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落實素質教育和推動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之中,班主任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盡管我國素質教育明確強調學生才是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但是班主任的引導作用和組織作用不容小覷。班主任必須要站在宏觀發展的角度,立足于學生發展的實質需求,不斷地采取創造性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手段,積極地落實班級管理工作,以此來更好地為學生的長遠發展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關鍵詞:新時期;班主任工作;基礎教育
一、 引言
在新的時代背景之下,班主任的工作模式和工作內容產生了較大的變化,班主任面臨著一定的教學壓力和管理壓力,為了能夠實現學生的全方位成長,班主任必須要結合時代對人才培養的實質需求,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明確學生發展的實際情況,鼓勵和引導學生在主動參與和實現的過程之中掌握良好的學習策略和手段,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本文結合新時期的教育教學現狀,對班主任的工作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二、 注重基礎教育,尤其是剛入學的新生教育
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必須要以學生的基礎教育工作為切入點和核心,在接觸一個新的班級時,老師必須要結合該年齡段學生的發展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積極地制定不同的教育教學要求,明確班級管理的規章制度,保證學生能夠在注重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之中不斷地規范個人的言行舉止。在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劇的今天,小學生所面臨的外部學習壓力越來越大,老師首先需要了解學生的真實需求,給予學生力所能及的幫助,將尊重學生、理解學生和實現學生的緊密互動相結合,鼓勵和引導學生在這段時間的過程之中實現個人的個性化、全方位成長。
班主任的工作所涉及的內容和環節比較復雜,老師需要以學生的全方位發展為切入點,分析學生的實際需求,鼓勵引導學生大膽表達個人的意見和看法,保障學生能夠對校紀校規有一個更加深入的認知,明確校紀校規中對個人學習和成長的實際需求,從而真正地轉被動接受為主動地接受。當然,為了能夠在第一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班主任還需要學會與學生進行親密的互動,實現師生角色的有效互換,讓學生能夠在這段時間的過程之中真正的意識到個人發展的重要性,主動與班主任進行有效的互動。
三、 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良好的班級心理氣氛
班主任工作對于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關鍵的作用,班主任必須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建立親密的師生互動關系,這一點對班級心理氣氛的有效營造有著關鍵的作用,班主任必須要以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關系為基礎,在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的過程之中及時地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態和學習情況,以此來對后期的班級管理工作和教學實踐工作進行針對性的調整。在與學生進行互動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以真摯的情感和生動的語言為依據,真正能做到為人師表,在心理和精神上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和生活幫助,加強學生對班級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提高學生的幸福度。另外結合相關的實踐調查可以看出,一個和諧的師生互動關系能夠更好地促進班級管理工作效率和水平的穩定提升,提高班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為了積極地營造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班主任不僅需要注重對學生的語言引導,還需要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的機會,將個人的言行舉止與學生的長遠發展相結合,采取模范行動的形式來引導和帶動學生,讓學生能夠真正地意識到個人動手實踐的重要性和價值,從而主動地接受老師的引導,真正地為良好班級氛圍的營造作出應有的貢獻和價值。
在對學生進行道德引導過程之中,老師還需要加強對自我要求和自我管理,全方位地了解學生,多看學生喜歡的書籍,以學生的興趣點為出發點,了解學生在生活實際之中的真實情況,積極地關心弱勢群體,在談話的過程中學會與學生進行心靈上的互動和溝通,采取一些小的動作來肯定學生和尊重學生。在與學生進行對話和交流時老師需要真正地傾聽學生的真實想法,做一個真誠的傾聽者,同時還可以將一些幽默的語言融入互動之中,鼓勵學生進行主動地實踐。為了能夠保證談話的深入性和有效性,老師還需要積極地尋求與學生的共同點,讓學生能夠敞開心扉表達個人的感受。
四、 注重培養班級精神
作為班主任管理工作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班級精神的培養尤為關鍵。班級精神主要是指在班級管理活動的過程之中,全體學生的道德、文明、生活、學習等不同觀念所匯聚而成的群體意識。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之前,首先需要了解班級的特點,明確班級精神的具體內容,主動地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指導。需要注意的是,班級精神的培養是一個長期性的過程,老師必須要注重各類工作的有效落實,積極地召開班會和開展不同的班級活動,積極了解學生在學習實踐之中的真實情況,另外,為了實現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之間的緊密結合,老師還可以學期為單位組織不同的家長會,同時在開展會議之前將準備材料發放給家長,其中主要包括學生的生活情況匯報單、成績單、各科的試卷、給家長寫的信,加強學生與家長之間的互動,保證家長能夠及時地了解學生在學習之中的真實狀態。需要注意的是,在培養班級建設的過程之中,老師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積極地采取形式多樣的班級管理活動,給予學生更多表現和參與的機會,鼓勵學生學會與他人進行互動。老師則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對學生進行評價和鼓勵,注重物質鼓勵和精神鼓勵之間的緊密結合,讓學生能夠看到個人的優點和長處,從而真正地做到揚長避短。
五、 結語
新時期班主任工作所涉及的內容非常復雜和多元,班主任必須要站在宏觀的角度,以實現學生的個性化成長發展為基礎,不斷地促進班級管理工作效率和水平的提升,真正地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和成長環境。
參考文獻:
[1]李小菲.新時期班主任工作淺析[J].青春歲月,2013(12):298.
[2]劉敬勇,許巍.淺談新時期大學班主任工作的實踐與探索[J].社會工作與管理,2008,8(s1):297-298.
[3]李志剛.淺談新時期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創新管理[J].教育教學論壇,2013(27):12-13.
作者簡介:李興芳,二級教師,山東省新泰市,山東省新泰市宮里鎮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