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繼民
摘 要: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改革與完善,“學講計劃”逐漸走入了小學語文課堂。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打破了傳統(tǒng)課堂的束縛,更加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在課本內容的基礎上深入挖掘文本內容。在“學講計劃”背景下展開教學分析,研究如何全面構建小學語文有效課堂,進一步提升語文教學質量。
關鍵詞:“學講計劃”;小學語文;有效課堂;教學策略
“學講計劃”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也是對傳統(tǒng)教學的改革與完善,對學生的重視度更高,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學能力。越來越多的課堂加入到“學講計劃”的課程改革中,給予學生更多的空間和自由,學生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
一、自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學生才是學習過程中的重要角色,在“學講計劃”的背景下,學生的主體地位逐漸凸顯出來。自學的方式能夠實現學生的轉變,還能化被動為主動,尋找最佳的學習方式,為今后的學習尋找主攻方向。學生在“學講計劃”中會主動去探索知識,搜集更多的學習素材。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在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為學生規(guī)劃正確的學習軌跡,同時還要給予學生一定的學習空間和思維空間,讓學生真正把握課堂,也真正把握學習方法。
例如,在學習《水上飛機》的課本內容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很多學生都非常喜愛飛機,尤其是對陌生的水上飛機必然會十分興趣,因此在學生預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搜集關于水上飛機的相關知識,可以請教其他同學或者是家長,也可以去圖書室翻閱相關書籍,還可以通過互聯網的優(yōu)勢尋找更多的資料等多種方式,學生對水上飛機也會有更加充分的理解和認識,在課前預習過程中才能做好充分的準備。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結合預習情況,將自己所總結的水上飛機的相關知識介紹和分享給同學和教師,學生也會發(fā)現水上飛機的更多本領,對課本內容的理解和掌握也會更加充分。學生通過預習并在課堂上進行展示,不僅能夠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知識面也逐漸得到了拓展和延伸,學生以主人翁的角色去學習和探究知識,學習的驅動力也會變得更加強大,自主性也得到了有效的鍛煉。
自主學習中教師要給予學生足夠的空間,為學生開辟一條自學的道路,引導學生不斷摸索更多的學習方式,并逐漸愛上學習,在預習的過程中小學生可與文本之間展開深度對話,為高效課堂的構建提供堅實的基礎。
二、互學,引導學生交流學習
小組合作是學生自學過程中的重要方式,不能以學習成績對學生進行定義,而應逐漸挖掘學生的閃光點,通過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交流和學習,相互取長補短。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平臺,其中小組合作互學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式。教師要采取科學合理的小組劃分方式,做好小組成員的分布和搭配,促進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同時教師也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全面保證小組合作的有序展開,實施科學化的教學模式,只有共同合作和進步,才能真正實現高效的課堂教學。
例如,在學習《李廣射虎》的課本內容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對課本內容展開自讀,在自讀的過程中分析作者是如何描寫主人公李廣的,并將一些關于描寫人物神態(tài)和動作的詞語圈畫出來。然后引導學生思考:“通過閱讀課文,李廣是一個怎樣的人物呢?”“人物特點有哪些?請你在文中標注出來。”“在你的心里,對李廣的印象是什么?”“你認為他是怎樣的一個人呢?”“在你的身邊,有向李廣一樣的人嗎?”“在新時代的今天,你覺得應該怎樣做好一名學生呢?”等等,在小組中展開問題的討論,每個學生都可以充分將自己的思想表達出來,并注意傾聽他人的觀點,相互討論和交流,針對課本內容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不斷豐富學生的思維,同時也能夠有效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學生也從多個角度對認識和思考課本中的主要人物李廣,充實學生的內心。
合作讓學生的自主學習更加豐富,有效的合作與交流能夠全面激發(fā)學生的潛能,開啟學生心智和思維的枷鎖,充實課堂教學模式,擺脫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死板和沉悶,學生在交流中不斷學習和進步,展現出樂趣和動力十足的課堂魅力。
三、問學,引導學生探索學習
問學是以提問和質疑的方式引導學生去探索知識和奧秘,并實現對學習內容的拓展。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問學,以問學的方式引導學生展開探究。教師要鼓勵學生提問,讓學生敢于面對自己不懂的問題,并提出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和意見,但是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對知識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較差,有時雖然存在一定的疑惑,但是卻無法充分表達,因此教師要主動提問,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深入拓展學教學內容,通過巧妙的引導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例如,在學習《大作家的小老師》的課本內容時,課文中主要圍繞大作家和小老師這兩個主人公,課本中蕭伯納和姑娘的對話非常精彩,課本內容的最后一句話“她是我的老師”意味深長,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進行思考:“大作家是誰?小老師又是誰?”“為什么會這么說呢?這么說的目的是什么?”“你認為是大作家的表現好還是小老師的表現好?”“你喜歡哪一個人物?說出你的理由。”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引導學生展開角色扮演,學生選擇文中最喜歡的任務進行扮演,模仿文中人物的語言和特點,這種方式可以深入到角色中,通過身臨其境的方式去感受文本,對問題的理解也會更加透徹,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與熱情,促進學生的思維活躍性,學生也會不斷探究和挖掘文本內容,深刻理解文本知識的內涵和精髓。
