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英
摘要:引導少兒積累古詩詞,品味古詩詞魅力,涵養品格,在生活中應機、相機持續不斷滲透,借助少兒所處的環境、季節、氣氛等條件,選取合適的古詩詞學習積累;利用孩子旅游的機會,選取與旅游景區有關的古詩詞,現場學習積累;課余時間,有選擇地讓孩子收看一些有關古詩詞的電視節目進行古詩詞的積累,這樣,寓教于景、寓教于游、寓教于樂,熏陶、感染,學習古詩詞,容易理解、容易記憶,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古詩詞;少兒;積累;滲透;熏陶;感染
“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國家領導入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如是說。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打好精神的底子”“涂好生命的底色”,非優秀傳統文化莫屬。而古詩詞又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那么,如何引導少兒學習積累古詩詞呢?筆者結合生活感悟和多年的語文教學實踐,參照少兒學習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總結出幾點經驗。
一、應機積累
夏天時帶三歲多的孫子去公園玩,看到蜻蜓飛來飛去,偶爾停歇在池中荷花上,我的大腦立馬浮現出楊萬里的《小池》名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我想讓孩子也學會用詩歌表達此情此景,于是教他認識蜻蜓,認識荷花,認識才露的尖尖角,認識立上頭……熟悉事物后,我教他背誦《小池》,他很快就記住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這句詩。回家路上他要求吃雪糕,我借機讓他跟我反復念全詩,并答應他會念詩句就買雪糕,沒想到他很快就記住了。隔了幾天,晚飯后再去公園,當看到蜻蜓時,他竟然歡快地喊出了:小池,宋朝,楊萬里,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這件事引發了我的思考:一年有四季,每個季節都有鮮明的特征,古人留下了取之不盡的吟詠季節的詩詞,我們選取這些古詩詞,做到應景而教,不但能培養孩子的觀察力、表達力,而且能直觀體驗到詩詞情感和物象,增強理解、容易記誦,這不失為一種好的辦法。
這種學習方法,就是應機,即:順應眼前的機會,抓住眼前的機會,來學習,來鞏固。
陽春三月,路旁楊柳青青,摘一片柳葉,讓孩子觀察它形似燕子的剪尾,教孩子讀賀知章的《詠柳》,理解下垂的枝條就是綠絲絳。
春天也是放風箏的好時節,帶孩子放風箏時,可選取北宋著名宰相寇準的《紙鳶》;明代大文人徐渭的題畫《風鳶圖詩》;還有被選入小學語文課本中的著名的清代高鼎的《村居》等唐、宋、明、清文人描寫放風箏的詩歌,教孩子用詩句描繪眼前的情景,描繪所見所感,啟迪智慧,感悟人事和生活中的哲理,學會為人處世,學會感恩……借助活動情景,把抽象的詩詞內容轉為形象化、圖像化,積累相關的古詩詞,如此等等,應機為上。應個人的機,應環境的機,應時節的機,應事物的機,這種方法對少兒積累古詩詞效果很棒。
同理,中小學生課外也可以用應機之法來積累古詩詞,面對眼前景觀、情景、彼時的心情,盡量在大腦中搜索相關古詩句的印象,將熟悉的古詩詞從記憶中挖掘而出,用來描述、表達,實在想不出,不妨手機百度,長期堅持,形成習慣,反復實踐運用,自然而然對常用古詩詞爛熟于胸,達到腹有詩書氣自華之效果。
二、旅游懷古積累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消費觀念的轉變,旅游已經走向了眾多家庭。許多家庭為了孩子學習創設環境、拓寬渠道、增加實踐的機會,利用假期帶孩子旅游。文化和旅游自始就結伴而行,家長要有帶領孩子文旅融合游的意識。在旅游中適時有意地讓少兒學習古詩詞、積累古詩詞,也是一種好辦法。
古詩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是中華文化的精華。幾乎所有名山大川,古剎古城都留下了詩人詞人或名士的墨寶鐫刻,而許多地方就是因為文人騷客的詩作而成為名勝古跡,蜚聲古今的。
全家人出門旅游,游覽名勝古跡,在旅游過程中有意識地積極參與文化活動,對提高全家人的文化素養,幫助孩子積累古詩詞都是大有裨益的。如旅游到了鎮江芙蓉樓,可以給孩子講述詩人王昌齡送辛漸的故事,吟誦《芙蓉樓送辛漸》,置身詩人名篇誕生之地,可以觀察此地地形地貌,想象穿越時空隧道,目睹送別情景,體味詩人心緒情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思想認識,陶冶道德情操,培養審美情趣。登臨因范仲淹《岳陽樓記》而名動天下的湖南岳陽樓,吟詠記誦范仲淹的名句和杜甫的《登岳陽樓》,培育孩子家國情懷、偉大抱負和社會責任擔當意識;如果家長文化素養高,光岳陽樓竇垿的一副長聯,細講給孩子聽,都夠孩子美美“喝一壺”文化瓊漿了;等去江西廬山觀看國際詩詞楹聯擂臺賽,觀看廬山瀑布時吟誦李白《望廬山瀑布》,除了感受祖國河山的雄奇壯美外,孩子一定會被詩人大膽奇妙的想象所折服……
經常熏陶,形成文旅游的習慣,對發展孩子的觀察、記憶、思考、聯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都大有裨益,對記憶理解古詩詞更會有意想不到的妙處。
三、觀看節目積累
現今,我國大力弘揚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活動形式越來越豐富,涌現出一些火熱的網絡綜藝節目和文化賞析類節目。如《中國詩詞大會》《中華好詩詞》《江南文脈》《詩書畫》、康震每日一講《唐宋詩詞的風骨氣韻》等。孩子們喜歡看電視節目,但上學后身陷繁重的作業之中,時間緊張有限,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并幫孩子精選推薦這些節目。尤其是《江南文脈》,每集只有s分鐘,精彩解讀一首江南古典詩,孩子每天飯后看一集,既不會占用作業時間,同時又調劑了生活,幫助孩子理解記憶古詩詞,輕松完成古詩詞積累。
家長可以指導孩子假期合理安排時間,有計劃地選推一些助力學習又能提升文化素養的節目或欄目讓孩子收看,或者一家人一齊觀看,既提升了整個家庭的文化素養,也使孩子在娛樂放松中學習積累了古詩詞,從古人的智慧和情懷中汲取營養,涵養心靈,又不會耽于娛樂,影響學習。這樣經過長期滲透、熏陶、感染、積累、感悟,自然形成熱愛學習古詩詞的好習慣,孩子語文素養和精神世界必將得到整體提高。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