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個人有自學的能力和習慣是件幸事。注意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對英語學科的高效學習。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情,許多事情不能被老師所代替,教師只在學習過程中起到指導作用。
關鍵詞:英語教學;引導;自學;能力
一個人有自學的能力和習慣是件好事。注意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對英語學科的有效學習。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情,很多東西是教師終生無法替代的。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只是起指導作用。近期筆者到鄉下中學上了一節課,通過農村學生和本校同學的自主學習比較,明顯感受到兩者之間的差距,更是深深感受到培養學生自學學習英語能力的重要性。我覺得要養成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習慣,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 給學生創造條件要讓其直接參與教學活動
成功的教學取決于師生共同努力,以及和諧的課堂氣氛。在課堂上,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努力把枯燥無味的英語文字、語法等等變成有趣的、實用的材料,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主動去學習,去發現。首先,你要讓學生感到自己很重要,讓他們發表自己的見解,并且不輕率否定他們的任何一種見解。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應成為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是知識獲取的主動參與者。教學活動中,我們應尊重每一個學生,平等對待每個學生。使他們在爭議、提煉、引伸、聯想中提高認識,完善自己的發現,促進學生的高效學習。教師對學生充滿希望和誠摯的愛,那么學生一定喜歡這位老師,愛“上”他的課,這是教學取得成功的關鍵。還可通過創設疑問、辨、巧設“陷阱”、設計“障礙”、動手操作等情境,應用多媒體動畫等手段,鼓勵學生發表意見,鼓勵學生參與各方面的學習,理解和建立新的娛樂知識體系。其次,英語的很多知識是抽象的、學生不易接受枯燥無味的知識。最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學生參與操作的內容,讓學生動起來,讓學生在積極動手的過程中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法,從而直接參與到英語教學活動中。
二、 學生要成為課堂的主人
我們要讓老師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部分老師沒有把教室還給學生。在正常教學中,教師應該有一種平等和寬容的意識。要有發現學生智慧的意識,這樣的教室是理想的,充滿靈性,每天都會有新的風景。使學生不要在學習過程中耽擱。教師應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習方法、學習要求,使學生按照一定的學習過程進行基本訓練。把教室還給學生不僅僅是理解和準備的問題,還需要教學過程中的實踐。我們應該把課堂還給學生,這樣學生就可以了解什么是學習,如何學習和為什么學習。教師不僅要為教師的活動做準備,還要在備課時提前思考,讓學生充分展示哪些問題,哪些學生可以得到答案。如何處理好這些答案,使學生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避免“滿堂灌”,完全開放課堂“回歸”,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主體,必須讓學生發揮自己的主體意識,自主學習。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的評論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有自己獨特的教學語言,不能簡單地說“對”或“錯”。教師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急于給學生一個評價。我們應該進一步審視學生,引導學生說出心中隱藏的所有思想,使學生辯證看待問題,讓學生了解特殊的一般過程。如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可以說:“好吧,你還有其他的想法嗎?”教師需要不懈努力,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在享受課堂教學成功的同時,享受和收獲一個快樂、充滿活力的課堂是非常重要的。
三、 以學習方法培養為基礎
在課堂上,就學習英語而言,一旦學生在教學活動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就會增強學習英語的動機,從而更喜歡英語。學習知識就是運用知識,學好英語可以解決我們的許多問題,從而激發他們學好英語的強烈愿望,把“學好英語”變成“使用英語”。
學生被賦予了探究、合作、交流以及充分利用自己觀點的權利。隨著時間的流逝,學生將能夠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這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使學生感到學習英語不再枯燥無味地背單詞、使用語法,然后在意識形態上從“要我學英語”轉變為“我要學英語”。因此,教學設計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目標、不同的教學特點進行。不同的教學目標讓學生真正參與教學創造性學習,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的情感和興趣始終處于最佳狀態,從而保證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和教學預見性。讓學生選擇不同的學習方法,營造和諧愉快的教學氛圍和多樣的教學情境,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和實踐。最終的教學效果是水到渠成的。
傳統的教學將被師生平等對話和溝通的教學方法所取代。一旦學生形成自主的學習習慣,他們就會自覺地總結自己的學習過程,將“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和由“努力學習”變成“享受學習”,會自動采取最適合的學習方法來從事學習活動,從而學會學習。在教學中,教師應密切聯系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運用英語知識,有效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新課程應以教師為主導,共同發展。學生學習的靈感不是在默默的沉思中產生的,而是在積極的交流互動中閃現。在課堂上,學生總是在發現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這樣不僅學到了知識,而且充分發揮了自主性。讓學生認識到學習英語有多重要。現代社會是一個學習型社會。學習是現代人的基本素質之一,對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來說尤為重要。學生成功完成知識遷移。在教學中,放手大膽,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角,有學習知識的主動性。關鍵是不斷培養和鞏固學生成為發現者的愿望,并借助一些特殊的工作方法來實現他的愿望。讓我們繼續實踐,共同探索,努力培養學生主動發現的意識,努力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有效性和效率。
作者簡介:
樂香妹,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尤溪一中文公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