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玲
[摘 要] 《建筑識圖與構造》是理論性較強的一門基礎課程,建筑構造是研究建筑物的構成原理與構造組成、構造方法等的學科。在中職院校的教學中常把《建筑識圖》與《建筑構造》結合在一起,但是,這兩門課程在教學方式以及教學內容上都有所區別。其中,《建筑構造》以理論知識為主,課堂氣氛沉悶,調動不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無法激發學生的興趣。主要分析《建筑識圖與構造》在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中職學生的特點,探討中職學校《建筑識圖與構造》的有效教學策略。
[關鍵詞] 中職學校;建筑識圖;建筑構造;教學路徑
《建筑識圖與構造》是建筑類的一門基礎課,具有較強的專業性與理論性,是建筑專業學生專業課中必要的基礎課程。它為學生今后的學習與工作提供了必備的基礎知識與基本專業技能。這門課程在建筑課程體系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直接關系著學生將來能否勝任此工作。但是,由于該課程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對學生來講其學習內容較難掌握,學生缺乏自主學習能力,思維能力較為薄弱,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一、中職院校《建筑識圖與構造》教學現狀
(一)教學方式單一
在《建筑識圖與構造》的教學當中,大多以《建筑識圖》與《建筑構造》作為參考,但是部分中職院校的教學方法較為落后,教師大多根據教學大綱講解知識,以“填鴨式”的教學方式為學生灌輸理論知識,很少借助多媒體授課,不能結合實踐活動,這種教學模式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沒有絲毫的學習熱情。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上課狀態不佳,上課玩手機、睡覺等情況頻頻發生[1]。
(二)缺乏實踐能力
《建筑識圖與構造》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將理論結合實踐。但是,大多數中職院校的《建筑識圖與構造》課程普遍存在缺乏實踐活動的現象,降低了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教師想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將課程全部講解給學生,有一定的困難,加上學生自律性較差,使得該門課程教學進度與教材不能同步。
二、中職院校學生的特點
由于中職學生的文化基礎較為薄弱,加上他們缺乏自主學習能力,在學習上較為被動,而《建筑識圖與構造》是專業性較強的課程,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會給他們學習這門課程帶來一定的困難,很多知識點不能很好地掌握,造成他們缺乏積極性,沒有興趣甚至產生厭學的心理。很多學生自律能力較差,遇到問題不會跟教師溝通,久而久之,他們厭學的心理更加嚴重。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適當降低教學難度并調整教學內容,以便于學生能夠很好地掌握知識點。
三、中職學校《建筑識圖與構造》有效教學策略
(一)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建筑識圖與構造》的基礎課程是投影圖與正投影原理,研究空間與平面相互轉化的方法、規律以及房屋構造等。“識圖”與“繪圖”都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空間思維能力,只有提高思維能力,學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投影的理論、提高識圖的技能。同樣,作為未來建筑行業的從業人員,看懂建筑工程施工圖是從事施工以及預算必不可少的技能[2]。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或者教學模具,選擇與該節課有關的畫圖或者模型為學生做演示,讓學生能夠直觀地感受到具體的圖形,不僅能夠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二)調整教學思路
教師應根據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適當調整教學順序。例如:在學習《建筑識圖與構造》制圖部分時,很多從未學過立體幾何的中職學生,缺乏空間感,在學習“點的投影”時很難理解與掌握,在學習時容易產生畏懼心理,甚至喪失對這門課程的學習信心。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由“點、線、面、體”調整為先講“體”,掌握了“物”與“圖”之間的關系,再進行點、線、面的講解,不僅降低了學生的學習難度,還能使學生較快地掌握制圖、識圖的知識。
(三)增加實踐活動
為了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觀建筑施工現場,在特定的環境下提高學生建筑識圖的能力,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通過觀察了解實際建筑物構成以及相互位置關系等,在參觀施工現場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識圖能力。若考慮到安全問題,教師可以選擇在學校的教學樓或者辦公樓進行參觀,也可以達到現場教學的預期效果。在參觀之前,教師先為學生設定教學目標,并布置學習任務,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參觀與學習。
除此之外,學校可以定期舉辦一些建筑模型的比賽,讓學生發揮想象力,積極參加,在教師的指導下,模擬工程建造的過程建立工程三維模型,通過全方位以及細節的觀察讓學生掌握建筑構造的知識。
綜上所述,《建筑識圖與構造》作為中職院校建筑專業必備的基礎課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采用豐富的教學手段,大膽嘗試,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其思維能力,將學生培養成新時代全面發展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唐徐林.BIM技術在《建筑識圖與構造》課程教學中應用研究[J].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2):56-58.
[2]盧崇望.中職《建筑識圖與構造》中網絡平臺教學的建設要求及運用[J].現代職業教育,2018(26).
[作者單位]
福建省永泰城鄉建設職業中專學校
(編輯: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