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集季
摘要:隨著時代的進步,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深入發展,教育技術媒體越來越廣泛地被老師接受,也越來越廣泛地發揮了作用。它那聲情并茂,色、情、景水乳交融的效果,創設了優美的課堂情境,有效地提高了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在傳統文化與語文教學中,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使語文教學煥發出奪目的光輝,產生了巨大的藝術魅力,對弘揚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具有深遠的重大的意義。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傳統文化;滲透結合
語文教育界出現的“傳統回歸”的呼聲日益高漲,對民族經典,特別是傳統文化作品的重視,已經成為語文教育專家們的共識。作為人類文化載體的傳統文化精粹篇章,其凝聚著中華民族的人文情感,飽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蘊藏著濃厚的文化積淀,閃耀著理性思索的光芒,是提高學生人文素養的最佳學習材料和內容。在傳統文化的語文課堂教學中,一般都靠老師的一支粉筆、一張嘴,再加其它單調的輔助手段--一塊小黑板、一幅掛圖,使課文里的抽象內容、情感、意境很難表達出來,導致課堂氣氛較易沉悶,學生聽起來乏味,學起來枯燥,學習興趣難以激發,課堂效率很難提高,久而久之還容易產生厭學情緒。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改變傳統陳舊、單一的教學模式。而現代教育技術教學是以教學過程的整體優化為目標的,以它豐富的現代教育技術形式--聲音、圖片、動畫、視頻等,最大程度地調動了學生的視聽感官系統,充分展示了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彌補了傳統語文教學的枯燥乏味,給語文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F代教育技術與傳統文化的有機結合,能使你的教學如虎添翼、如魚得水。
一、利用現代技術展現傳統文化劇本
高中語文的新課標已經將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改成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說明我們在教學的活動中不僅要注重對于學生知識的傳授,要更加注重培養學生對于傳統文化傳承的責任感。傳統的語文教學課堂上對于傳統文化的學習比較偏向于固定的背誦,其實文字背后蘊含的深刻意義并不能在簡單的復述中被傳達出來,語言的魅力沒有完全展示,對于學生的學習也是一種損失。所以把現代教育技術運用到傳統文化的教學中就可以解決這一問題。比如一些比較經典的古體小說,它的本身就是一部很唯美的劇本,像《紅樓夢》中很多橋段都是很值得去推敲的,林妹妹的多愁善感與才情、賈寶玉的愛與無奈、鳳姐的潑辣與干練。老師可以根據具體課題要求將其改成劇本形式,用多媒體放映,然后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在輕松的氣氛下完成傳統文化的學習,通過這個過程學習到的知識絕對比只在書本上讀讀要有效的多。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情不自禁的去研讀傳統文化。這種將聲音、圖片、文字結合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學起來更有畫面感,也就剛好理解傳統文化的內涵了。
二、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學生聯想能力
學校教學的宗旨不僅是要教學生如何學習知識,更是提倡學生可以自主創新,多思維的去思考問題,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而聯想式的學習方法更是可以幫助許多學生更好的把握知識點,更加靈活的運用知識?,F代教育的途徑有很多,其中最普遍的就是多媒體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在原本只有黑板和粉筆的教室里面安裝上放映機和幾臺電腦,可以讓學生對學習產生一種憧憬,他們更愿意接受這樣一種新式的教學課堂。對于比較難以理解的傳統文化可以借助信息技術進行自行學習;對于文章中出現的情景可以進行多媒體放映等模式;對于前一天的學習內容可以在課前進行短時間的簡單回顧。這都是現代教育技術帶給傳統文化的好處,有利于其被更好的傳承。例如,在《沁園春.長沙》的學習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放映一副壯闊的革命畫,這樣同學們就可以通過視覺感受從而聯想到當時那種偉大的革命情懷;在《勾踐滅吳》的學習中,可以放一些影視片段,這樣更直觀的展現文章中想要傳達的思想,同學們對于勾踐臥薪嘗膽的決心也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在《鴻門宴》的學習中,可以通過音樂的配合朗讀文章,就可以更形象的感受當時的緊張的氛圍。類似于這樣的教學方法既可以避免課堂上緊張的氣氛,也可以讓學生能夠置身其境,感受古人的智慧,來自傳統文化的魅力。
三、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展現民俗文化
有發展必然就有淘汰,但是中國的傳統文化給我們帶來那么多寶貴的財富,如何將這筆財富繼承下去成為我們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高中語文課堂上的學習不僅為學生帶來高考的成績,更是伴隨學生一生的文學素養的培養,這就要把傳統文化嵌入學生的生活中。在高中語文課堂上,老師可以將傳統文化進行多角度的解讀,通過多媒體展示傳統文化的來源以及發展,讓學生明白傳統文化對于自己的意義,他們既可以通過它豐富自己的文化內涵,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讓他們愿意將課堂上學到的東西去跟身邊的朋友分享,盡可能達到每個人都可以對傳統文化說出自己的見解。對于一些課本中出現的傳統節日,老師可以讓學生自己搜集不同地方的習俗,然后在課堂上進行比較教學,這樣既生動又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當然還有很多課外學習的辦法。例如,學生不僅可以在課堂上跟老師進行交流互動,私下回家也可以通過現代網絡跟老師溝通,有什么上課不懂的問題還可以利用這個時間來進行解答,加固對知識的理解,這樣就可以更好的運用知識。同時學生還可以通過給古詩文配樂、為古文作畫、為情景教學制作動畫等形式對傳統文化進行更深度的學習。鼓勵學生進行校內校外的傳統文化的宣傳工作、看國學大師的演講報告的視頻、通過網絡號召身邊的人學習傳統文化。
總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上,悠悠古韻與勃勃生機是有機結合的,高中語文教學中現代教育技術是一種創新,而傳統文化是書中的精髓,我們不僅要創新,更要做好傳承工作,將兩者有機的融合在一起。更要教會學生自發的對傳統文化進行學習和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1]程夢.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現狀調查及教學策略探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
[2]曹小華.高中語文經典名著閱讀教學問題與對策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
[3]侯雪君.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高中語文的劇本教學[D].蘇州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