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今時代,隨著網絡科技的不斷發展,新媒體技術廣泛地應用在社會上各個領域,尤其在教育事業上,更是得到了極大的創新。由于“互聯網+”背景下的新媒體具有豐富的教育資源和極強的交互性,所以,新媒體在大學英語專業教學中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學環境和豐富的教學資源,對促進教學水平帶來很大幫助。本文就“互聯網+”背景下新媒體在大學英語專業教學的應用與創新進行研究,通過分析當前大學英語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措施,旨提高英語專業教學水平。
【關鍵詞】互聯網+;新媒體;大學英語;專業;教學;應用;創新
【作者簡介】張薦華(1997.06-),女,漢族,遼寧凌源人,遼寧師范大學海華學院,15級在讀本科生,英語專業,研究方向:新媒體英語教學。
前言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與世界在文化、經濟和政治方面的交流越來越密切,我國對英語人才的需求增多,大學英語專業教學也得到了廣泛關注。但是,當下英語專業學生水平普遍不高,不能滿足國家對外發展的需要,而水平低主要就表現在學生的口語、聽力和理解能力低,從而導致大學生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不足。因此,大學英語專業進行教學創新、提高教學水平及培養學生的英語專業素養是件迫在眉睫的事。
一、大學英語專業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方式單一化。大學階段的學生都已經開始步入成年階段了,他們會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所以在專業教學的過程中更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但是,當前的大學英語專業教學大部分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思想和“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使整個課堂成為老師的“主場”,不僅沒有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學習特點和需求來制定教學方法,而且也沒有跟隨時代發展去更新、完善教學內容,這就使得大學英語專業的教學模式呈現單一化,從而導致教學氛圍枯燥乏味,使學生逐漸喪失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水平也在不斷地下降。
2.分級教學模式不夠完善。分級教學實際就是“因材施教”,教師根據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特點及學習能力來采取合理的教學方法和計劃,進行不同內容的教學,從而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學到知識,達到全面發展的教學目標。但在以往的英語專業教學過程中,教師并沒有對分級教學模式進行過多的重視,既沒有積極地去了解每位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個性差異,也沒有積極地采取措施對學生進行分級教學。分級教學模式的不完善,不僅無法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而且還會增加不同英語水平同學間的差距,使得英語專業的教學水平得不到大幅提高。
3.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不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高低對他們的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起著決定性作用,但很多高校的學生對英語學習的主動性并不高,原因主要在于:第一,教師采用的教學方式較落后,使得整個課堂枯燥沉悶,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逐漸喪失,從而也逐漸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性;第二,很多大學生沒有端正對英語學習的態度,他們并不是因為興趣而去學習英語,而是將它當做一種負擔以及應付各種考試的手段。所以,這就很容易使學生在面對期末考試以及英語等級考試時產生壓力,將英語當做“洪水猛獸”,從而喪失學習動力和積極性;第三,大學生會在課堂上感受到一種落差感,上大學前他們會覺得大學課堂的教學環境是自由輕松的,能夠在課堂上充分展示自己,但實際的大學課堂依舊像高中一樣,采取“說教”的方法。所以,學生也會因這種落差感而逐漸失去學習英語的主動性。
二、“互聯網+”背景下新媒體的教學優勢
1.提升學生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大動力,所以培養大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尤為重要。當下時代隨著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的發展和普及,每位大學生基本都人手一個手機,所以,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將新媒體應用在大學英語專業教學中,就可以利用這些電子產品將需要學習的知識和內容發送給每一位學生,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獲得詳細的教學資料,而且還可以讓他們有時間提前預習。此外,教師還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將需要教學的內容轉化為圖片、視頻或者音頻形式,這樣不僅可以使教學內容更加具體,而且還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方便學生理解和學習這些內容。并且,新媒體在大學英語專業教學中的應用還可以幫助教師制定和進行個性化教學,從而活躍課堂氛圍,這樣也非常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2.提高教學效率。在互聯網+的背景下,新媒體在大學英語專業教學中的應用與創新可以有效提高英語專業的教學效率。