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錫金 龍勝彬 周彬
摘要:學生在升入初中后,對數學的探析多少都有些變化,如果從學生的探析習慣和探析策略上加強引導,從教師的授課策略上持續探索改進,就會從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尤其是對于初中數學成績和能力比較強的學生來說,不會因為知識的加深而產生畏懼心理。不少學生認為自己的數學知識掌握得比較好,但是隨著初中數學知識的不斷深入,也有學生產生了怯學的心理。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種,其中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教師的授課方式比較呆板無趣,不容易被學生接受。此外從學生層面上來說,他們對自身的認識不足,找不到適合自身的數學學習方法。就怎樣搞好少數民族地區精準扶貧戶子女初中數學教法和學法的銜接實施進行分析。
關鍵詞:初中數學;少數民族地區;精準扶貧戶
一、鞏固分析授課,大力培養學生運算及動手分析技能
對少數民族地區的廣大精準扶貧戶子女而言,數學是一門以分析為主的科目,旨在對學生的分析技能進行培養,教師要重視分析授課,認真做好演示分析。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對于教師的講解,并不是所有學生都能夠捕捉到重點信息,其中不乏有一些學生對教師的講解只是半知半解,沒有進行深入的思考,這樣的學習是沒有目的性的,只是看到了數學中一些數字的運算,而不明白深刻的數學知識內涵。在新的歷史時期,為了提高教學質量,要求教師能夠在授課過程中加強學生的引導,鍛煉學生的運算技能。(1)教師要明確運算的含義、目的、任務、核心以及方法。(2)運算不是盲目的,要找到題干中的有用數據,要認真仔細,避免出現錯誤,要嚴格遵照運算準則。(3)要對學生多鼓勵和表揚,讓他們養成良好的運算習慣,并能夠根據自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提出假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對少數民族地區的廣大精準扶貧戶子女而言,鞏固分析技能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在初中階段因為教育機構教學條件有限等種種因素的影響,學生親自動手做分析的機會少,因此教師需要為他們創造有利的動手分析條件。在新的歷史時期,為了有效提高數學教法課授課質量,每次分析都要有明確的目的和規定,規定學生在分析前對分析原理和策略有清楚的了解。在分析環節中要客觀地使用數據,遵守分析的原則,決不允許依托標準值而改動運算結果來湊數據的現象發生,而要按照相應的規定寫分析報告,分析結束后要對數據進行整理。
二、以形象理解為載體,進一步培養提高抽象理解技能
學生的理解發展環節是由具體到抽象。當學生年齡較小、缺乏信息經驗時,其抽象理解薄弱、形象理解處于主導地位。在新的歷史時期,為了有效提高數學教法課授課質量,伴隨學生年齡的增長,其閱歷和經驗越來越豐富,對于抽象知識的理解能力也逐漸提高,故而教師在少數民族地區精準扶貧戶子女初中數學授課環節中應該有意識地借助具體形象,幫助學生客觀地實施概括,讓學生對抽象的數學知識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并能夠找到其中的一些規律。例如,在學習“圓”的相關性質時,抽象的概念和公式難以讓初中生理解,教師可以在授課前讓學生用紙裁剪出不同的圓,在書本上進行演示,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利用多媒體將此節知識進行更好的展示,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
三、授課環節中應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強化學生理解技能
理解技能是在理解活動中發展起來的,要想發展學生的理解技能,就必須激勵學生積極理解。那么怎樣培養學生的理解技能呢?對少數民族地區的廣大精準扶貧戶子女而言,初中授課環節應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學生的理解技能為主。在少數民族地區精準扶貧戶子女初中數學授課中,教師應努力使授課內容的安排可以促進啟發學生探析的積極性,授課順序要適應學生理解發展環節,授課的方式和方法也要以全面提高學生注意力為主。培養學生的理解技能關系到授課的效果和質量,所以應貫穿于整個數學授課的環節。在新的歷史時期,為了有效提高數學教法課授課質量,教師在講授數學概念和規律時,通常依托演示分析或列舉事例,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去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公式。
四、切實鞏固學法指導
授課環節中指出好多學生進入初中后,雖然刻苦學習,但是實際分析能力和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依舊很難提高,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狀況是值得我們研究和探討的。對少數民族地區的廣大精準扶貧戶子女而言,數學探析策略不當是其中一個核心原因。這就規定教師要重視數學思想和數學策略的選擇,在提高課堂授課效益的環節中,鞏固學法指導。數學學科本身有它的基本思想和探析策略,在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應該根據具體情況來選擇合適的方法。其中數形結合就是一種重要的解題方法,學生可以依據題干中給出的數據,數據之間的聯系等作出相應的曲線圖,通過數字和圖像來分析各種數量關系,進而給出解題思路。數形結合能夠讓學生更加清楚認識各個數量之間的關系,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
總之,學生從小學到初中是學習數學知識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教師在教學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加強對教學方法的而研究,充分發揮自身引導作用,做好少數民族地區精準扶貧戶子女初中數學的教學,讓學生的數學學習更加科學化、合理化,促進其數學案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柯鋒.總結性數學日記教法指導[J].江西教育,2018(26):45.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