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問題情境的創設是新課程教學背景下,推出的一種實用型教學模式,針對數學課堂的教學而言,教師要有意識地設計一些問題情景,引導小學生通過情感和實踐體驗的方式,更有效率地學習數學知識。本文從四個方面探討了問題情境創設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以期為小學數學教師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問題情境;小學生;數學教學
傳統且落后的教學模式,在某種程度上,會抑制學生的思想和個人能力的發展,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興趣和意識的關鍵時期。小學生只有擁有了豐富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才能為他們日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基礎?;诖?,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充分利用教學資源,積極引用生活中的常識性例子,為學生構建一個問題情境,從而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一、 利用多媒體技術建立情景加深學生認知
信息時代的到來,教師可以運用多種信息化的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更為多樣化的學習環境,一些輔助性的教學設備,在教學中往往也具有非常大的應用潛力。所以,教師要根據他們的年齡特點,利用投影、錄像等多媒體創新教學方式,讓學生可以自己動手實踐,借助自身豐富的想象力對一些比較抽象的事物進行比較和分析。
例如,在平面圖形的教學中,教師利用多媒體來制作一些周長相同的平面圖像,利用投影儀對這些圖像進行動態比較,可以得知,當平面圖像的形狀發生變化的時候,面積也會有相應的變化。這時候,教師就可以突出問題,假設有正方形、圓形和長方形,在其周長不變的情況下,哪種圖形的面積最大?當學生在經過獨立思考和相互討論之后,就會得出,圓的面積是最大的。所以,從中也可以看出教師在設置問題的時候,一定要思考,要盡量去改變傳統化的教學方式,借助多媒體的優勢,增強學生對于知識的認知程度,也能為他們日后的發展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
二、 通過日常生活場景,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
現階段,對于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而言,教師要適當地選擇一些學生更為熟悉的問題情景,讓他們對此產生共鳴。教師盡量將情景化的問題看作是背景,由于數學是源于生活的,所以許多的數學問題實際上在生活中都能找到相關的答案。所以,教師就應該利用現實中的一些生活場景,為他們創造一個富有生活情趣的問題,這樣也能增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熟悉感。
例如,在數學中應用題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生活中比較現實和真實的事件,設計一些數學急轉彎的問題。假設已知小A和小B從家到學校的距離,試著提問學生,按照自己每天上學所花費掉的時間,來計算出小A和小B的行走速度是多少?根據原題,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在原題的基礎上進行改變和完善,讓他們可以感覺到,自己在上學和放學的過程中,實際上也會遇到許多的數學問題。在例題講解完成之后,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現場的表演,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還能增強教學效果。讓學生可以體驗到數學的價值,喚起他們對于數學的熱情。
三、 通過游戲的方式,創建問題情境
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擁有著活潑、好動的性格,所以,教師要根據他們的這一特點,從過去的生活中總結經驗,然后將其應用到實際的教學中。游戲對于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他們生活和學習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規律,還有他們對于游戲的熱愛和激情,將問題情境完美地融入數學教學中。讓學生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能夠主動觀察問題并進行適當的交流和論證,在一系列的活動之后,也能尋找出自己解決問題的途徑。
例如,在“概率”的教學中,可以先組織學生玩游戲,如何給學生留下問題,讓他們做出一個完整的統計圖。例如,以小組為單位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分組,然后來做一個游戲,首先準備三個袋子、兩個紅色的小球、兩個綠色的小球、兩個黃色的小球。教師在每一個袋子中放入不同顏色的兩個小球,讓學生從中選擇小球,每一位學生只可以選擇一次,在看到顏色之后,做好相應的記錄。以游戲的方式,更容易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的好奇,而教師在這個時候,就可以非常自然地引出數學知識,如“可能”“不一定”等基本的概念,將這些比較復雜的知識變得游戲化,更容易讓學生理解這些知識點。
四、 以實踐的方式,增強學生對數學的理解能力
通過實踐的方式能夠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以真實、形象的教學手段,將數學中比較抽象、立體的事物變得更加地具體化,進而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例如,在“人民幣”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盡快地掌握到相關知識,教師可以為學生創造一個“如何認識人民幣”的問題情境活動。教師要準備一個10元、5元和1元,然后提問,假設要購買講桌上的一盒粉筆,粉筆要4元錢,應該選擇哪張紙幣去完成這項購買活動?設置教學實踐活動的時候,教師從多個方面來考慮問題的合理性,以此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
教師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調節課堂氛圍,還能讓學生對數學知識有更加深層次的理解,并將其用于實際的生活實踐中,對于學生日后的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同時,教師在創建情境的時候,應該考慮問題的現實性,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就能從中感受到數學的真諦。這樣,小學生也能學會應用靈活的思維去看待問題,從而真正體現出數學的真諦。
五、 結束語
將問題情境法用于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這種方式符合小學教學的基本規律,也能為教師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教師要真正明白問題情景法的目的,就是增強小學生的創新能力,激發他們的邏輯思維。而教育教學工作者,在實際的教學中,要充分發揮自身領導者的作用,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為學生創建一個良好的故事情境,為他們日后的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胡飛.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有效問題情景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6(36):110-111.
[2]楊秀春.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問題情境的創設[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7(10).
[3]崔愛雅.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問題情境的創設[J].散文百家·教育百家,2013(7).
作者簡介:門宏穎,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左家塢鎮大旺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