,2018,38(23):224-225.
[3]李曉童.多元音樂文化背景下提高初中音樂課堂教學質量的對策[J].中外交流,2018(40):150-151.
[4]徐金玨.多元音樂文化背景下提高初中音樂課堂教學質量的對策[J].藝術評鑒,2016(23):138-139,150.
[5]王吟.多元音樂文化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音樂課堂教學質量[J].科教文匯,2014(26):175-176.
[6]肖艷明.注重教學方法,提高初中音樂教學質量分析[J].數字化用戶,2017,23(43):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