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學華
摘要:運動是生命之源,適度的體育活動不僅可以強健體魄,同時會讓學生充滿活力和動力,有助于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疑慮。就如何提升體育教學質量為研究的出發點,努力為學生營造趣味性、學習性和有效性為一體的初中體育教學,增強學生的體能,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
關鍵詞:體育活動;教學質量;有限措施
朱德曾經說過:“要努力發展體育事業,把我們國民鍛煉成為身體健康、精神愉快的人”。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社會和學校應該轉變傳統觀念,緊跟素質教育的腳步,意識到體育教學在整個初中教學環節的重要性,大力發展體育事業,為國家的建設培養身體健康、有活力的青少年。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多多帶領學生開展充滿活力、積極向上的體育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體育鍛煉的重要性,提高對體育課堂的認知。
一、營造良好師生關系,提升課堂有效性
師生關系的好壞很大程度影響著課堂教學的質量,教師和學生之間和諧融洽的關系,可以給課堂帶來無窮無盡的活力,讓學生可以享受教學帶來的樂趣,是高質量教學的基礎和保證。在傳統的觀念中,通常將教師定位為課堂上的“領導者”,該思想的存在很容易使師生之間的關系發生失衡,造成不平等的課堂關系,導致學生被迫地接受知識,使學生喪失主動學習的動力。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拋棄枯燥的理論講解,放下身段走到學生中間,和學生之間建立起亦師亦友的良性師生關系,為體育課堂注入新鮮活力。
比如,在講解足球腳內側傳接球的技巧時,為了能和學生有良好的溝通活動,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以身作則,準確地將腳內側接球動作的正確性、傳球的方向和力量詳細講解給學生。同時教師也要注意避免產生枯燥的教學氛圍,在教師積極的影響下,學生也會很快進入學習狀態,并積極配合教師上課。然后,教師可以設置一些小游戲,如“搶球”小游戲,以十個學生為一組,圍成一圈做搶球小游戲,中間為一個搶球的隊員,讓學生在游戲中熟悉腳內側傳接球的技。最后,教師要帶領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內容進行回顧,帶領學生做放松練習,并布置課后作業。
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友好的互動交流都會給課堂注入新活力,對于教師和學生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無論在基礎的理論教學課堂上還是體育教學過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作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教師應該轉變傳統的觀念,和學生保持良好的互動交流,建立平等信任的師生關系。
二、增添課程趣味性,提高課程有效性
體育更多的時候是在戶外進行的一門課程,學生在脫離教室的束縛之后通常會非常的興奮,這種時候學生往往會忽視體育課程的真正目的,只是將體育課視為不受教師管束的一門“玩”的課程,這就已經偏離了體育課程存在的初衷。因此在體育課上,教師要為學生創設趣味性和學習性并存的課堂形式,讓學生真正意識到體育課程的重要性,使學生愛上體育,愛上鍛煉。
比如,在組織學生進行短跑訓練的過程中,在課程開始時,教師可以通過一系列的游戲循序漸進地導入,通過游戲喚醒學生的運動細胞,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可以設置“撕名牌”的游戲,根據學生的運動能力將其分成兩組,每次分別扮演“追逐者”和“躲藏者”的角色,并以十分鐘為時間限制,在十分鐘以內“追逐者”要奮力抓到“躲藏者”并成功將其背后的名牌撕下,十分鐘后兩組互換身份,以與上述一樣的規則進行游戲。在這種游戲導入的教學形式下,不僅能讓學生的運動細胞充分地調動起來,還增添了課堂趣味性,活躍了課堂氛圍。
將游戲融入體育活動中,是提升課堂趣味性最有效的方法,游戲的融入不僅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課程參與度,而且可以增加教師和學生之間良好的互動,進而加深師生之間的感情,對提升體育課堂的有效性大有裨益。
三、轉變傳統觀念,正確認識體育和體育課
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社會通常將升學率作為衡量一所學校是否優秀的標準,學校一味地看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忽略了體育教學的重要性,更有甚者會出現完全剝奪體育課的現象,學生的課外鍛煉時間不斷被擠壓,中學階段學生的柔弱體質越來越嚴重,長此以往這種后果是很難想象的,嚴重違背了新課程改革的初衷。因此,社會和學校要拋棄“成績為王”的教學觀念,重視體育課程存在的價值。
比如,在講授“足球球性教學”這節課時,為了能讓學生正確認識體育,首先,教師要明確課堂秩序,糾正學生對待體育課的不認真態度。比如,每位學生要按時上課,不能無故遲到早退,上課時要關閉手機,出于安全考慮要求學生上課時要著裝運動褲和運動鞋,同時教師也應該以身作則,起到榜樣示范作用。然后,教師要建立考核制度,根據學生對各種足球技巧的完成情況給定合適的分數,讓學生對足球理論和足球技巧融會貫通。最后,教師可以組織一場足球比賽,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給學生分配不同的角色,讓學生在實戰中充分體驗足球運動帶來的快樂。
總而言之,體育是初中課堂中不可缺少的一門課程,家長和學校要拋棄“重智育、輕體育”的觀念,正確認識體育和體育課。并且蔡元培先生也曾經提出“健全人格,首在體育”,足以可見體育的重要性,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加強體育教學,并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不能因為其中的某一項而放棄其他。
參考文獻:
[1]鐘秉樞.從封閉到開放:對中國體育與世界體育互動的思考[J].體育科學,2018,38(7):19-20.
[2]沈育章.傳統中學體育教學與新課標下中學體育教學的比較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35).
[3]劉軍.基于學科核心素養下對中小學體育教學的探析[J].運動,2018(10):97-102.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