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信息技術有效課堂當中運用項目教學法,不但能夠培養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學習主動性,還能夠培養學生的主人翁精神,自己作課堂的主人。文中對于當前國內初中信息技術有效課堂教學的現狀進行了簡要地論述,并以項目教學法為核心來針對其間存在的問題給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議。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策略
一、 引言
相比較于其他初中科目,初中的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更加重視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而且信息技術課具有一定的交叉性,不但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還必須要求學生能夠將所掌握的理論知識進行實踐。但是由于我國長期處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學習,使得原本有趣、生動的信息技術課堂變得沉悶、無趣。那么要怎么樣才能夠有效地提高當前初中信息技術課堂的質量就成為當前部分一線教育人員亟待解決的難題。
二、 項目教學法的優勢
(一) 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當中引入項目教學法,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還能夠讓學生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項目教學法能夠將現有的教學環境進行調整與優化,將過去單一化的教學模式向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向發展,教師也從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唯一知識傳授者變成為學生思維的引導者。學生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不但可以提高自己的好奇心與探知欲望,并實現互相合作、互換角度地思考問題。通過項目教學法既能夠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與交際能力,可謂是一舉多得。
(二) 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當中引入項目教學,還能夠吸引學生進入到項目之中。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和老師共同討論制定項目主題,學生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會逐漸培養出自己的主人翁意識。項目教學法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課堂中的運用并沒有特定的要求或者條件,而且還可以在有限的空間以及短時間內進行,并不會對教學任務造成干擾與影響。只需要在課堂中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引導,并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并不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與時間就能夠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果,對于師生情感的交流與培養也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學生長時間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習,這對于提高自身的學習水平,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 項目教學法在初中信息技術課堂上的運用策略
(一) 籌劃項目
教師在進行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時候必須要將項目設計以及籌劃工作做好,而且還要將初中生的個性以及特點納入考慮范圍當中,如果設計的內容難度過高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熱情。無論是過難或者過易的學習項目都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一個有效、合理的學習項目是教師能夠輕松駕馭,學生又愿意參加的。比如說在講解山西經濟出版社出版的《綜合實踐活動信息技術》初中版第一冊的“項目五——印象家鄉”這一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學校舉辦“最美故鄉”征文比賽這個機會為學生制定嚴格的學習項目,并將這個項目分成四個部分:(1)了解家鄉,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并確立所要展示的內容;(2)印象拾趣。將收集到的素材進行加工分類;(3)風采集錦。利用多媒體軟件制作成演示文稿;(4)秀我家鄉。以小組為單位來講述文稿中的內容。為了能夠順利完成這個項目,教師必須要以該項目作為中心,配合學生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教師負責制作相關的教案以及所需要的課件;學生負責收集相關的材料并在教師的引導下,將項目計劃寫出(比如包括說家鄉的旅游、美食以及歷史文化等方面)。
(二) 項目實施
在整個項目施行之前,教師可以先把班級中的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并把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知識結構進行全面地了解,這樣才能夠對學生起到搭配與補充的作用。教師先把班級中的40個學生分成5個小組每組8個同學,再按照項目的內容讓學生自由組合,教師根據情況做微調(根據學生不同的興趣愛好進行分組)。此外組長統籌下組員分別負責子項目,也就是二級組長。每一個小組都由小組成員公平選出一位小組長來負責對所有小組成員紀律的管理,而且組長統籌下組員分別負責子項目,也就是二級組長負責小組成員的組織等相關事宜,這樣可以讓每個任務每個學生都能參與進去,杜絕只掌握自己承擔的部分內容。
(三) 項目評估
在項目評估方面,并非是要在一節或者兩節課就必須要完成一個項目,而是按照教材中設計的內容設定項目的課時量。因此教師必須要對整體課時進行合理地規劃。同學們在經過信息技術課的學習之后,不但能夠熟練地操作ppt演示文稿的軟件設計,還能夠培養學生愛國愛家的情懷。學生完成項目任務后,教師還應當要求每一個小組的所有成員都要做好評估以及反思。評估的內容包括了學生的自我評估,還有教師對于學生實際的表現能力進行客觀的項目評估,也可以讓學生通過微信、qq跟老師交流內容,次數都可以記錄到過程性評價中,給學生增加經驗值,另外,終結性評價的作品及作品的推廣和認可度都要納入評價范圍。隨著學生發言次數的變化,整個課堂的氛圍也變得越來越好。學生踴躍舉手發言,教師也能夠透過孩子們帶著興奮、激動的目光體驗到他們的快樂。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成果進行了相應的總結與反思,這一過程也讓許多學生意識到自身的缺陷之處以及實際操作能力的不足,并且紛紛表示自己在今后的學習過程當中要提高實踐能力。最后教師再把學生當中的一些優秀作品貼在黑板或者宣傳欄處進行公開展示,不但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還能夠鼓勵其他同學也認真學習,既強化了學生之間的團隊凝聚力,又可以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加入學習活動當中。
四、 結語
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與發展,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所肩負的責任也越來越大。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證明,在初中信息技術有效課堂當中引入項目教學法不但成功地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與學習興趣。項目教學法擁有實踐性強、發展空間廣、綜合性與選擇性強等優勢,而且還能夠將初中信息技術的魅力全面地展示出來。初中教學質量的優劣對于學生今后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也加強自我價值的提高,深入探索初中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策略,只有這樣才能夠培養出更多的人才,為初中教育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顧蓉蓉,段靜波,胡必波.中學信息技術教師對項目教學法的認同感研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6(12):124-137.
[2]慈旭生,李興保.打造初中信息技術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5(03):155-168.
[3]周海燕,嚴圣華.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5(16):114-121.
作者簡介:
朱虹,山西省侯馬市,山西省侯馬市平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