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 劉飛
摘? ? 要: 幼兒教師的職業認同感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幼兒教師的教學熱情和教育質量,而且將促進幼兒教師職業的發展和專業素養的提升。同時,幼師對學前教育工作的滿意度、幸福感都源于職業認同感。通過對川南地區男性幼師的研究發現,目前男性幼師存在社會地位不高、經濟收入較低及工作壓力過大等問題,都將影響男性幼師的職業認同感。通過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提高工資待遇,改善工作環境、緩解工作壓力,提升個人能力、規劃職業發展等對策,有利于提升男性幼師職業認同感。
關鍵詞: 學前教育? ? 男性幼師? ? 職業認同感
自2015年全面實施“二孩政策”以來,國家、政府及社會各界對學前教育高度重視,學前教育幼師隊伍越來越壯大,特別是對男性幼師對于幼兒身心等方面的作用,人們越來越關注“男性幼師”這一群體。但是,據調查了解,近年來男性幼師存在流失的不良現象,阻礙著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本文以川南地區為例,通過對川南地區男性幼師職業認同感的研究,總結歸納出影響男性幼師職業認同感的主要因素,提出相應的對策與建議。希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川南地區男性幼師的職業認同感,進一步發揮男性幼師在幼兒教師隊伍中的作用,從而加強幼師隊伍建設,促進川南地區學前教育的可持續發展[1]。
一、男性幼師職業認同感的概述
不同學者對幼兒教師職業認同感的理解不同,學者劉丹和李儒誠認為幼師的職業認同是指幼師在學前教育工作過程中,通過社會環境和物質條件實現自身的職業目標和職業理想,從而產生的對自我職業的接納感與認可感[2]。學者王麗娜認為幼師的職業認同感是指幼師在主觀上對其所從事的學前教育工作價值與意義的認可,并自愿服務自己從事的學前教育工作的一種積極狀態[3]。
調查發現當前一些男性幼師由于對自己從事的學前教育工作缺乏職業認同感,在學前教育工作過程中缺少熱情、缺乏動力,導致近年來男性幼師頻頻辭職,出現男性幼師流失的不良現象,這不僅阻礙了男性幼師職業的發展,更阻礙了我國學前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男性幼師是我國學前教育事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增強男性幼師的職業認同感,讓男性幼師在學前教育工作過程中獲得真正的幸福感與歸屬感,才能真正發揮男性幼師在學前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推動我國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
二、影響川南地區男性幼師職業認同感的因素
由于幼兒的特殊性,幼兒教師是學前教育教學活動的實施者,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起著主導性作用。男性幼師教育教學活動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職業認同感的影響,為了確保川南地區男性幼師的教育教學活動效果,有必要掌握影響川南地區男性幼師職業認同感的種種因素。
(一)社會地位不高。
部分人認為幼兒教師是一份女性職業,幼兒教師事實上只是“高級保姆”,其主要工作內容是陪伴幼兒讀讀書、寫寫字、唱唱歌、跳跳舞,不需要太多的專業文化知識,不需要過強的專業技能訓練,只要把幼兒哄開心就可以了。以往的思想觀念讓一些已經從事學前教育的男性幼師感到壓抑,在工作中失去方向、失去動力,平時與人交流也羞于提起自己的職業,認為提起自己的職業會讓人瞧不起、讓自己抬不起頭來,慢慢從內心開始懷疑自己從事的學前教育是否正確,這便是導致近年來男性幼師流失的主要原因。此外,在男性幼師看來,實際的社會地位并沒有自己想象中那么高尚、那樣受人尊重,自己的努力付出沒有得到家長和社會的認可及理解,這種悲觀的工作現狀降低了部分男性幼師的職業認同感。
(二)經濟收入過低。
在日常交往過程中,經濟收入被默認為衡量一個人能力的標準,同時也是很多人判定是否實現自我價值的標準。雖然隨著當今社會各界對學前教育事業越來越關注、重視,幼兒教師這個職業漸漸變得越來越光鮮、體面。但通過訪談法了解到川南地區多數男性幼師認為經濟收入過低,不僅與其他職業的經濟收入相差較大,而且與小學教師、中學教師的經濟收入存在差距,這種經濟收入低的現狀難滿足男性幼師的生活需要,導致男性幼師很難承擔自己在家庭中應盡的責任和義務,這讓一些男性幼師感到在自己的職業中難以實現人生價值,導致男性幼師很難樹立良好的職業認同感。
(三)工作壓力太大。
研究表明,學前教育工作壓力越大,男性幼師的職業認同感越低,反之亦然。男性幼師的工作壓力主要來源于工作環境,男性幼師的思維模式及處理問題的方式與女性幼師存在差異,因此男性幼師在教育幼兒過程中時常會與女性教師產生沖突。由于現在幼師隊伍以女性幼師為主,男性幼師在實際工作中提出的一些新的思路或教學方法難以實現,難免會讓男性幼師在學前教育工作中產生挫敗感,認為自己不適合學前教育,長此以往會影響男性幼師的職業發展,阻礙男性幼師在學前教育工作中發揮優勢。男性幼師工作強度大,每天除了完成分內的事情外,還要幫忙及時處理幼兒園中的突發事件,可見男性幼師的工作不僅時間長,而且內容繁雜。據訪談了解到,部分男性幼師表示對學前教育工作有較深的疲倦感,對學前教育工作有消極情緒,承受著一定的工作壓力,這是降低其職業認同感的重要因素。
