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對小學生日后的學習生活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所以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教育的過程中,必須以小學生為主體,注重培養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使其數學核心素養得到一定的發展。本文重點論述了數學核心素養的概念與特征,以及小學高年級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小學高年級;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研究
一、 數學核心素養的概念與特征
(一) 數學核心素養的概念
所謂的數學核心素養就是通過數學思維模式對生活中的所遇到的問題進行一定的剖析與解決的素養。這種素養主要包括對數學的思維模式、數學意識、數學人文以及數學興趣等方面。數學這門學科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運用邏輯性思維與抽象性思維,通過一定的分析與思考,將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加的具象化,從而在逐漸推理的過程中,將其轉變成一套可以廣泛應用的理論方法。
數學核心素養這個詞語看起來非常的抽象,但是其與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難以分割。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進行買賣的過程中都會用到數學核心素養。所以對高年級的小學生進行數學核心素養的培育是極為重要的。
(二) 數學核心素養的特征
數學核心素養能讓小學生綜合全面的發展,所以結合對數學核心素養的深入分析,總結出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幾點:
1. 綜合性。數學中的知識、能力與思想等綜合內容是數學核心素養的綜合性體現,數學核心素養必須以數學知識和數學能力為基礎進行實現,數學知識與能力是數學核心素養的表現。數學核心素養就是運用這些基礎的知識與能力進行問題的有效解決,在這一階段中逐漸形成數學核心的素養。
2. 學科性。數學核心素養具有一定的學科性,而這種學科性和數學思維與內容息息相關,所以說數學核心素養與各式各樣的知識內容相關,其具有一定的學科性。
3. 關鍵性。數學核心素養是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逐漸養成的品質,學生在學習數學時,需要運用所學的基礎知識與基本的技能、方法等來提升數學核心素養。數學核心素養具有一定的關鍵性,所以說,并不是所有數學的學習方法與技能都可以成為數學核心素養。
4. 階段性。數學核心素養對學生人生中都有很大的幫助,其是學生數學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學生在數學學習的不同階段,數學核心素養也表現出不同的水準,在抽象思維、邏輯思維能力等方面,不同階段學生也有不同的思維模式。所以數學核心素養具有一定的階段性,不同的核心素養之間各自的特征也有所不同。
二、 小學高年級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
(一) 注重培養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以往“填鴨式”的教學模式現如今早已不適用當前的教育環境,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實施,教師的教學模式已經潛移默化地發生了改變。在教師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必須以學生為主體,而教師只是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新課標要求教師應當將所教的學科與實際的生活緊密地結合,從而讓學生在生活中培養出一定的探索思維。通過這樣的教學改革,來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并且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
從教師的角度來講,需要引導學生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從而有效提升小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樂趣,讓小學生將抽象的數學思維更加的具象化,從而加深學生的印象,讓學生通過實際應用來體會數學知識的重要性。例如,在負數的學習過程中,要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負數的概念,教師可以通過溫度的表示來讓學生對負數進行思考,表示零下五度時,可以用-5℃來表示。
在《圓》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一些圓形的物品讓學生近距離的觀察,并通過生活中對圓的合理運用,來加深學生對圓的知識的運用。所以教師必須通過目所能及的事物,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教學,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教師還應該進行情景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樂趣與求知欲望,從而開發小學生活躍的思維,讓他們能夠更好地融入數學學習的過程當中。
(二) 關注小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
隨著教育體系的不斷改革,如今的教育體制已經發生了極大的轉變,以往對學生知識的灌輸,現如今已經變成了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有效培養,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享受學習的樂趣,體會自己對知識的收獲,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變被動為主動,逐漸養成自主學習的意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開發學生的智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養成自主探索問題的能力,并且可以與同學一起進行合作交流。而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只是起到一個引導與輔助的作用,讓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里自由地發揮。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課程《多邊形的面積》的學習中,從知識本身出發的學習過程對小學生而言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師在課堂導入時,可以從生活的角度出發,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多邊形的實物,再進一步引入到課堂內容的教學中。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問題串的方式,以問題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提高其數學課程學習的體驗感。
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必須讓學生對數學的學習有一定的參與感,讓其更加真切的體會、理解與掌握數學,讓學生通過課堂的互相交流與討論來達到共同進步,而且教師必須對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進行一定的培養,讓學生在實際操作的過程當中,逐漸明白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讓學生遇到問題能夠自主地解決。并且教師一定要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并且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自主的解決,從而讓學生的思維更加的生動靈活。
(三) 讓學生學會數學思考,注重培養數學意識
高年級的小學生在遇到數學問題的過程中,應當培養其數學方面的思維模式,探討這些問題與所學知識的聯系,從而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對問題進行一定的解答,想要達到這一點就必須培養出學生很強的數學意識。在剛開始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時,應當用一些簡單的數學知識來思考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并且讓學生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進行一定的歸納總結,讓學生通過不同的渠道來收集相關的數據資料進行分析,從而對自己所得出的結論給出合理的解答。這樣在不斷的實踐與學習當中,學生才會形成更強的數學意識。例如,在學習數學課程《折線統計圖》時,教師就可以從生活實際出發,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所用到的折線統計圖,從而讓學生意識到其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主動的對其進行學習和應用。
三、 結語
總而言之,教師在對高年級的小學生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必須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相結合進行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學生探索未知領域,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樂趣,逐漸地培養出學生的數學意識,讓學生擁有自主解答問題的能力。
作者簡介:
徐小青,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城關第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