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以旭 何旭
【摘要】關鍵能力是一種可以適應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的能力,是主導學生人生道路的主要因素。但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對學生關鍵能力的培養還存在很多的問題,需要針對目前的這種狀況進行不斷的研究,建立一套成熟的可操作性強的人才培養體系,不斷地改進和優化高職院校的教學方針,力求培養出社會適應能力較強的綜合型人才。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生;關鍵能力;影響因素;培養策略
關鍵能力是一種跨專業、萬能的、不受任何因素影響的綜合性能力,它的提出并實施,可以改變我國高職院校學生專業技能嫻熟但適應能力較差的狀態。因此,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終極目標是培養在關鍵能力引導下的技術應用型人才,尤其應該重視對學生關鍵能力的培養,使學生以后能適應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輕松地處理工作中出現的棘手問題,進而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給自己一個準確的定位。
一、關鍵能力的內涵
關鍵能力是人的職業生涯中除了崗位專業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適用于各種職業,能適應崗位的不斷變換,是伴隨人終身的可持續發展能力?!瓣P鍵能力”的概念是德國勞動力市場和職業研究專家梅騰斯先生在1974年首次提出的,他認為在職業教育中不應該只注重學生一技之長的培訓,還應該注重關鍵能力的培養,以改變職業教育和工作實踐不能很好吻合的狀態。關鍵能力是一種普遍的、跨專業、萬能的不受時間地點影響的能力。高職院校的學生獲得關鍵能力來應對以后社會中復雜的工作環境和棘手的工作問題[1]。
在高職院校中,教師也應該加強自身關鍵能力的培養,創新教學方式,更好地為提高學生的關鍵能力而努力,讓學生以后更好地適應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人生夢想。
二、高職院校學生關鍵能力培養的必要性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指出:“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適應社會需要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根本標準。”高職院校學生的全面發展應該引起重視,只有學生全面發展了,他們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這也是關鍵能力培養的具體表現,需要在教育中加以重視。
自“關鍵能力”教育理念從國外傳過來之后,高職院校都打起了十分的精神來注重學生關鍵能力的培養。學校需要在各個方面的教育中融入關鍵能力培養的理念,大到專業知識的講授、實踐能力的培養,小到管理服務的內容,都要以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為出發點,將每一次學習和行動都當成培養學生關鍵能力的陣地,積極引導學生,遵從學生的內心,將學生的綜合適應能力提升作為重點。目前,這是每個高職院校都應該充分重視的問題。
三、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學生關鍵能力的培養現狀
(一)外國關于關鍵能力培養狀況的分析
國外對于學生關鍵能力的培養早就很重視了,梅騰斯的“關鍵能力”理念提出之后,德國的職業教學培訓領域就將學生關鍵能力的培養放在了首位,主要是通過社會實踐來加強學生關鍵能力的延伸培養。于是德國逐漸形成了以培養關鍵能力為核心的職業教學培訓。
國外主要從政府層面來對學生進行關鍵能力的培訓。政府針對職業教育學校的課程進行了全面的改革;在職業教育學校日常的學習中加強對基礎知識的鞏固和學習,因為關鍵能力的形成主要是依靠對基礎知識的學習;在職業教育所有的學習中,將關鍵能力的培養放在首位;開設了專門培育關鍵能力的專門機構。以上策略都是國外針對提升學生關鍵能力所做出的努力,國外的學生關鍵能力養成策略已經算是比較成熟的了。
(二)影響我國高職院校學生關鍵能力的因素
自學生關鍵能力的培養理念在國外成熟之后,我國的高職院校也認識到關鍵能力的培養對學生選擇人生道路的重要意義,開始紛紛效仿國外的做法,將先進的理念引入國內,旨在利用國外先進的理念順利地完成對學生關鍵能力的培養目標。雖然理念和政策引進來了,但在實際的落實當中,很多措施都變成了口號,流于形式,沒有實際的行動。另外,學生關鍵能力的培養要理論結合實踐來完成,以實踐能力為主,高職院校只是注重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傳授,沒有給學生提供實訓場地,導致學生關鍵能力的專業教學、實習實訓的效果不理想。研究發現,我國只是引入了國外先進的理念,實際的教學內容還需自己開發,目前在關鍵能力培養的實際教學中,沒有將關鍵能力很好地轉化為實際的教學內容,沒有抓住關鍵能力培養的關鍵[2]。
對比國內外對關鍵能力培養的現狀發現,我國高職院校在關鍵能力的培養上還是不得要領,沒有抓住關鍵點。高職院校在以后的發展中,一定要腳踏實地做好學生關鍵能力的培養工作,將國外的先進理念轉化為適合我國國情的培養策略,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
四、高職院校學生關鍵能力的培養策略的研究
