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物理是基礎階段的基礎學科,對于培養學生的實踐探究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科學精神和物理素養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單一灌輸式的教學方法,致使學生學習興趣低下,進而抑制了物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因此,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刻不容緩。本文從問題驅動、小組合作、實驗探究三方面出發,分析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有效途徑和策略。
關鍵詞: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策略
高效課堂是指在有效課堂的基礎上完成教學任務、達成教學目標效率較快、效果較好的課堂,并且使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合作。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不僅能夠保證學生物理學習的效率和質量,還能夠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提升各方面能力。但是高效課堂的構建必須要依據教學實際情況和學生的認知特點,來尋找合適的教學方法,鑒于此,筆者結合教學實踐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分析如何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
一、 以問題作為驅動力,調動學生的思考動機
問題是知識的有效載體,也是檢測和考查學生知識理解與掌握的重要因素,問題的提出能夠有效活躍課堂氛圍,調動學生思考動機和學習積極性。因此,初中物理教師要構建高效課堂就必須要以問題作為驅動力,推動整個物理教學進程的快速開展。教師首先要根據物理基礎知識和學生思維能力來設計問題,經過設計后向學生提出難度適宜且具有啟發性的問題,使得問題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調動學生的思考動力,使學生自覺進入問題的分析和探究中,推動教學進程的順利進行,奠定高效課堂構建的基礎。
例如,在教授《科學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時,為了調動學生們的思考動力,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筆者為學生們設計了幾個問題來作為啟發點,并與學生進行了如下對話:
師:同學們,大家都知道人類是靠語言進行溝通的,那么大家是否知道聲音是如何產生的呢?
生:是靠我們的聲帶發出的聲音。
師:說的沒錯,那么大家把手放到喉嚨上,然后輕輕地發出聲音,大家的手有什么感覺呢?
生:在振動,難道聲音是靠振動產生的嗎?
師:沒錯,下面老師給大家演示一個小實驗,同學們一定要仔細觀察實驗現象。
隨后,筆者將一把鋼尺放到桌子邊緣,一只手壓在鋼尺的一端,另一只手輕輕撥動鋼尺的另一端,當鋼尺被撥動的時候,立即發出了嗡嗡的聲音。
師:通過剛剛老師演示的小實驗,大家發現了什么?
生:鋼尺發出了聲音,同時在不斷地振動。
師:沒錯,鋼尺之所以能夠發出聲音,就是因為鋼尺在振動,所有能夠發出聲音的物體實際上都是因為振動而產生的,那么是不是所有物體發生振動都會產生聲音呢?
生:不是,當我輕輕抖動衣服時,雖然衣服產生了振動,但是并沒有發聲。
師:非常好,雖然聲音是靠振動產生的,但是振動的物體可不一定都會發聲。
這樣,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筆者通過以問題作為驅動力,引導了學生進行自主思考,調動了學生思考動機,增強了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 小組合作探究模式,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初中物理具有一定的難度,遇到學生無法獨立解決的問題時,教師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究難免會占據大量的課堂時間和影響課堂教學。鑒于此,物理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組織開展小組合作,將全體學生分為4-6人一組的學習小組,讓學生根據自己對物理問題和知識的理解在小組內部展開充分的討論與交流,促使學生之間產生思維的碰撞和相互促進,既能夠學習他人的優勢和長處,又能明白自身所存在的不足。最后,教師也要讓每個小組派出一名代表匯報小組討論的結果,從而對小組合作探究進行拓展和優化,使整個課堂教學的效率大大提升。
例如,在教授《力的合成》時,為了發揮學生們在教學中的主體性,在上課準備階段,筆者對學生們進行了分組,讓學生們以6人一組的形式進行任務探究,為了確保學生們合作探究的效率,筆者根據學生們的學習能力強弱進行了劃分,使每個小組都有一名至兩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進行引導,小組分好后,筆者下發探究任務,任務如下:1. 一個大人提起一件重物,兩個小孩一起也可以提起同一件重物,那么大人和小孩用力的作用效果是如何的?2. 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同的兩個力的合力是否等于分力之和?任務下發后,學生們立即展開探究,一段時間后,學生得出結論,隨后,筆者對學生的結論進行歸納總結。這樣,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筆者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模式,有效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 注重課堂實驗探究,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物理是一門以操作為主的實用型學科,物理規律、原理和公式等大多是通過物理實驗的過程所得出的,因此實驗教學在物理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初中物理教師要注重實驗探究,將實驗作為構建高效課堂的有力武器。在具體教學實踐過程中,物理教師首先可以對學生進行物理知識的理論部分教學,然后對學生進行演示實驗,讓學生了解基本的實驗操作步驟。再讓學生展開自主實驗探究,對物理理論知識部分進行實驗分析和探究,并在實驗過程中做好實驗數據的記錄、反應的觀察,最后對實驗進行總結,完成對物理理論知識的有效驗證和實踐運用,從而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也使高效課堂得以順利構建。
例如,在教授《科學探究:液體的壓強》時,為了增強學生們的實踐能力,筆者將學生們帶到了實驗室進行實驗探究。首先,筆者讓學生們把塑料袋中注入水,發現塑料袋鼓起來了,說明水對塑料袋底和側壁都有壓強,而且方向是向四面八方的;再利用瓶子,在瓶子周圍扎上小孔,然后把它按入水中,發現水從小孔流了進去,同樣也證明水的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學生們真切地感受到了液體內部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四、 結語
總之,構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不僅是保證學習質量、促進學生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也是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因此,初中物理教師必須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變革傳統教學模式,通過問題驅動、小組合作和實驗探究等方法的實踐運用構建以生為本的初中物理高效課堂,使學生在獲取物理知識的過程中也能夠實現物理素養的提升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衛.創建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思考[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2.
[2]趙昂.初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策略的研究[D].西寧:青海師范大學,2014.
作者簡介:楊尊謀,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師范大學平潭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