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導入是一節課的開端,合理的課堂導入能對提高課堂效率產生不可替代的作用。良好的課堂導入能快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起他們對所學知識的探索欲望,使其更愿意將全部精力投身于學習中來。作為數學教師,精心策劃導入環節,對激發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意義重大。
關鍵詞:小學數學;導入教學:指導簡析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08-0107-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8.088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小學數學課堂導入的方法很多,形式多樣。上課伊始就采用良好的導入,既能提高學生對本節課所學內容的興趣,也能促進教師教學活動順利進行。通過合理的方式把所要學習的內容導入到課堂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對教學實踐產生積極影響。故此,注重課堂導入對提升教學質量尤為重要。
一、設置懸念,問題導入
學生天生好奇心強,對一些不能理解的問題總喜歡多問“為什么”,且思維又是從問題開始的。問題導入指的是教師有目的、有方向地設置誘發性問題引起懸念,目的是刺激學生求知,進而為導入新課服務。例如,在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
師:將一個梨平均分給兩個人,每人能分多少呢?
生:一人一半。
師:用數字符號表示“一半”,如何表示呢?
學生一時很難回答出這個問題,此時,他們也就進入到“欲求不能”“自我需求”的狀態中。教師此時可趁機板書:分數的意義。
如此導入就能把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出來,學習積極性自然很高,本節課在順利達到教學目的外,也能使學生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從而啟發學生思考,讓他們富有積極的思維活動。
二、實物或教具演示導入法
在上課前教師首先要進行精心的預設,制作出符合新課的課件,方可取得理想的課堂導入效果。而學生學習新知總是在一定的情感中進行的。在講解新課前,要讓學生在一節課開始就被一種愉快和諧的氣氛所陶冶。有目的地引導學生觀察他們熟悉的事物、圖畫等,不僅能快速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與應用數學能力。例如,在教學“角的初步認識”時,教師就可以先出示紅領巾、五角星等實物圖,先從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著手,再引導他們到生活中尋找角。
三、合理運用多媒體,增強導入效果
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優勢明顯,還能更好地渲染教學氛圍,吸引學生的目光,能把一些枯燥、死板的知識變得更加生動、鮮活。例如,在講解與“圓”相關的知識時,提問:
師:車在行駛的過程中為什么會非常平穩呢?
生:車子的輪子是圓形的。
師:生活中我們還知道哪些物體是圓形的呢?通過多媒體課件將生活中常見的圓形展現于學生面前,便能順利導入要學內容。
通過這樣的方式開展教學能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增強數學知識的生動性,在幫助學生獲取知識的同時,也能使導入效果最大限度地得到提升。
四、猜謎語講故事激趣導入
小學生的集中注意力時間短暫,穩定性差,分配注意的能力也較差,注意的范圍小。如果在講新課前以猜謎語的方式導入,能讓他們在游戲活動中不知不覺地進入到新知識的學習中去領悟數學知識的樂趣。比如,在教“時、分的認識”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先讓學生猜謎:“小小圓形運動場,三個選手比賽忙,跑的路程有長短,最后時間一個樣。”如此生動形象且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描述,形象地揭示了鐘面的特點和時、分、秒間的關系,從而最大限度地把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調動起來。再如,在探討關于“統籌”內容時,也可以用《田忌賽馬》的故事作為新知識的導入,很好地激發出學生對統籌法的探究興趣。
五、引入古詩導入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其中還包括很多數學知識。例如,在教“7 的乘法口訣”時,就可以運用古詩進行新課導入。以《靜夜思》為例:
師:這首詩一共有多少個字?大家都是運用了哪種做法算出來的呢?
經過商討后,我了解到大家都是使用“5 的乘法口訣”進行解決的。再出示《早發白帝城》,提問:
師:這首詩一共有多少個字呢?如此設計,很自然流暢地導入“7 的乘法口訣”。這節內容的學習既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他們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還能讓學生在良好的導入氛圍引導下學習新的數學知識,為建立有效的課堂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積極的思維活動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關鍵所在。一堂課的導入若能選取學生喜聞樂見的題材,寓教于樂,學生也會更容易對所學知識產生興趣和求知欲,會讓他們在情緒高昂和精神振奮的狀況下積極投入到新知的學習中,課堂教學也能夠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參考文獻:
[1]田艷霞.有效導入 優化教學——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導入分析[J].新校園(中旬),2015(11).
[2]楊蓮芳.課堂情境的有效創設與導入——小學數學教學案例與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0).
[3]劉玉成,閔凡余.淺析啟發式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3(S1).
[4]蘇淳良.淺談小學數學課堂導入的方法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5(14).
[5]朱麗芳.小學數學教學的科學導入方式[J].現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3(3).
[責任編輯 張宏麗]
個人簡介:宋學敏(1984.4— ),男,漢族,內蒙古豐鎮人,小教一級,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