高職院校的教師面臨眾多的學生,學生的素質參差不齊,表現出來的行為也是五花八門。優秀的學生在各方面表現得都很得體,比如成績優秀,有涵養,有禮貌,語言表達能力很強,處理問題得心應手等等。但這部分學生占很小的比例,大多數的學生還是資質平庸,在大眾面前講話怯場,表達思路不清晰,見人缺乏禮貌,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足,這些都是關鍵能力不足的表現。關鍵能力是可以后天培養的,高職院校目前非常注重學生關鍵能力的培養,使得學生以后步入社會少走彎路,能將工作處理得得心應手。
(一)應用實踐教學法,實施以實踐為主的培養策略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增加實踐課程的比重,減少理論知識的灌輸。例如:通過開展培訓講座的形式來引導學生,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教師也可以通過和學生的交流來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為學生解答學習中遇到的困惑,讓學生得到實質性的成長;學生還可通過公共選修課和網課的形式進行學習。網課的學習具有靈活性和自主性的特點,不受時間和地點的約束,學生在課余時間可以豐富自己的業余生活,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這些都是關鍵能力培養的關鍵。
(二)運用政府部門的干預法,發揮相關教育部門的監督指導作用
在對學生進行關鍵能力的培養時,要加強政府部門的干預,相關教育部門出臺詳細的指導方針,高職院校根據指導方針來設計教學內容,再由教育部門進行反復的審核和最終確定。對教學內容要不斷修改以適應學生的學習,制定最優的教學內容來幫助學生提升關鍵能力。教育部門還應該定期進入到高職院校檢查,發揮監督和督促作用,使學校在對學生關鍵能力的培養上不敢懈怠。
(三)采用調查分析法,對實習單位的學生進行研究
關鍵能力的培養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工作,需要貫穿學生整個學習過程。在高職院校的學習中,將專業技能知識的學習中融入關鍵能力的學習,在平時的實踐教學活動中融入關鍵能力的學習。學校要充分重視教師關鍵能力的培養,教師的能力提升對于學生而言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能夠起到一定的榜樣和示范作用。高職院校應該注重實踐活動的開展,定期安排學生去中小學進行教育見習和支教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地投入到學校的社團活動中去。不管是校社團還是系社團,學生在社團活動中能激發起自身的積極主動性,綜合素質和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和鍛煉。待學生進入企業實習之后,采取調研法和訪談法對每次參與實習的學生進行關鍵能力的測試和實習結果的研究,得出一套適合學生發展的關鍵能力培養體系。
(四)提升教師主人翁意識,把對學生的每一次管理都當成服務
高職院校的后勤管理部門接觸學生的機會很少,一般都是實行對學生的管理職能,所以在平時的管理中,應將每一次的管理都當成服務,重視服務的細節,每一次高質量、高水平的管理和服務都會成為學生學習和模仿的示范,以榜樣的力量來提升學生的關鍵能力,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還可以調研學生的喜好和意見,及時改進管理的思路和方針,將服務學生、管理學生的宗旨放在首位,引導學生成為更好的自己。
(五)運用成果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對本校的學生進行對比分析
在針對學生關鍵能力培養方案的確定方面,可以將學生分組,一組學生采取以上的各種方法來全方位提升關鍵能力,另一組學生不采取措施。經過一段時間之后,兩組學生之間的差距很明顯。將小組內關鍵能力提升空間比較大的學生作為典型案例進行分析研究,最終制定出一套適合學生發展的關鍵能力培養體系。
總之,培養學生關鍵能力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過程,教育過程和形式無處不在,可以加強政府部門的干預,首先對學校進行方針政策的指導,起到監督和指導的作用;學校在教學中采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以實踐教學為主,在管理和學習的過程中注重關鍵能力的培養,將管理當成服務,給學生起到榜樣的作用,多管齊下,最終實現提升學生關鍵能力的教育目標。
五、結束語
關鍵能力的培養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自“關鍵能力”教育理念傳入我國以來,高職院校在對學生關鍵能力的培養工作上一直都在努力,力求摸索出一套適合本國國情的詳細精準的教育對策,旨在將學生培養成綜合能力強、情商高、能適應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的綜合型人才。關鍵能力的培養已經成為一種社會發展的趨勢,它對于學生身心的發展和能力的提升都是大有裨益的,應引起相關教育部門重視,并監督指導高職院校關鍵能力培養工作的具體實施,為社會培養出更加優秀的、綜合素質高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李海.影響高職院校學生關鍵能力的因素和培養策略[J].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2):73-76.
[2]梁慧.淺談高職院校語境教學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8(48):27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