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桐
摘 要:口語交際屬于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關鍵模塊,能使學生在交際活動中學習傾聽方式,利于鍛煉其口語表達能力,為今后的語文課程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語文;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策略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語文課程不僅要求教師教授語言知識,而且應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低年級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教師應創設多元化教學模式,鼓勵學生積極表達口語,從而提升其口語交際能力。
一、激發學生興趣,促發口語交際動機
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對萬事萬物充滿了好奇心。為了培養其口語交際能力,語文教師應關注學生的興趣。鼓勵學生在口語交際中表達個人情感,通過語言來增強社會經驗。科學民主的教學氛圍能促進口語交際活動的有序開展。教師應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權。在人文關懷基礎上,與學生共同探討與交流,消除學生心中的恐懼感,提升學生對語言課程的興趣。在口語評價上,教師應采取激勵性評價,使學生充分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增強學生的口語交際信心。
二、整合優化資源,創設口語交際情境
在實際的口語教學中,口語交際內容應貫穿整個教學活動。教師通過制定完善的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同時關注低年級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征,為其創設豐富的口語交際情境。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能夠更好地培養口語交際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角色轉化非常重要。有利于讓小學生更大膽地表達個人想法。從而達到小學口語交際的教學目標。譬如在《雪地里的小畫家》一課中,教師借助多媒體資源為學生展現場景圖片。同時提問“雪地里有哪些小畫家?它們都畫了些什么?”,隨后以小組為單位鼓勵學生思考與討論問題。最后在班級中進行交流,回答教師的問題。圖片內容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為學習的課程做出良好的鋪墊。在課程問題回答中,不僅學生沉淀了語感體驗,而且有利于幫助學生重構語言模式,提升其口語交際能力。
三、加強示范引導,鍛煉口語交際技巧
由于低年級小學生社會閱歷不豐富,缺乏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教師在教學期間需要關注示范與引導的作用,充分發揮小學生善于模仿的優勢,以增強口語交際學習動力。在口語交際練習中,教師可以開展示范活動,鼓勵學生大膽模仿,從而轉化為個人的口語交際素養。在鍛煉學生口語交際技巧的過程中,確保小學低年級學生完成口語交際教學任務。在學習期間,某些學生難以跟上教學進度,教師應對這些學生進行點撥與指導。從而促進小學語文低年級口語交際教學達到目標。譬如在《小松鼠找花生》課程中,教師需要落實好教學設計工作。在課堂上,教師應為學生創設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讓學生思考該問題:“圖片中是一年中的哪個季節?有哪些地方可以說明?同時為學生講述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果實都成熟了。運用PPT為學生展示小松鼠來到園中的情景,引導學生思考小松鼠想干什么。隨后引出口語交際課題。在實際探究中,教師講解事實:花生果其并非丟失,而是全在泥土里。倘若小松鼠知道后會有哪些想法?并且采取怎樣的行動呢?鼓勵學生以《花生找到了》為題目再續編一個故事。在教師做了引導后再開始全文的閱讀活動。該教學模式能夠有效提升教學效率。閱讀課程結束后,教師還可以開展角色扮演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在講臺上表演、續編故事。不僅能激發學生參與課程的積極性,而且在實踐活動中還能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有序完成語言教學任務。
四、重視日常積累,豐富口語交際素材
小學低年級學生定期背誦好詞佳句,能從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除了小學語文課本中要求背誦的課文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背誦喜愛的好詞佳句。一方面能豐富學生的語言知識,另一方面能規范學生的口語。語言積累不僅要求學生博覽群書,而且還要經過理解知識、感悟知識與記憶知識的過程,是低年級小學生口語交際素材的良好練習材料。歷史能夠揭示社會本質,教師應鼓勵小學生多閱讀名著,這對小學生的生活有很多啟發,能讓學生對問題的思考更加細致,詞匯表達更加豐富。教師需要充分關注低年級小學生的語言文字,指導學生摘抄語句。在語言材料選擇上,應堅持積極向上的主題,語言風格多元化更佳。教師應幫助學生拓展語言知識,豐富語言知識建構體系,從而為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此外,教師還應定期開展多元化的活動,包括辯論比賽、讀書比賽與演講比賽,學生大膽展示個人口語學習成果,通過活動來獲得自信,從而促進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
綜上所述,在語文口語交際課程中,教師應增強小學生的學習動力,關注示范與引導活動,鼓勵學生積極積累日常語言材料,完善口語交際教學模式,從而提升小學口語交際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包春蘭.張開想象的翅膀,讓你說得出彩:低年級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策略[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0(1):48.
[2]蔣小宇.低年級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策略的研究[J]. 作文成功之路(旬刊),2016(10):28.
[3]陸佩怡.小學低年級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策略[J].現代教學,2015(19):23.
編輯 王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