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標倡導自主學習方式,教師應當針對不同學段的年齡、心理、學習的實際狀況,有效實施學生自主學習引導策略,在創設情境中激發自主學習興趣,在學習思維訓練中提高自主學習效率,在學習問題引導中形成自主學習習慣,在進行學法遷移中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從而促使學生通過充分發揮自由的主動積極的創造性學習活動,促使學生獲得數學知識形成良好的數學素質。
關鍵詞:小學數學;自主學習;引導策略
新課標倡導自主學習方式,讓學生通過充分發揮自由的主動積極的創造性學習活動,促使學生獲得數學知識形成良好的數學素質。因此,我們要變學生被動學習為自主學習,變教師單一的講解發問為師生互動,變個體學習為小組合作交流。確實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自主參與學習的意識,充分提供主動參與學習的機會,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 在創設情境中激發自主學習興趣
興趣是推動學生主動學習最為有效的內驅力。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針對教材特點與學情特點,合理創設學生自主學習情境,學生在數學學習情境中,調動起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幫助學生有效地理解教材內容,活躍學生的數學思維,喚醒全體學生的認知系統,拓展思維,成為學習的主人,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調動他們的求知欲使他們思維活躍,從心里愿意和老師同學一起學習新知識。例如,教學“認知圖形(一)”時,我創設了下面的數學學習情境:同學們,數學的學習就在我們的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生活處處可以學數學,不是嗎?同學們,請你們在教室里找找有什么物體是“長方體”大家找一找,數一數,認一認,明白原來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對它是多么的熟悉呀!又如在教學人民幣《簡單的計算》時,我讓學生每人帶10元錢,在父母的陪同下去超市,買兩樣商品,然后把電腦小票帶到班級中來,上課時讓同學們自己說一說買了什么,花了多少錢。頓時,課堂上氣氛活躍,同學們興趣濃厚,準備發言。此時,我請同學上臺來說出自己的思考過程,正確的及時給予表揚。學生在興趣的驅動下處于主動學習的地位,結果輕松的掌握了這一課的內容。
二、 在學習思維訓練中提高自主學習效率
數學課堂教學,是學生思維最為活躍的時候,一節數學課教學能否獲得成功,關鍵在于教師是否能有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恰當的教學策略,點燃學生數學思維的火花,引領學生從多角度、多方向去思考問題尋找答案。在教學中一題多變,一題多解都是培養學生靈活性思維的方法。例如:數學應用題進行擴充訓練,把應用題變成簡單和較為復雜的應用題“小紅有12本書, 兩人共有多少本書?”學生可以補充直接式或間接式條件:(一)小明有13本書,(二)小紅比小明多(少)2本,(三)小明比小紅多(少)2本,(四)小明的本數是小紅的2倍……經常這樣的訓練學生,學生的思維就有了廣闊的天地,任其遨游,必然有利于學生思維“多維度”的發展,學生的思維的靈活性就會體現在遇到一道數學練習題目,學生就會沿著這樣的思路展開:這道題解題的思路切入點在什么地方,解題的過程要運用到哪些條件,這些條件之間有什么內在的聯系。學生思維的深度就會體現在如下過程中:1. 為什么要運用到這個解題的條件?2. 解題的關鍵是什么?3. 怎樣驗證解題的正確性?這樣,學生的思路會變得越來越清晰,而且解題的思路也會內化為學生思維的建構過程,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學習中得到有效的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效率也得以有效提高。
三、 在學習問題引導中形成自主學習習慣
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出來的。而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學習問題,這些學習問題就是學生參與自主學習的切入點。如教學“生活中的小數”這一數學知識點,教師可以這樣引導:1. 引導學生收集跟“生活中的小數”這一數學知識點有關的生活例子。2. 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如買東西用到“六元八角”怎樣用小數來表示呢?引導學生發現這樣的問題,以便在課堂上進行探究。3. 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進行有效探究,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讓學生的數學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四、 在進行學法遷移中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增進學生自主學習關鍵在于學生學習的方法和策略的有效運用,讓學生由“要學”到“學會”,最后過渡到“會學”,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使之真正成為學習主人。例如:教學《認識物體和圖形》相關知識,教學中可以進行如下引導:1. 選取了許多學生熟悉的物體牙膏盒、月餅盒、粉筆盒、魔方、乒乓球、積木等各種形狀的物體,這些物體的選取以便為下面進行“認識物體和圖形”數學知識的引導做了充分準備。2. 進行分組,按照學習小組,每四個人為一組,并規定了合作學習規則,一個同學摸出一件物品,其他三個學生說說物品名稱及這種物品屬于哪種圖形,說錯的同學負責下一次摸出物品任務。3. 引導全班學生進行討論,每個學習小組派出一名代表進行發言。4. 教師進行總結,讓學生深入認識物體與圖形的關系。這樣,從而達到了使學生真正參與到學習中的目的。指導學生初步學會有條理的展開思維活動,這也是凸顯學法引領作用的一個重要方面。比如:在低年級的看圖列式計算中,我經常讓學生自己小聲地把題意說一說,同桌互相“此言差矣”一說,逐步提高說理的能力。同時要讓學生認真的聽別人說,提出自己的補充意識或不同意見,使學生說的水平進入到一個新的層次,逐步使學生從敢說到會說、善說、善辯,從而達到促進思維發展的目的,在學法的引領下,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陳傳金.試析數學課堂中學生主動性的激發[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6(03):112-113.
[2]林雅梅.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探究策略[J].廣東教育(綜合版),2018(02):43-44.
作者簡介:
沈秀紅,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詔安縣南詔中心城內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