三、提升男性幼師職業認同感的對策
(一)社會層面:加大政府支持,提高工資待遇。
首先,男性幼師作為幼師隊伍中的少數很難引起社會各界的足夠重視,也很難得到廣大群眾的認可與理解。對于這種現象,政府相關部門應當主動采取相應措施,正確引導廣大群眾改變傳統觀念,重新認識學前教育這門職業及從事學前教育的男性教師。比如制作學前教育相關的宣傳短片進行播放或者鼓勵男性幼師利用假期開展一些學前教育相關的公益活動,通過宣傳讓人們更加全面地認識學前教育及幼師這份職業,同時讓人們意識到男性幼師在幼兒成長中的重要作用,真正認可和尊重男性幼師,讓男性幼師漸漸走上舞臺,得到廣大群眾的支持及社會各界的公平對待,進而給予男性幼師從事學前教育的信心,提高男性幼師的職業認同感。
其次,對于男教師而言,導致其職業認同感缺失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工資待遇低。為此,政府相關部門應當加強對學前教育的關注,增加對學前教育方面的投資經費,使得幼兒教師的辛勤付出獲得應有的經費保障,保障男性幼師最基本的生活,使男性幼師從內心真正認可和接受學前教育事業,樹立對學前教育事業的信心,有效發揮其在幼師隊伍中的優勢,促進我國學前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幼兒園層面:改善工作環境,緩解工作壓力。
第一,現如今幼兒園教育工作者以女性為主,由于男性幼師的思維模式及處理問題的方式與女性幼師存在差異,導致一些男性幼師很難在實際工作中實施新的想法,在工作時產生挫敗感,從而否定自己在學前教育中的獨特作用。為此,幼兒園應該給予男性幼師更加寬松的獨立空間,給男性幼師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讓男性幼師在學前教育工作中有更多的發言權并有機會自由施展教學方法,在學前教育教學工作中獲得存在感、成就感,進而提高職業認同感。
第二,由于學前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工作時間長、工作內容繁雜,決定了男性幼師的工作壓力較大。幼兒園應主動采取措施緩解男性幼師在工作中的壓力,在緩解工作壓力的同時,引導男性幼師學會正確認知壓力、科學發泄,促使男性幼師樹立正確的、積極的工作態度。同時,男性幼師應善于將這種工作壓力轉化為提升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的動力,堅持終身學習的教育理念,堅定前進步伐,通過樹立較高的職業認同感實現職業價值。
(三)男幼師層面:提升個人能力,規劃職業發展。
首先,在幼師隊伍中男性幼師的加入,不僅可以優化幼兒園單一的性別結構,而且可以完善幼兒園的管理、教學及保育等各個方面的工作,為幼兒園注入更多的血液與活力。男性幼師勇敢、獨立等特質將對幼兒后天良好品質的養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男性幼師應當利用優勢,不斷提升能力,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極致,獲得家長、幼兒園及社會各界的認可和支持。
其次,男性幼師應根據自己的體質積極地向幼兒園申請符合自己特色的工作崗位。比如男性幼師可以主動申請承擔體育健康教學活動和戶外活動,也可以結合自身特點開設特色課程,達到揚長避短的效果,使自己在工作中獲得成就感,提高職業認同感,實現職業價值。同時,男教師還應注意進行職業生涯發展規劃,在個人能力提高的同時,更應嘗試具有挑戰性的活動,比如男性幼師可以通過參加課題討論交流會,撰寫專業論文,提升科研水平,向學者型幼師方向發展;男性幼師還可以通過參與幼兒園的管理,提高管理能力,向管理型幼師方向努力[4]。
四、結語
提升男性幼師的職業認同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貫穿男性幼師職業生涯的始終,不僅需要男性幼師時刻關注、不斷努力,更需要社會、幼兒園和男性幼師個人三方齊心協力,努力提高幼師待遇、緩解男性幼師壓力及科學規劃職業生涯,為男性幼師營造和諧的工作環境和良好的社會氛圍,讓男性幼師真正感受到社會的認可及尊重,促進男性幼師樹立良好的職業認同感。減少男性幼師在幼師隊伍中的流失,不僅有助于促進男性幼師的職業發展,而且有助于加強幼師隊伍建設,更有助于促進我國學前教育事業健康、和諧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新凱.河南省特崗教師職業認同感調查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2016.
[2]劉丹,李儒誠.論男性幼兒教師缺乏職業認同感的影響因素及改善策略[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3(05):229-230.
[3]王麗娜.淺談如何提高幼兒教師的職業認同感[J].才智,2014(09):22,24.
[4]彭健.關于男幼兒教師職業認同感的影響因素與提高策略的研究——以長三角地區為例[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12):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