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語文教學已經不再滿足于傳統的“涂鴉式”教學手段。為充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與學習熱情,融入情境教學法是未來小學語文教學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通過情境教學法,不僅可以極大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對學生掌握知識并學以致用也有十分突出的效果。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一、 引言
情境教學法的應用,需要通過教師建立不同形式的場景,將所需展現的內容以生動形象、場景互動和體驗的方式展現出來,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小學生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加強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二、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優點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優勢較為突出,不僅可以在教學過程中使語言與行動的交融,使抽象化的知識轉化為易于接受的具體化事物,通過融合學習情境來加強教材的深度,并且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效率。小學語文教學運用情境教學法的優勢具體表現為三方面:
(一) 符合小學生的思想
我們都知道小學生正處在一個愛動愛玩的年齡,他們對新鮮事物的接觸能力是十分強的,在感知方面擁有非常直接的體驗。雖然小學語文課本中的知識比較淺顯,但對于很多小學生來說,他們還是無法理解抽象的事物,因此將抽象化的概念轉化為易于理解的形象,并通過情景教學來引導學生理解,可以更好地使學生掌握語文基礎。同時情境教學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進入學生的內心世界,彌補學生由于家庭或性格原因造成的心理缺陷。比如在《我的家鄉》一課中,學生很難理解家鄉的概念是什么,因此對課文中的詩句所表達的意思更加難以感同身受,這時教師采用情景教學法,通過多媒體設備以及學生的互動討論來加深家鄉這一印象,就可以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二) 提升語文教學效果
眾所周知,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課本內容雖然通俗易懂,但由于課堂教學方式僵化,學生們會覺得枯燥乏味而失去學習興趣。而情境教學法將課本內容與實際生活相聯系,不僅通過多媒體、音樂、電影和游戲等多種形式來展現語文知識,并且借由小組討論和實踐的方式來將內容不斷深化,達到提高語文教學效果的目的。
(三) 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小學語文強調教學過程,意在通過教學過程來開發學生們的思想和思維能力。在情境教學法中,由于學生的動手參與程度和興趣大大提高,往往一個問題的討論可以觸發學生更多的頭腦風暴,在探討知識的過程中,學生不再是僅僅依靠死記硬背來達到知識的接收,而是挖掘知識的內在聯系,將知識的來源和用途搞清楚,做到學以致用,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不斷豐富提高,最終達到學與用的雙重效果。
三、 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 以實際生活出發解碼課本內容
學習的最終目的并非是為了達到某個目標,而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將知識服務于生活。因此一旦教學過程脫離了生活,那么學習就失去了原本的價值。某些傳統的教學手段過于僵硬,把部分學生培養成只知道死記硬背而不去思考的書呆子,涂鴉式的教學把書本學死了。而情境教學法則要求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聯想實際生活,從生活的角度出發,通過學生日常的喜好興趣來設定目的與特征明顯的生活化情景。
比如在講解《鳥的天堂》這一課中,可以將鳥兒擬人化,以學生替代鳥兒的方式展開互動,引出課題學習的重心,并讓學生在互動的過程中思考,間接引導學生說出答案。這種開放式的情境教學不僅有益于學生掌握知識,更能引發學生對生活充滿探索欲的精神,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
(二) 以課本內容進行情境教學
我們在聯系學生實際生活的過程中,不能脫離于書本的核心知識。切忌不能為了情境的趣味性以及依學生的喜好來設定情景,而是要貼合課堂的核心內容,逐步引導。比如在《我站在祖國地圖前》一課中,教師要緊緊圍繞祖國來進行情境教學,讓學生自己感悟并說出對祖國的印象,祖國的地圖代表著什么。然后教師再逐步引導,將偏離主題的學生引導回課堂主題之上。
(三) 利用多媒體技術展開教學情境
隨著互聯網與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多媒體技術也被應用于教學中。教師授課時,很多知識難以被理解,是比較抽象化的。例如《巴斯德征服狂犬病》一課中,可以通過多媒體來展現狂犬病的危害,并且展現巴斯德的人物事跡等,將學生帶入適當的情境中,進行思考,逐步達到教學目的。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情境教學,可以使課堂更加生動,有助于學生的立體思維延展,更有助于學生去領悟學習并探討知識,加深學習印象。
(四) 利用演繹法進行情境創設
大多數小學生都擁有很強的想象力與故事情懷,將教學內容融入故事中,可以充分將知識點植入學生腦海中。小學生的模仿能力強,通過運用演繹法進行情景創設,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行為習慣。教師應當把握住學生不同時期的特點,進行分期教育。
(五) 巧用情景問題
語文學習十分注重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疑問對于激發學生探索欲與求知欲非常重要。教師通過情境教學法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出與課節相關的問題,使同學通過對問題的逐步分析與理解達到對知識的掌握,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問題設計中,應當以課文的中心思想為主,這對學生掌握文章脈絡有較大幫助。同時也能提高課堂的互動性,使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
四、 結束語
創設情境教學作為教師教學的創新模式,需要注意通過實際生活,仔細研究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情境教學不僅需要做到細致的準備,教師還應融入學生團體中,與學生充分互動。通過情境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掌握知識點,增加知識印象,開拓學生的思維模式,使知識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小學語文教學應當將課本內容充分融入于生活,以實際生活為基礎,創設情境教學法。
參考文獻:
[1]杜風順.試析在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應用[J].中外交流,2017,23(26):47-48.
[2]田茂榮.試析創設情景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56(33):39-40.
[3]劉芳.淺析新課標下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法的應用[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58(10):53-54.
[4]王小緒.情境教學法在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之我見[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7,56(1):87-88.
作者簡介:
張東權,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官陂鎮光亮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