知識的海洋浩瀚無邊,還有很多知識值得和需要學生去探索和學習。問學的方式,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探究興趣,及時關注學情以及學生的發(fā)展,抓住更多的教學機會,有效激勵學生自主發(fā)展。
四、教學,引導學生深化鞏固
教學過程中不僅僅是要學生掌握知識,更是要促使學生充分運用知識,因此,教師要給予學生充足的學習空間和時間,方便學生的大腦和雙手,從教材內容中挖掘知識的閃光點,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從有限的教材中學習到無限的知識和能量。因此語文課程學習不能僅僅體現在課本中,而要結合實際的社會生活,在生活中體現出知識的活力與色彩,不斷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化和鞏固,讓課堂教學更加豐富。
例如,在學習《荷花》的課本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課本內容進行深度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將一些優(yōu)美語句摘抄下來,細細品味和欣賞,不斷積累更多的語句,充實自身,其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將會有很大的幫助。同時教師要注重教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引導學生從生活入手,尋找自己生活中的一些植物,仔細觀察植物的特點,并嘗試自己對植物進行描寫,以發(fā)現植物的美,也可以對課本內容去仿寫,加入自己的思想了和創(chuàng)造力,在教師的不斷啟發(fā)和引導下,也能夠將課內課外進行充分融合,學生的思維也實現了全面的拓展。
生活就像是一塊沃土,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教師在教學中注重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不斷深化和鞏固知識,引導學生將學習熱情拓展到課外,不僅能夠增長學生的見識,還能讓學生真正學會學習,提升學習能力。
五、悟學,引導學生總結感悟
悟學是學生語文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對課本內容的自主總結,充分體會和感悟學習成果,在語文課本的內容中有很多片段都非常值得學生學習和感悟,對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有很大的幫助。因此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學生的感知也會更加深刻。
例如,在學習《微笑著承受一切》的課本內容時,文中桑蘭在自己的體操生涯中獲得了很多的榮譽,但是在一次比賽過程中卻讓她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不僅無緣自己最愛的體操,身體也面臨巨大的疼痛和傷害,但是這些都沒有將她打倒,她以頑強的毅力和不屈精神去面對這一切,讓人們敬佩不已。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學習的基礎上進行自我感悟,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反思,將自己與主人公桑蘭做出比較,想想在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常常會面臨哪些問題?這些問題又是怎樣困擾著自己呢?通過課本內容的學習,你能夠發(fā)現自身的哪些問題,有又怎樣的體會和感受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引導學生以寫作的形式表達出來,對寫作范文和字數不要限制,學生在寫作中也會學會如何總結自身的不足,并提出相應的改進策略,不斷完善自身,學生可以將桑蘭作為自己的榜樣,領導學生為自己制訂一份長期的學習計劃和學習方式。桑蘭不屈服于命運的精神對學生具有很大的幫助,我們的實際生活中,也有很多像桑蘭一樣的人,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積極發(fā)掘身邊的實踐,每周安排一定的分享時間,同時也為學生自學提供方向,引領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
桑蘭的精神也會深深影響學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感悟也會逐步增加,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總結,寫幾句對桑蘭贊美的話語,引導學生增加對桑蘭的敬佩之情,這樣對教學效率的提升將會有很大幫助。
總之,本文主要針對“學講計劃”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有效課堂展開研究與分析,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對教學效率的推進起到了非常顯著的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教學方式,準確定位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角色,讓學生逐步成為教學的主角,引領學生積極展開自學,踏上正確的學習軌跡。那么,教師就應合理掌控教學進度,對教學活動中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重視起來,合理分配教學實踐,全面保證達到最佳的教學目的,讓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綻放出絢麗的色彩。
參考文獻:
[1]丁楊.春風化雨露,荷香飄萬里:“先學后教,以學定教”在小學語文“學講方式”中的運用實踐[J].課外語文,2019(9):62-63.
[2]魯小梅.精心組織引導,策略靈活多樣:試論小學語文“學講計劃”的組織與實施[J].教育教學論壇,2019(7):229-231.
[3]鄭潔.真學習窗外的那縷陽光:小議“學講方式”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提升[J].新課程(小學),2017(12):84.
[4]李健.芻議“學講計劃”視野下小學語文教學的不可節(jié)約[J].新課程(小學),2017(5):14.
[5]繆雨倩.“學講計劃”背景下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實踐與探索[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9):32.
[6]王玉芬.“學講方式”下小學語文練習設計上存在的問題及策略[J].課外語文,2015(24):94.
[7]劉德梅.以“簡”為本自主學習;小學語文“學講”課堂的教學探索[J].小學教學研究,2015(31):27-28.
[8]李文秀.重學精講會學創(chuàng)新:“學講計劃”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心得淺析[J].好家長,2014(42):45.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