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冬
摘 要: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職業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如何幫助中職學生養成良好職業素養已成為目前各中職學校領導和老師思考的重要問題。本文以中職電子電工專業為例,對學生的職業行為習慣的規范及養成路徑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中職生; 職業行為習慣; 養成路徑; 電子電工專業
中圖分類號:G712?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12-118-001
職業素養既包括學生對專業知識技能的學習,也包括對學生正確職業行為習慣的培養,為學生在以后的職場工作提供更可靠、也更有力的支持,使其終身受益。本文以中職電子電工專業學生為例,探討了中職生在行為習慣這一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并就如何養成良好職業行為習慣進行了分析。
一、中職生職業行為習慣問題分析
據調查發現,中職生在個人行為習慣方面普遍存在缺乏良好職業作風、紀律觀念薄弱、社會公德意識差以及缺乏良好職業道德等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中職學生是以中考落榜生為主的一個特殊群體,這些學生的文化基礎整體偏弱,加上受應試教育影響,他們曾長期處在“重智育”、“輕德育”這樣的畸形教育環境中,一味追求考試成績以及升學率,學校和家庭都忽視了養成教育工作,沒有良好行為習慣打下的基礎,良好的職業行為習慣也就更無從談起。中職教育是繼義務教育階段之后高中教育階段的組成部分,培養的是面向社會生產、建設以及管理服務一線的應用型人才,現實中不乏有一些中職院校延續了應試教育思想,對養成教育重視程度不夠[1]。
二、關于中職生如何養成良好職業行為習慣的路徑分析
(一)在課堂教學中滲透養成教育,塑造良好職業行為習慣
眾所周知,職業素養只有在真實的職場環境中才能得以彰顯,而社會性適應能力的培養也絕非脫離工作任務后可以單獨系統學習的理論知識,所以在中職電子電工課堂教學中,職業教師首先應將職業崗位的具體工作實踐合理納入到電子電工教學內容中,同時模擬真實場景,并構設與電子電工工作任務,通過運行崗位工作最真實的職業規范,使中職生能夠親身體驗其未來職業,并在這種職業體驗中反復錘煉專業技能和職業適應能力。
現以音頻功放電路的具體安裝及調試這一實操項目為例做具體說明。首先,要求學生們獨立設計好音頻功放電路原理圖,待調試成功后,撰寫實操過程報告以及使用說明書。其次,在明確項目技能要求基礎上,明確項目態度要求,即在安裝、調試崗位應具備細致、耐心這樣的職業態度。再次,創設項目環境,即根據電子電工企業真實的生產特點,把項目環境一分為二,變成兩個區域,其一是電路的研發設計,其二是電路的安裝調試。最后,構設項目過程,在此環節,職業教師應當根據電子電工企業真實的職場情境去創設與學生未來職業崗位相關的生產、建設或者服務任務,例如某電子廠與其他單位簽署的一份合同,將要為合作單位生產一批多媒體有源音箱,請根據相關技術要求完成設計,然后投入生產。待完成項目任務后,各小組再進行比較,選出適合量產多媒體有源音箱的最優方案。
(二)開展技能競賽,反復錘煉學生的職業素養
普通高中看高考,職業院校看大賽。職業學校技能大賽活動應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教育的任務就是培養一線技能型人才,對技能應用性要求較高,所以在職業教育中,各種各樣的技能比賽已經占據了重要地位,除此之外,技能競賽也是彰顯職業學校最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但是在各類職業技能競賽的背后,許多職業院校及職業教育工作者都忽視了對學生的養成教育,使得學生的職業素養沒能得到錘煉、提升,而這恰恰遺失了舉辦技能競賽的真正價值。所以筆者認為,中職院校應當開辦技能大賽,但在技能大賽中應添加多個層次,構設多種類型,在增強學生職業操作能力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滲透養成教育,使學生的職業道德、團隊合作意識、安全觀念和競爭意識等都并駕齊驅、一同發展,這樣一來,學生們的職業素養勢必會全面提升,職業行為習慣也會隨之改善。
(三)以社會實踐為依托,感悟良好職業行為習慣的重要性
通過多年的中職電子電工專業教學實踐,我們認為實踐永遠是提高電子電工專業教學質量和養成教育實效最有效的途徑。因為,人具有社會性特點,在社會實踐中經常會與他人或者集體進行社會性交往,在這樣的社會交往過程中,他們會潛移默化地受到社會、家庭及學校教育的浸潤和影響,在社會交往中,他們會不斷修正自我認識,在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中重塑主觀世界,最終養成良好的職業行為習慣。筆者認為,中職養成教育應借鑒國內外成功經驗,根據學生的心理需求組織各類社會實踐活動,給他們打造一個盡情發揮聰明才智、盡情施展才華的舞臺[2]。另外,校企合作就不失為一個好的途徑。比如學校可以邀請區域內電子電工領域的行業專家、創業校友以及優秀企業代表等來校講座,使學生們及時了解電子電工企業的相關崗位的入職要求以及職業規范,拓寬學生視野,豐富養成教育途徑。除此之外,學校應積極謀求校企合作的機會,讓學生們通過頂崗實習來浸潤職業環境和優秀企業文化,明確未來職業對于電子電工技能人才提出的職業素養要求,自覺規范自己的職業行為習慣。
作為中職院校的職業教育工作者,我們應當以戰略性眼光重新定位新常態下的養成教育工作,結合中職生的學習經歷和心理發展特點,找準職業行為習慣的培養點,在課堂教學中滲透養成教育,開展各種各樣的職業技能競賽和社會實踐活動,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職業行為習慣。
論文項目:本文系江蘇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2019—2020年度職業教育研究立項課題“新時代中職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途徑研究”(編號:XHYBLX2019090)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李志軍.談中職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J]職業技術,2017(10)
[2]馬萍.探析中職生良好職業道德行為養成教育的途徑和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6(2):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