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迎合教育部下發的研學旅行教育要求,學習與感受我國文化魅力。本文利用調查問卷與實例訪談的方式,展開對研學旅行活動主題、形式、過程、機制的總結與評價。分析其中的特色與問題,提出相應的改善建議。
關鍵詞:研學旅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
2014年由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綱要指出,地方政府可以利用小學春假、秋假時間開展研學旅行。利用這一過程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自主合作意識。這對促進學生形成健全人格、個性化素質而言具有突出的現實意義。
一、 研學活動調查
(一) 目的
為掌握研學活動教育意義,本次活動調查了某小學研學活動情況。希望從其過程、內容找出研學活動對學生成長的影響,以便提出更為合理的改進建議,提高研學活動教育有效性。
(二) 內容
內容包括研學活動主題、活動形式、課程實施過程、活動評價機制。
(三) 過程
明確調查內容與調查對象,并根據想要了解的內容只做了調查問卷。通過調查問卷與教師訪談得知研學活動方式與流程。問卷為單項選擇題與多項選擇題兩種形式,調查中嚴格按照教育部頒發的研學活動指導綱要為依據,用匿名調查方式調查學生對研學活動的認知與理解,澄清了本次調查不與評價、考核掛鉤。問卷共計發放100份,回收有效問卷72份。訪談教師3人,平均時長25分鐘,全部為有效訪談。
(四) 結果分析
學生問卷為主要研究對象,教師訪談內容為補充資料。
本次調查對象研學主題為長城文化,該學校通過實地訪查方式感受了長城文化魅力。該活動內容包括了解長城現狀、長城保護方式、長城建筑類型、長城建筑故事、長城別稱與所在地。調查問卷顯示,學生對于該活動的理解與認知狀況數據分別為23%、15%、24%、18%、20%。在訪問調查中得知,本次活動主題是由師生一起決定的,當然受限于小學生生活經驗與知識水平有限,所以更多的是在教師引導下完成的。
活動形式為實地考察。其中82%的學生參與了討論、75%的學生參與了體驗、100%的學生參與了講座聽課、100%的學生參與了寫作指導。
成果展示中以模型制作、演講、繪畫、詩朗誦展示自己對長城文化理解的學生分別為45%、61%、96%、37%。結果得知學生在研學活動中,大多提高了對長城文化的理解,加深了對民族文化的感情。可見研學活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愛國意識。
課程評價體系中共計采用了兩種方式包括師評與生評。師評內容涵蓋教師對學生學習積極性、態度、知識掌握狀況等內容。生評則是學生對活動的反思與理解水平,生評以寫作和小組討論方式完成。
二、 研學活動特色
(一) 以生為本
通過調查得知,雖然本次活動的引導者為教師,活動的大致方向是由教師決定的。不過具體選擇對象仍舊為學生,是學生決定的研學主題。因此可以看出研學活動充分體現了以生為本原則,其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題。因此學生的活動參與熱情得到了充分的保障。活動主題確認過程中,教師采用了文獻檢索、頭腦風暴等方式激發了學生發散性思維,要求學生站在多元化角度確定文化主題。隨后學生利用專家采訪、現場勘查、資料搜集活動檢索了資料。教師利用照片、影片記錄方式記錄了學生的學習過程。
(二) 強調地方文化教育
本次活動實踐地址為天下第一關山海關老龍頭,學生在學習中通過實踐的方式探索了長城文化。此外學校還邀請了一些對長城文化有研究經驗的學者和專家蒞臨學校講座,進一步豐富了學生對長城文化的理解程度。隨后學校組織學生自行設計演講稿、導游詞、解說詞,在教師的帶領下前往現場為游客講解文化知識。該過程不僅幫助學生掌握了長城文化,同時也鍛煉了學生實踐能力與表達能力。
(三) 學科整合
研學活動注重多學科知識的整合,參與本次活動的教師除了有學生的班主任以外,同時還有品德與社會、英語、數學等學科教師。學生在探索實踐的過程中,不僅掌握了長城文化,同時在其他學科教師的知識點補充下,理解了各個學科、各種文化之間的關系。舉例來說,在研學活動中,數學教師就展開了《比例》知識點的教學,該課程是小學六年級知識。學生在實例對比和學習的過程中,掌握了比例知識,以長城為對象,了解了數學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學校在研學旅行中充分尊重了每一名學生,尋求了學生對學習的想法與建議,滿足了大部分學生的知識獲取要求。
(四) 貼近生活
研學活動是一種探索現實生活、在實踐過程中理解現實生活知識理解的學習過程。因該活動與學生生活十分貼近,因此幾乎所有學生都參與了這項課程。98%的學生認為相較于枯燥的理論知識學習,研學活動更加有趣、更有意義。從對教師的訪談中也得知,學生在活動中普遍用顯著積極的熱情。學生在學習長城文化的同時,也了解了其他學科的知識。
本文通過問卷調查和教師訪談了解了研學旅行的教育特色和教育意義,得知研學旅行可以充分強化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為了提高研學旅行教育意義,教師就必須圍繞學生的實際需求和教學需要,為學生提供具有創新思想的教學活動,充分滿足學生的個性化成長需求,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學科整合能力,利用科學的教評體系指導學生參與更為全面的研學學習。
參考文獻:
[1]滕麗霞,陶友華.研學旅行初探[J].價值工程,2015,34(35):251-253.
[2]丁運超.研學旅行:一門新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J].中國德育,2014(9):12-14.
[3]王潤,張增田.研學旅行:價值取向與問題透視[N].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19(6):90-95.
作者簡介:
馬萬俊,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會寧縣回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