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英語課程具有知識點分散、應用性強等學科特點,是高職學科體系中最基本的課程之一。但是,由于高職學生的英語基礎存在較大的差異,教師的課堂教學模式相對滯后,因此,很多學生反映高職英語學習起來比較困難。由此可見,對于高職英語教學中構建“高效課堂”的相關問題研究則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高職英語;高效課堂;構架
【作者簡介】胡昌楨,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英語作為高職學校的一門基礎性的學科,與學生的順利就業和職業素質的提升緊密相連,高職英語教學就是要以相關英語科學知識為依托,將學生專業知識的拓展和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有機結合起來,重點對學生英語知識的應用能力進行培養。但是就目前而言,高職院校在開展英語課堂教學時,存在著師生對英語學科重視程度不足、學生參與英語學習積極性較差、英語課程教學效果不理想等諸多問題。因此,如何在高職院校中開展有效地英語課堂教學、提升英語教學的趣味性、實用性以及高效性已經成為高職院校英語教師所共同關注的話題,可以說高效課堂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參與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提升自身英語能力,實現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
一、高職英語課堂教學現狀
1.學生現狀。當前,我國高職院校的生源主要有:通過高考招收的統招生;高職院校通過組織單獨招生考試而招收的學生;通過組織三加二或者是二加三考試招收上來的中專生。從學習能力與知識儲備上說,第一類學生一般經過高中三年的系統學習,掌握一定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學習方法,備戰過高考,英語基礎較好;第二類學生在中職階段有一定的專業技能基礎,實踐能力較強,但文化課學習能力不足,英語基礎較差;第三類的學生大部分都是由于考不上高中,或者是對于考大學不抱希望的學生,在初中畢業之后就進入到高職院校。總體而言,高職院校的學生英語知識基礎較差,使得日常的英語教學受到諸多限制。
2.教師現狀。目前,在高職院校,很多從事英語教學的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會遵循傳統的授課方式及授課思路,但卻發現未能收到預期的效果,所以經常會聽到大家坐到一起討論學生不認真、基礎差、生源質量一年不如一年等問題。這種教學效果不明顯的現狀一方面緣于生源質量,另一方面是因為教師未能充分認識到自身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與位置,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應該講什么、學生應該會什么,而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沒有做到“備學生”與“備教法”。此外,高職院校英語教師的進修機會很少,他們無法接觸到國內外一些先進的教學理念,因此,教學思想陳舊,教學方法與手段單一,教學水平很難提高。
3.課堂教學現狀。在多數高職院校,英語課都采用合班的授課方式,人數較多,且學生英語水平較低,即使很簡單的問題叫起來學生也回答不上,這就導致課堂教學費時,教師無法在規定的教學時數內完成教學任務。為了跟上教學進度,教師很少讓學生回答問題,課堂教學基本上是教師自問自答,學生很少有回應。久而久之,學生喪失了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教師也慢慢習慣了這種唱獨角戲的教學模式,成為英語教學的主體而非主導者,所以教學效率低,造成了費時低效的教學現狀。學生的英語底子差,學習能力不強,個體差異明顯,教師的角色認知不明確,教學任務量大,使得高職英語教學未能實現其在人才培養目標中應有的作用。所以,我們針對這一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建議。
二、構建高職院校英語高效課堂的策略
1.轉變高職傳統英語教學觀念。對“高效課堂”的內涵進行準確理解是構建高效英語課堂的基礎和前提。“高效課堂”是指兼顧知識的傳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養和個性的塑造的教學過程。高職英語教師首先要轉變自身的英語教學觀念,實現自身角色轉變,從課堂主導者向課堂的組織者、構建者和引導者的積極轉變,讓高職學生成為英語課堂的主人,英語教學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給學生更多的學習空間和自主權;多加強師生之間的對話與交流,徹底改變過去單向式的灌輸教育,而將英語教學的重點放在對學生“自主學習”和“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上來,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高職英語教學的各項活動中來,鼓勵學生“開口”學英語,加強對學生語言思維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力度。引導高職院校的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由原來的被動學習轉變為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英語學習中,這樣才能確保高職英語“高效課堂”的構建效果。例如,在詞匯教學中,單純對詞匯進行機械記憶顯得非常枯燥和乏味,學生也普遍缺乏詞匯學習的興趣和詞匯記憶的有效驅動力,而詞匯的積累量又會影響到高職學生的閱讀能力,因此教師可以打破傳統詞匯與閱讀孤立教學的做法,將詞匯教學與閱讀教學有效結合起來,加強閱讀教學與詞匯教學之間的聯系,讓學生在真實化的語境中加深對詞匯的記憶與理解,進而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準確的判斷詞匯的語用意義。