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隨著新媒體在課堂上的及時應用,教師就可以將知識的重難點從傳統的板書展示變為電子課件播放,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減輕教師的壓力,也節省了很多課堂時間,而且還有利于教師為學生展示更多的知識,使學生學到更多的內容;第二,新媒體技術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展現形式多樣,既可以通過視頻展示,也可以通過音樂展示。所以,在英語專業教學中教師利用新媒體可以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和學習,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有很大的幫助;第三,利用新媒體還可以實現信息的及時共享,并且通過新媒體所保存的資源和信息是永久性的。所以,教師就可以利用新媒體將自己課堂上所講的課件分享給學生,學生可以及時保存在網盤里,方便他們在課前進行預習,在課后及時復習,學習資料的永久循環使用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
3.有效構建個性化教學。個性化突出是新媒體的一大優勢,主要就表現在每個人都可以通過新媒體定制自己需要的、適合的信息和新聞。所以說,在英語專業教學中應用新媒體,很大程度上可滿足大學個性化英語教學的需求。并且在互聯網+的背景下,新媒體的使用更加便捷,大學生在學習英語的時候可以隨時隨地通過新媒體查詢自己需要的相關信息、資料拓展、海外網站的視頻以及音頻。從而實現學生無空間、無時間限制的個性化英語學習。此外,學生還可以借助一些軟件,如電子郵件,微信等等,與教師和同學進行語音或者視頻交流、咨詢,也利于有效地構建大學英語個性化教學。另外學生還可以應用新興媒體軟件,例如“英語流利說” ,他們可以通過此途徑結交外國友人或者找到適合自己的外教老師,業余時間可以用來提升自己的口語能力;也可以學會利用當下火熱的英語學習媒體教程,例如星火四六級英語、英語專業四八級等軟件,通過媒體教程的引導來制定個人學習計劃,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接收專業的一手學習資源,從而實現因材施教的個性化教學。
三、“互聯網+”背景下新媒體在大學英語專業教學的具體實施辦法
1.實施現代混合型教學模式。在互聯網+的背景下,要想在英語專業教學中通過應用新媒體,從而來改變單一的教學模式,就需要在教學中實施現代混合型的教學模式。例如“情境創設法”、“合作學習法”這些教學方法都是典型的現代混合型教學方法。
(1)情境創設法。定期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之一就是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所以,教學課堂上利用新媒體創設教學情境不僅有利于學生更加深刻地學習和掌握理論知識,而且還可以利用有趣的方式來吸引學生注意,提高學生興趣,并且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讓學生充分發揮自主學習的優勢。而教學情境的創設有很多方式,例如: 創設故事情境法。教師可以根據實際的教材內容編創一個故事,然后給學生分配故事里的角色,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導,幫助他們進行排練,最后再利用新媒體播放幻燈片為他們創設相應的故事情境,讓學生以對話的形式進行表演,這樣不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有利于鍛煉和提高大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還例如:創設模擬情境法。教師可以號召英語專業的學生定期組織模擬聯合國貿易談判活動。課前可以通過互聯網連接并播放歷屆的聯合國貿易談判視頻,作為參考,讓學生了解到真正的準備活動流程,通過新媒體渠道大量搜集辯論材料和擬草合同方式,模仿并按其擅長的角色分組扮演各國的代表發言人,進行商務談判和切磋并由眾議裁決出最終結果。這可以幫助學生們將商務英語課上所講的專業知識活學活用到模擬真實的情境中,助于學生學習消化,并可以大力培養他們的邏輯性思維和辯論組織能力。再例如:創設問題情境法。教師可以在課堂的開始,根據教學內容給學生提出一個話題,讓學生分成幾組,每兩組針對這個話題展開一場英語辯論賽,就比如在學習《Cultural Differences》這一章節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一下各個國家的歷史背景以及存在的文化差異,讓學生對此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再引出“文化差異的優勢和劣勢”這個問題,讓學生進行辯論,既可以鍛煉學生的口語和聽力,也可以幫助學生提前了解世界各國之間的文化差異。
(2)合作學習法。教師可以在充分了解各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個性特點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劃分,以“優幫困”的原則對學生進行一個有效的、合理的分組,然后教師在分組學習的過程中進行指導,這樣組內學習能力高的同學可以幫助學習能力低的同學,使大家都能從分組學習中得到提升。并且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設置一些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問題,然后讓每個小組創建微信群,對問題進行交流和討論,這樣不僅有利于促進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而且還有利于同學間構建自主合作的學習模式。
2.拓展學生在互聯網下的創造力。要想在互聯網+的背景下促進新媒體在大學英語專業教學中的應用和創新,最重要的就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作用,拓展學生在互聯網下的創造力。這就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注重學生在互聯網下創造力的培養和拓展。
