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存良
摘 要:倍數認識是小學數學中的一個知識點,在對學生展開倍數認識教學的時候,傳統的教學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并不能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提出了生活化教學的理念。通過生活化的策略,對課堂教學實現生活化構建,這樣可以讓倍數認識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首先分析了倍數認識教學難點與生活化教學的作用,然后探討了實施生活化教學的具體策略,希望可以給有關教師一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倍數認識;生活化策略
小學階段,數學課程涉及的知識點很多,但是整體難度并不是很高。教學活動需要讓學生對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進行掌握,同時形成一定的數學素養,這樣才能讓學生通過數學學習取得切實的進步。因此,教學活動就需要順應教育形勢的宏觀變化,將生活化的策略運用起來,構建起生活化的數學課堂,指導學生有效展開學習,對倍數的相關知識進行掌握。
一、小學數學倍數認識教學的難點與生活化教學的作用
(一)倍數認識的教學難點
倍數是小學數學課程中的一個知識點,在教學中學生存在一定的認識難點。具體來說,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倍數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難,尤其是思維上不夠靈活。比如,12是3的4倍,同時,12又是4的3倍。這樣的兩個倍數關系,實際上等于一個乘法計算。部分學生在認識這兩個倍數關系的時候,就可能出現思維上的卡頓,反應比較慢。另外,學生對倍數關系的認識較為淺薄,對不同的倍數形式可能在理解上產生阻礙,這樣就會影響到教學效果。
(二)生活化教學的作用
對于倍數認識的教學,傳統教學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學生興趣的激發以及知識展現的效果都不是很好。因此,就可以采取生活化的教學策略來創新數學教學。具體而言,生活化教學對于倍數認識教學而言具有多方面的積極作用。第一,通過生活化的素材來展開課堂教學,能夠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體驗,通過學生感興趣的生活資源輔助課堂教學的開展,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形成積極的學習興趣。第二,通過生活資源來輔助倍數認識的知識講解,可以讓倍數知識的呈現更加直觀,如此可以讓學生對倍數形成有效認識,提高教學效果。
二、小學數學倍數認識的生活化教學實現策略
對于生活化教學所具備的積極作用,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形成清楚認識,然后在進行倍數認識教學的過程中,對生活化的策略進行有效運用,從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倍數認識教學的效果,確保學生能夠對這部分知識牢固掌握。
(一)通過生活素材導入課堂
在進行倍數認識教學的時候,對于生活化教學策略的運用,可以從課堂教學的不同環節切入,也就是針對導入、講解、練習等不同的環節,合理運用生活化策略來輔助教學活動的開展。具體來講,首先就可以從課堂導入這個環節切入,對生活素材有效利用,通過生活素材將倍數的相關知識導入進來,引導學生展開探究。比如,在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導入一些動畫片段,在動畫片段中滲透倍數知識,引導學生展開探究。比如,可以引入動畫《熊出沒》,展示熊大、熊二摘水果的片段,引導學生數一數熊大、熊二摘的水果的數量,如熊大摘了6個蘋果、8個橘子,熊二摘了2個梨子、3個香蕉和4個獼猴桃。那么,熊大的蘋果和熊二的梨子在數量上有什么關系呢?如此引導學生探究,使其初步認識倍數。
(二)借助生活案例講解知識
通過生活素材導入課堂教學,在此基礎上,還可以進一步通過生活案例來講解知識,也就是在對課本上的理論知識進行講解的時候,可以同時將生活中的一些實際案例引入進來,對相關知識輔助說明。比如,有這樣一個案例:軍棋8元,象棋的價格是軍棋的4倍,那么象棋多少元?這就是一個運用倍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案例,在課堂上,就可以通過圖像法,讓學生通過畫線段圖的方式來表達軍棋價格和象棋價格的倍數關系,然后計算出象棋的價格。通過生活案例講解,就能讓學生對倍數的運用形成認識。
(三)利用生活資源有效實踐
在倍數認識教學的過程中,還需要關注到課堂上的實踐,要指導學生當堂練習,對倍數的相關知識形成有效的掌握。比如,可以在課堂上創設一個“畫一畫”的活動,結合生活中的一些實物,設計倍數關系問題,讓學生通過畫畫的方式來體現出結果。如小明有2個足球,小剛的足球數量是小明的2倍,那么小剛有幾個足球?對于這個問題,學生就需要畫出4個足球的圖案。將倍數計算和畫畫結合起來,這樣可以讓學生有效實踐。
對于小學數學課程來講,生活化教學能夠發揮出多方面的積極作用。在教學倍數認識的相關知識時,就需要對生活資源充分利用,將其全面融入課堂,讓倍數認識教學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孫長偉.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應用分析[J].考試周刊,2018(58).
[2]李俊蓮,甄效杰.在生活中尋找數學: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實踐的思考[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18(10).
[3]許國華.小學數學課堂生活化教學策略探討[J].教師, 2017(9):45.
編輯 李 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