2.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學習熱情。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在開展日常教學活動時,需要重視學生的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將課堂教學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與探究工作。通常情況下,教師要留出三分之二的課堂時間給學生,留有三分之一的課堂時間對學生進行英語學習上的指導,確保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實效性。對此,高職英語教師一定在課前進行認真的備課,對教學素材和教學案例進行科學化的選擇;在課堂上,教師則可以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學會自己動手和動腦,樂于在小組內部進行口語對話練習和在英語學習上的相互合作,不斷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信心和勇氣。例如,在英語寫作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時,一直都是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學生常常對英語寫作存在心理上的障礙,影響英語學習的自信心,這時教師可以結合各種應用文的范例組織學生討論,找出其寫作格式、包括的內容及常用語言的表達等的規律性,這樣顯然更有利于學生對寫作能力的提高。
3.采用靈活多樣的英語考核方式。考核是教學過程當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不論教師和學生都需要通過考核來了解自身的教學或學習情況。然而,教師和學生對于考核的心情都是復雜的。一方面,教師在以傳統量化方式來評定學生學習效果的同時,也苦惱于仍有一部分很有價值的學習效果的考核游離在自己采用的量化考核方式之外;而另一方面,學生則對教師采取的單調嚴苛的測試與考試倍感壓力,甚至是感覺被現有的測試方式束縛住了手腳,無所適從。傳統考試注重對知識本身的評測,解決的是學生知道和不知道的問題。而高職院校的學生知識儲備較少,對理論知識的學習能力較弱,所以傳統的一張試卷定成績的考核方式并不符合高職學生的學習特點,也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針對學生的特點及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教師要改革傳統的考核方法,把那些游離在量化考核之外的學習效果的考核納入到學生成績考核的體系中。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應該另辟蹊徑,嘗試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來了解自己的學生。通過這些方式給予學生更多自我展示的空間,由此來擴大對學生學習狀態的了解。例如,高職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表現力是很強的,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特點,將期末考試改為英語話劇表演。教師將經典的英語劇目提前提供給學生,讓他們自由選題,自由結組,自己去搜索相關的資料,教師可以針對學生在準備階段遇到的問題予以解答。在學生準備前,教師要明確考試要求、評分標準等,使學生明確自己應該達到什么樣的任務難度,這樣,學生不僅有興趣去準備考試,而且還會挑戰自我,去嘗試一些自己從未接觸的領域。考核方式靈活多樣,不局限于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特點及課程特點選擇相應的考核手段。
4.教學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提升課堂教學趣味性。教師需要認識到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真正主導者,在開展教學工作時將最新的知識點向學生進行講述,使學生對課程內容有所了解之后,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為幾個學習小組,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實際創設出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并且可以在現場進行相關內容的演示,學生在討論出具體的結果之后,教師在對其進行有效地指導與講解。比如說在向學生們講授與購物有關的英語日常用語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們舉一些在超市中顧客與售貨員對話比較常用到的英語短句,例如:“What can I do for you?”“Can I help you?”“Id like to buy…”“How much…?”“What color/size do you want?”等等,在正式進行課程教學時,教師可以對這些短句的用法以及語法特征詳細地向學生們進行講解,進而通過創設教學情景的方式,安排學生之前劃分好的小組開展購買衣服、購買家電、購買食物以及購買汽車四種場景的對話練習。學生們圍繞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選題展開具體的編排與對話,在這一過程中不僅可以運用課堂學習中已經掌握的詞語與句子,起到了復習與鞏固的目的。在小組對話練習結束后,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對話情況展開指導與評價,對于學生語句中出現的錯誤加以糾正。通過這種教學模式,學生會感覺到原來英語學習并不是枯燥乏味的單詞記憶,而是充滿趣味性的生活實踐,這對于發揮英語真實的作用也是很有幫助的,還可以有效地推動學生對相關英語知識點掌握。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營造出和諧、輕松、高效的課堂環境,對于英語興趣的提高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英語“高效課堂”的構建,其實際是一種全新的英語教學理念,更是對現代職業教育價值的一種新追求,作為高職學校的英語教師,需要結合高職英語學科的特點和高職生的學齡特點,對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和教學思路進行創新,不斷豐富高職英語課堂的教學模式與方法,提高英語課堂的趣味性和實踐性,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的空間,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和興趣,從而真正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目標。
參考文獻:
[1]李輝.高職英語行動導向教學體系的理論構建[J].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5).
[2]郭京紅.對高職英語模塊化教學設計思路的探討[J].職教論壇,2014(35).
[3]張迎雪.高職英語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3).
[4]周文德.對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思考[J].當代教育論壇(學科教育研究),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