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麗玉
[摘 要] 現代學徒制是培養職業技術人才的重要模式,結合我校汽修專業教學中存在著許多現實問題,闡述現代學徒制“雙主體育人”人才培養模式的背景及模式初探,結合實踐初探對運用現代學徒制人才模式進行反思、總結。
[關鍵詞] 雙主體育人;校企合作;現代學徒制
義烏作為“世界小商品之都”,正在經濟升級的關鍵期,因此企業對技術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筆者學校原先采用“1.5+0.5+1”的人才培養模式,一年半的時間在學校學習,半年時間在企業進行技能見習,最后一年到相關的企業進行“頂崗實習”。現汽修畢業生不搶手,企業反饋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欠佳。如何改變這一現狀?是當下急需解決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采用現代學徒制“雙主體育人”人才培養模式可以很好地解決問題,是深化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解決人才供求結構性矛盾的關鍵舉措。
一、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背景
現代學徒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于2014年提出的一項旨在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進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機制、創新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模式。現代學徒制是通過學校、企業深度合作,教師、師傅聯合傳授,對學生以技能培養為主的現代人才培養模式。與普通大專班和以往的訂單班、冠名班的人才培養模式不同,現代學徒制更加注重技能的傳承,由校企共同主導人才培養,設立規范的企業課程標準、考核方案等,體現了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二、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初探
(一)加強校企合作,構建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
為了適應“雙主體育人”人才培養模式,學校應依托義烏市職業教育聯盟,與納智捷汽修、廣迅廣本、北京現代3家企業保持緊密合作,借助鮑正浩技能大師工作室,積極助推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構建了現代學徒制實驗班。2019年2月和志星汽車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簽訂協議成立現代學徒制實驗班,汲取傳統教學模式和企業師傅帶徒弟模式的優勢,采用“4+1”(周一到周四由企業師傅和專業教師進行技能教學,周五上文化課)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
(二)緊密聯系企業,共建現代學徒制的課程體系
在指導委員會的指導下,通過調研,由學校和企業共同探究修改了核心課程教學計劃,將核心素養融入專業課程,制作了大量的數字資源素材,專業組和企業大師共同開發了校本教材《汽車油漆調色基礎教程》、微課程《走進汽車》、網絡課程《汽車電工技術基礎》等其他相關配套教學課件。
(三)成立工作小組,確保人才培養模式實施有保障
在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學校領導的指導下,由行業大師、企業師傅、專業教師組成相應的現代學徒制工作小組,主要負責汽修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專業課程的建設、教學方式的創新、學生學業的評價等,確保現代學徒制實施過程有保障。
(四)強化學生管理,構建現代學徒制考核評價體系
學校、企業、專業教師加強對學生的管理,明確上課期間的注意事項及在車間注意事項等。實施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要建立規范化的激勵制度,由學校(教師)、企業(師傅)和技能鑒定中心共同制定的考核評價體系來評價學生的工作效果。量化表主要從出勤情況、工作紀律、技能水平、文明素養等方面進行量化考核,將量化考核結果每月(每周)公示,并作為評選每學期“優秀學生”的重要依據。
(五)搭建多方平臺,學生社會服務能力顯著增強
依托專業優勢,不斷推進產、學、研,創造機會讓更多汽修專業的學生參與各類對外汽車科普宣傳活動,為以后工作積累經驗。
專業組聯合鮑正浩大師工作室成員在義烏市文博會布展共計4天,現場由高一汽修學生進行發動機拆裝技能展示和解說汽車知識,不斷有人詢問學生的就業和升學情況。在義烏市國際會展中心讓各類人士近距離感受了職業教育的辦學優勢,起到了很好的汽車科普宣傳作用。
三、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反思
(一)實施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質量迅速提升
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促進了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一年來學生在汽車維修初級工考證通過率為100%,榮獲地級市團體總分第一,技能競賽成績更喜人,學生在文博會,技能比武中均獲得行業高度的肯定,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
(二)做強現代學徒制,需要教學管理制度革新
此人才培養模式的可持續實施,還需要教學管理制度革新。對企業師傅和學生有更量化、詳細的制度,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才能真正把現代學徒制做大、做強、做實。
通過現代學徒制的試點工作,筆者學校初步形成現代學徒制“雙主體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對汽修專業的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但總的說來現代學徒制仍處在試點起步階段,需不斷總結現代學徒制試點實踐經驗,提煉教學和實踐的成果,才能培養出合格的技術應用型人才。以此深化產教融合,進一步拓展現代學徒制,提高專業職業教育水平。
參考文獻:
趙鵬飛,陳秀虎.“現代學徒制”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12):38-44.
[作者單位]
義烏市國際商貿學校
(編輯:溫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