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要求下,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成為教學的重要目標。對于高中生來說,核心素養不僅包括學科素養,還包括文化素養、藝術素養等。能夠培養學生藝術素養等能力的學科,以藝術類課程為代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在高中課程教學中的地位越發顯著。在《普通高中音樂課程標準(2017年版)》指導下,高中音樂教師需要不斷進行音樂鑒賞課的創新,以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為主要教學目標,不斷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藝術修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音樂;鑒賞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7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44-0068-02
引言
核心素養是指培養學生滿足社會發展需要的能力與品格,所以,針對不同的學科所要培養的核心素養內容有所差異。學科素養是指讓學生通過學科學習能夠產生與學科發展相適應的能力與素質。自高中音樂課程標準改革以來,教師要在高中音樂鑒賞教學時以培養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與審美能力為教學目標。對于高中教師來說,采取怎樣的教學策略才能讓學生在音樂鑒賞教學中既獲得專業的學科知識又能養成音樂核心素養,是教師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思考的問題。
一、明確音樂鑒賞課程教學目標
為了保證課程順利開展,最重要的前提就是教師要在課程開始前明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這是后期開展教學活動的基本條件。只有保證教學目標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才能提升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為了滿足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要求,教師在設置教學目標時一定要考慮學生生活實際,保證目標與學生生活有所聯系,避免目標過于假、大、空,難以實現。學生實現起來也比較容易??茖W的教學需要實現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師要根據三維目標詳細規劃教學任務與教學活動。教學目標要科學、合理,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中充分展示核心素養,深刻領會音樂作品的內涵。只有保證教學目標的科學性、合理性,才能讓教學有序進行,真正提升教學質量和水平。
人音版音樂鑒賞第四單元的主題是“國之瑰寶——京劇”,本單元的主要內容包括對京劇大師梅蘭芳的學習。設計教案時,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本章教學目標包括:知識與技能方面,通過讓學生聆聽《看大王在帳中和衣睡穩》和《海島冰輪初轉騰》,感受梅蘭芳大師崇高的人格魅力與精湛的表演藝術風采,讓學生體會南梆子和四平調兩種唱腔音樂在表現人物情緒與塑造人物形象中的不同風格及特點;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掌握京劇發展歷史,感受中國國粹——京劇藝術的博大精深,認識和了解京劇大師梅蘭芳,以及他為中國戲曲事業做出的巨大貢獻,從而對梅蘭芳大師產生欽佩之情。明確基本教學目標后,教師要分析教學中的重難點,并設計相關環節攻克重難點。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每個教學環節都有自己應有的價值。
二、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方式的創新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已經成為各學科必不可少的教學任務之一。高中教師教學過程中不斷進行教學方式的探索與創新,成為實現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策略之一。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高中階段往往忽略音樂鑒賞教學,過分看重語、數、外等學科教學,使得學生覺得學習比較無趣。所以,教師進行高中音樂鑒賞教學時,要拋棄并改變落后的、守舊的教學理念與教學形式,不斷增強個人教學能力,努力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新型教學工具開始投入教學。多媒體作為具有代表性的新型教學工具,憑借其自身能創造生動畫面、動聽聲音等優勢,受到很多教師與學生的喜愛。
例如,進行“非洲歌舞音樂”教學時,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多媒體的作用,為學生營造有趣的教學氛圍。開始教學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向學生播放《男孩之舞》,并在大屏幕上展示課本中的圖片,讓學生在聆聽音樂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感受非洲音樂與其他音樂的不同。然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各種非洲鼓的圖片,引導學生通過拍手體驗音樂中的基本節奏。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夠通過多媒體直觀感受非洲音樂的特殊性,通過聽覺、視覺等不同感官,直接感受非洲音樂與其他音樂的差異[1]。
三、將教學與生活相結合,提高學生的社會認知
音樂是一門與生活有緊密聯系的學科,生活中處處可以聽到音樂。音樂形式豐富。具有審美價值的音樂,常常會和其他學科或者藝術形式相結合。比如,在歷史、文學還有繪畫中,都能看到音樂的影子;詞曲作者也常常將生活作為自己的創作靈感,滿足藝術來源于生活的需求。要提高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就要讓學生從生活的各個角度發現音樂、感受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利用生活與音樂之間的聯系,讓學生能夠自行探索音樂特點,發現音樂與其他藝術類學科的差異。
“腔調情韻——多彩的民歌”中涉及對《上去高山望平川》的曲目鑒賞。在進行該音樂曲目鑒賞教學時,除了向學生播放音樂外,教師還應向學生展示曲目中描繪的真實生活情境,讓學生感受到青海的風土人情。學生能夠通過畫面與音樂的結合體會到青海民歌的魅力。例如,教學《絲竹相和》時,教師除了讓學生聆聽代表性的絲竹音樂外,還可以向學生展示具有江南意蘊的攝影作品,通過圖片感受到音樂所展現的優雅、溫柔的江南風光。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向學生展示音樂作品中描繪的各種生活場景與事物,讓學生通過真實的畫面感到音樂所蘊含的情感,從而拉近學生與生活之間的距離。
四、充分發揮學生想象力,鼓勵學生自我創造
在音樂鑒賞教學過程中,努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為了讓學生在生活中能夠積極應用自己所學知識。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要掌握的音樂實踐能力包括創造能力與想象能力,核心是讓學生學會表達個人情感[2]。教師進行不同情感類型曲目鑒賞教學時,要適當向學生講解曲目編寫的背景,讓學生在欣賞曲目的過程中自行想象曲目描寫的場景,通過聯想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進行音樂鑒賞教學時,教師要提升學生對此種類型音樂的興趣,必要時可以讓學生進行音樂創作或者模仿,讓學生體會創作音樂的趣味性。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創造音樂描寫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進行音樂理解。
例如,教學“獨特的民族風”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行搜索關于少數民族的代表歌曲,鼓勵學生以哼唱的形式進行回答,這樣可以讓學生對接下來的教學充滿興趣。然后,進行教材曲目《遼闊的草原》鑒賞,讓學生閉上眼睛聆聽音樂,讓學生想象音樂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場景,要求學生用語言進行表述。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能夠逐漸了解蒙古族音樂具有的豪邁、氣勢恢宏等特點。通過想象音樂描述的畫面,學生能夠感受到作曲者心中對草原的熱愛之情。
結語
教學理念改革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增加學生學科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文化素養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提升教學質量和水平,如制訂明確的教學目標規劃,使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將教學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通過這些教學手段,能夠提升學生對音樂鑒賞的興趣,讓學生學習時充滿積極性,在學習過程中感受音樂這門藝術形式的情感表達,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與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向嬌.關于高中音樂鑒賞教學的若干思考[J].黃河之聲,2018(21):115.
張傳清.提高高中生音樂鑒賞能力的方法探索[J].北方音樂,2019(03):207+214.
作者簡介:楊雪(1991.12—),女,江蘇淮安人,本科學歷,中學二級教師,從事高中音樂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