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想要培養學生復雜性思維,其前提就是要認識復雜性事物的特點。復雜性思維能力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需要,也是能夠幫助學生很好地進行歷史學習的需要。本文主要針對如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復雜性思維,以幫助學生獲得有益于終身發展的知識技能。
關鍵詞:初中歷史;復雜性思維;培養策略
20世紀六七十年代,哈肯創立的協同學等理論徹底動搖了之前由機械論、還原論等所決定的世界觀,使人類的思維方式也發生了重大改變。復雜性思維所要求的是我們應當從線性思維到非線性思維、從靜態思維到動態思維。歷史的學習可以算是復雜性事物的一種,理解歷史現象、解決歷史問題都需要具有一定的復雜性思維能力。許多歷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會發現,雖然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歷史知識,但對于一些歷史現象或者歷史問題并不能很好地進行認知和解決,只是單純地對歷史知識進行背誦,不具備一定的思維能力。因此,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歷史教師應當積極地轉換思維方式,引導學生用復雜性思維能力去看待歷史現象和歷史問題,復雜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對歷史教師的專業發展以及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復雜性思維能力是人的一種精神運動,可以說是一個人智力的核心。可以培養學生廣闊靈活的思維能力,對于學生進行歷史學習和提高學生的成績是有非常大的幫助的。培養學生歷史復雜性思維能力能夠讓學生在理解歷史問題時通過多個角度去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自從新課程改革之后,初中歷史考試的內容和方向都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初中學業考試規定,其考試內容應當與學生的生活實踐經驗相聯系,考察學生對歷史知識技能的掌握程度,尤其是在具體情境中運用所學到的知識技能去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因此,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復雜性思維能力,不僅僅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需要,也是滿足學生進行學業考試的需要。以下是初中歷史教學中復雜性思維的培養策略。
一、 更新教師和學生的觀念,是培養復雜性思維能力的重要前提
對于歷史考試,許多學生甚至是老師,都認為歷史實際上就是死記硬背,只要你背好了,那么歷史就會取得高分。在相關教育工作者眼里,只有理科才能培養學生的復雜性思維,像歷史這種學科只是簡單地背背,歷史學習也是不需要動腦筋的,是不可能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再加上歷史考試的難度愈來愈容易化以及一些老師的觀念縱容,使學生更加相信歷史這門學科學不學都一個樣,所以根本就不在意歷史的學習,如果遇到考試,就臨時抱佛腳,應付了事。導致許多學生在歷史課堂中無法集中注意力,使歷史教學失去了它原有的價值。因此,想要扭轉這個局面,最重要的就是要更新教師的觀念,擺脫過去傳統教育觀念帶給教師們的思想上的局限性。教師要知道歷史這門學科并不是一門死記硬背的科目,并不是簡單地背背就能真正地掌握知識。教師應當告訴學生歷史也是一門思維性很強的學科,也有著其他學科無法比擬的優勢。歷史老師可以在學期開始時對學生進行必要的思想教育,讓學生明白歷史課的功能和學習歷史知識的益處;讓學生明白,每一門學科都有其獨特的特點和價值,都能夠幫助學生獲得有益于終身發展的能力。除此之外,在課堂中,歷史教師也應當打破以往傳統授課的模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多提問多討論多分析,培養學生的復雜性思維。
二、 重視對馬列主義基本原理的教學,是培養學生復雜性思維能力的鑰匙
歷史其實是一門內涵豐富、綜合性又極強的一門學科,其復雜性思維的方法具有所學科、綜合性的特色。馬列主義基本原理是進行歷史思維的理論依據。在初中歷史教科書中,也存在著大量的哲學原理,特別是九年級。比如生產與生產力的關系等原理也經常被用在歷史思維的過程中,利用馬列主義基本原理這一把鑰匙去學習歷史,進行復雜性思維的培養,從多個角度分析歷史問題,發現其中的規律,最后得出正確的結論。
比如在評價歷史人物時,教師就可以告訴學生運用全面的原理。因為歷史人物的情況相對來說是比較復雜的,每一個歷史人物所處的時代以及階級屬性是完全不同的,其所參與的社會活動也是不同的,因此對他們的評價也不同,因此,就要以全面的觀點為出發點,引導學生對歷史人物進行評價,培養學生的復雜性思維。
三、 運用歷史比較法,是培養學生復雜性思維的常用手段
所謂歷史比較法,就是指分辨歷史現象的異同關系,從而發現其本質,并探索其規律的一個過程。初中歷史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運用比較的方法去鍛煉學生的復雜性思維,幫助學生從眾多歷史現象中找到共同點,也可以幫助學生在共同的現象當中找到各自的特征,從而提高學生的復雜性思維能力。
四、 充分利用史料和時政熱點,是培養學生復雜性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
在新課改之后,初中歷史教材也從全新的角度增加了大量的史料,并配以一定量的思考題,要求學生利用自己所學過的知識技能去對有關問題進行討論以及論證,這些都是培養學生復雜性思維的重要工具。其次,教師也應當教給學生如何運用復雜性思維去解決歷史問題和分析歷史現象的方法,而不是直接將知識呈現給學生。除此之外,在上課時也應當充分利用多媒體,拓展學生視野,調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復雜性思維。
總而言之,歷史教學的根本就是要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也是整個歷史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把傳授知識和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相結合,采取多種方法去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復雜性思維。
參考文獻:
[1]江海云.淺談中學歷史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7(5).
[2]李瑋.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J].教書育人,2017(4).
作者簡介:
劉海洋,江蘇省宿遷市,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宿遷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