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得智
摘 要:無論老師的教學水平多高,教學技術多么新穎、有趣,終究還要通過學生的學習效率體現出來。小學數學老師要想體現自己的教學水平,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就要在教學的過程中想法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從學生的學習效率入手,保證課堂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效率;有效性
課堂教學傳授的是知識,受方是學生,所以學生學習的態度,學習興趣以及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能力等都會影響其學習效率,進而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作為新時代的小學數學老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想法幫助學生,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進而保證課堂教學的效率,改變小學數學整體教學現狀,實現有效教學的目的。
一、喚醒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好某一個學科知識的最大原因和動力。不管是為了教學效率,還是為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興趣都是最關鍵的。所以,小學數學老師在教學中,不但要充分發揮新教材對知識趣味性、靈活性、多樣性的設計,安排教學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還要結合學生的實情,設計教學內容時要控制難度和內容的多少,讓學生在沒有任何心理負擔和壓力下,學好數學,從而有意無意地喚醒學生學習的興趣。首先,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對學習過程保持好奇心。如在教學統計時,老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為學生呈現幾種水果。讓學生統計屏幕上有幾種水果,每種水果有幾個等。這樣學生不但有學習的熱情,積極也會被調動起來,他們學習興趣也會得到有效培養;其次,引導學生提問。課堂是老師的,也是學生的,老師一定要認識到教與學的互動,提升教學效率。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意識,并讓學生學會提問,讓學生自己發現學習的問題,進行質疑,并在老師的解答中,在問題的引導下深入學習,加深理解,能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完成課堂計劃的教學任務。
二、搭建學生自主學習的平臺
在教學中我們發現,學生有主動學習的意識和行為時,大多學習成績都比較好。因他們不但自覺地學習,而且在沒有家長、老師的催促下,學習狀態更輕松、自然,學習的效率會更高。反之,如果學生在學習中沒有一定的主動性,一切的學習活動,如預習、課堂聽講、課堂練習、家庭作業等,都是在老師和家長一再要求下和強迫下進行,不但不能保證學習的效率,還有可能導致學生厭學情緒的產生。所以,要想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和效率,就得融入生活,讓學生進入生活化的學習模式,拉近學生與課本知識的距離,讓學生放下對數學學習的抵觸,提高學習效率。比如,在學習了統計的相關知識之后,老師可以給學生搭建一個平臺,讓學生動腦、動手,在參與中提升感知能力,如,統計活動、數的計算等,老師可以為學生設計游戲、生活場景、創設問題情境、小謎語等。這樣不但能讓學生在學習中充分展示自己,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對新知識的認知能力,還能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等,為學生更好地學習或者課堂有效教學創造條件。所以,作為小學數學老師,我們要在教學中不斷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就一定能保證學生學習的有效性,為學生學好數學奠定基礎。
三、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成功
小學數學雖然是數學基礎中的基礎,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可是對于剛接觸數學的小學生來說,數學的邏輯性、抽象性還是讓他們難以理解,學習起來有難度,甚至可以說障礙重重。這對于小學生來說,最容易打擊他們自信心,不但影響對數學本身的興趣,也會削弱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針對數學教學中出現的這種情況,老師了解小學生的學習心理,讓學生在學習中培養其成就感,體驗成功的快樂,保持學習數學熱情。第一,分層教學。一個班級里的學習,由于種種情況,他們學習成績,存在很大的差距,老師在教學中除了,統一的知識講解外,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還要分層講解、指導,增強學生自信;第二,在提問時,也要根據不同學生,給予不同難度的問題,要給學困生機會,讓學困生體驗成功,增強學生的成就感;第三,在練習中要有層次。一般老師為了省事省心,在為學生設計作業時總愿意用一刀切的方法,不但會打擊一些學生的積極性,還會由于練習缺少針對性、層次性,影響練習的效果,所以,分層設計練習,對每一個學生來說能在完成相應練習的同時,還能增強自信心,體驗成功的快樂和進步的滿足等,從而強化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學生更有效的學習創造條件。
四、結束語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的學習效率,直接反映的是課堂教學的質量。所以,為了提升學生學習效率,老師要在教學中不斷通過各種手段和方法,發掘學生潛能,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提升其學好數學的信念,為學生更輕松、更有效的學習打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建倉.英語知識的“層次化”教學策略與“素質化”教育目標[J].河南社會科學,2003(1).
[2]于宏,宋延敏.分層教學中不同層次學生的特點及教學策略[J].當代教育科學,2004(6).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