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建強
摘要:在我國基礎教育新常態發展的背景下,為了適應新課程標準的發展趨勢,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整體質量和效率,可以嘗試引入“微閱讀”教學方法,“微閱讀”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可以應用于課前準備、課內教學和課后作業。
關鍵詞:“微閱讀”;初中語文;應用策略
近年來,中小學生普遍存在一種依靠短信、網絡文本、短文等形式的“微閱讀”模式,如果能根據“微閱讀”的發展趨勢,將其發展成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就可以有效地發揮“微閱讀”在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和提高學生閱讀效率方面的積極作用,提高他們的閱讀效果。
一、“微閱讀”在課前預習中的應用
1.“微閱讀”適用范圍和內容設計
首先,引導學生復習他們以前學過的知識;其次,解決新知識學習中的重點、難點等核心知識點,特別是全班學生不理解的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提前接觸到這些知識;第三,新知識的擴展信息為學生理解新知識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針對以上三個方面,教師可以提前準備一些新知識的“微閱讀”課件,引導學生通過自學提前了解相關的學習內容,然后教師可以關注學生在自學中遇到的問題,這可以大大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
2.“微閱讀”使用要點及效果分析
根據“微閱讀”在課前準備中的應用范圍,編制相應的“微閱讀”課件。然后,在正式進行課堂教學前分發給學生,引導學生獨立閱讀。在使用“微閱讀”的過程中,為了避免部分學生不能按要求進行“微閱讀”預習,影響應用效果,語文教師應注意制定一些適當的閱讀規則,在課堂上隨機提問,以確保所有學生在課后都能完成。預習“微閱讀”教學訓劃的任務,避免這些“微閱讀”教學計劃被學生忽視。
“微閱讀”課件在課前應用后,引導學生對所學的舊知識進行復習,并簡要介紹將要學習的新知識,使學生初步了解新知識。同時,通過將微閱讀引入課前準備過程,學生提前了解自己知識體系的不足,他們可以在后續學習中仔細聆聽,這大大提高了學生后續學習的目的和規劃。
二、“微閱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微閱讀”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是該教學方法應用中最關鍵的環節,其應用效果將直接決定該教學效果。根據這種教學方法的特點,一般用于引進新知識、補充課堂教材、激活課堂氣氛、激發學生思維等,以提高“微閱讀”在教學環節中的應用質量。
1.應用于新知識的引進
在進行課堂教學之前,教師應為學生設計一些關于這些新知識的“微閱讀”課件,使學生能夠提前閱讀這些新知識,了解需要學習的新知識。為了激發學生的預習興趣,教師在編寫新知識微閱讀課件時,應注意提高閱讀內容的興趣和啟示。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閱讀這些微閱讀課件,學生可以提前接觸新知識,從而避免了教師直接告訴學生在課堂上要學什么而帶來的無聊,豐富了課堂內容。例如,為了讓學生了解作者及其生平,教師可以相應地編寫作者生平的微閱讀課件,學生可以在短時間內對作者生平有一個全面的了解。為了介紹要學習的新文章,教師可以將要學習的新閱讀文本濃縮成相關文章簡要介紹的“微閱讀”課件。通過對文章進行縮略,提取關鍵信息,形成簡短的引言,學生可以在短時間內理解和掌握要學習文章的基本內容,無形地介紹了要學習的新知識。
2.應用“微閱讀”來補充課堂材料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些自己不理解的知識或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此時,如果教師直接向學生提供問題答案,就會忽略學生思維的環節,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如果教師給學生看補充的“微閱讀”課件,可以解決學生的問題,并告訴他們,他們想知道的答案可以從剛才的“微閱讀”中得到,那么學生就可以全心全意地參與這些微閱讀課件的閱讀,最終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在補充材料的過程中,必須以初中語文教材為基礎,合理選擇教學重點避免內容過度修改,盡量保持知識的“原生態”。否則,在閱讀過程中容易因過度修飾而干擾學生的注意力,影響學生閱讀的有效性,使學生無法學習最有價值的知識。另外,除了立足初中語文教材,挖掘教材中的關鍵知識點外,還應注意充分利用互聯網上豐富的相關教學資源,適當擴大教學內容。具體來說,我們需要遵循互補性和完善性的原則,確保“微閱讀”教學計劃的內容更符合初中生的學習需要,為了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鼓勵學生積極、獨立地參與“微閱讀”教學。
3.運用“微閱讀”來激發學生的思維
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一些需要學習的語言知識點,如寫作結構、文章中心思想等,教師可以開發相應的微閱讀“導讀”課件,借助這些導讀課件來激發學生的思維,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掌握需要學習的新知識,提高學習效果。在編寫“引導學習”微閱讀課件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將“引導學習”的目標與學生的學習目標、學習難點和存在的疑問相結合,力求用微閱讀直觀、精細地向學生展示關鍵知識點,在形式上,要把問題解釋清楚,激發學生思維,提高學習效果。
為了鞏固學生的課堂學習,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閱讀知識訓練主題來激發學生的思維。通過完成這些微閱讀任務,學生可以鞏固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大大提高學習效果。需要指出的是,無論編寫何種“微閱讀.教學計劃,教師都必須結合實際教學需要,確保教學計劃內容的完整性。
總之,“微閱讀”作為當前閱讀教學的一種主要方式,老師一定要利用好“微閱讀”,將其發展成為一種新的教學方法,有效發揮“微閱讀”在提高學生閱讀效率方面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王崇翔.“微時代”催生“微閱讀題”[J].語文教學通訊,2014(35).
[2]張金美.將微閱讀引入課堂的實踐與思考[J].新課程,2013(12).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