第一,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要想培養和拓展學生在互聯網下的創造力首先就需要學生能夠在英語教學課堂中充分地了解互聯網與教育的結合,所以,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在自主合作學習中細心觀察教學所采用的新媒體技術,使得學生從觀察中學習和感受到各種具有美感和富有意義的場景,從而達到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創造力的目的。
第二,拓展學生在互聯網下的創造力還需要學生有非常豐富廣泛的文化層面。所以,教師在進行某一章節的內容教學時就可以利用新媒體為學生搜索相關的背景知識以及其他資料的延伸,讓學生能夠了解到更多的知識與文化,豐富學生自身的專業素養。這樣就可以為培養和拓展學生在互聯網下的創造力奠定知識基礎。并且,要不斷地為學生拓展新知識、提高他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以及思維的活躍性,這都非常有利于促進學生在互聯網下創造力和拓展力。
第三,加強對學生思維能力的鍛煉。拓展學生在互聯網下的創造力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所以,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鍛煉,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水平。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多創造一些學生需要思考的教學環境。比如,在制作講課所需要的媒體課件時就以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為出發點,設計幾個難度合適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然后再讓他們對自己的思考結果進行展示。再比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充當教師的角色,對一些簡單的內容進行講解,或者積極舉辦一些類似校園口語演講大賽的活動,這樣既可以使學生在搜集材料和準備課件的過程中鍛煉自己的英式思維能力,也可以讓他們在備稿、參賽的過程中大大提高自己的邏輯語言組織能力。
3.實現個性化英語課堂教學。在互聯網+的背景下通過應用新媒體從而實現英語專業課堂的個性化教學,就需要從三個方面來進行。第一,促進教師教學思想的改變以及專業素養的提升。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教師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指導角色,所以,教師的教學思想和專業素養對實現個性化英語課堂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師就需要轉變自己的思想,將課堂回歸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其次就是教師需要不斷深造自己的專業知識,這樣才能及時了解當今社會英語教學的要求及變化,并及時地對學生進行傳播講解。第二,教師需要做到因材施教,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教師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個性特點基本情況之后,應該根據每位學生的需要進行個性教學,使學生的興趣和個性發展都能得到滿足,從而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第三,教師需制定一個合理的評價機制。教師對學生進行的評價不管是肯定的還是否定的,都會對其產生很大影響。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都只是從學生的學習成果以及課堂表現來評價一個學生的優劣,這就使得評價太過片面,造成學生的某些優勢和特長得不到肯定。所以,在大學英語專業教學中,教師應該利用新媒體為每位學生建立一個電子評價檔案,從學生的學習、日常生活以及興趣愛好、個性特點等等這些方面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并且適當地對學生進行批評和肯定,鼓勵學生始終保持著自信的、積極進取的態度去學習。這樣才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實現大學英語專業教學課堂的個性化。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互聯網+”的背景下,新媒體在大學英語專業教學中的應用與創新不僅可以促進英語課堂的個性化發展,還能完善分級教學模式,更助于促進高校英語專業教學水平的提高。最重要的是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主動性,從而促進大學生英語專業知識水平和素養的提高。但是,新媒體的應用也面臨著很多挑戰和阻礙因素,英語專業教師的教學思想落后以及教學方法的不完善都阻礙了新媒體在英語專業教學中的應用與創新發展,同時也影響了學生提高英語水平的步伐。所以,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改進教學方法和思維模式,促進新媒體在大學英語專業教學中的創新,并普及新媒體渠道資源的應用,來提高英語專業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整體英語水平。
參考文獻:
[1]尚雯.“互聯網+”環境下混合式學習模式在大學英語聽說教學中的探索與應用[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7,30(23):162-164.
[2]劉芳.“互聯網+”形勢下大學英語多元混合教學模式探索[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05):306-307.
[3]徐承生.“互聯網+”時代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探析[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8(09):130-131.
[4]閆洪勇,曲秀艷.“互聯網+”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10):62-63.
[5]牛曉晗.互聯網+時代交互式教學在大學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7(05):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