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健偉
摘要:當今的社會發展形式,對人才要求越發嚴格,除了較高的知識技能水平,還要擁有健康的體質和積極進取的態度和觀念。為此,從小鍛煉學生身心健康,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體育教學,肩負起不容推卸的重要責任。而素質拓展訓練是打破傳統教學桎梏的有效手段,能夠準確彌補學生體育運動中的不足,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因此,如何將素質拓展訓練與小學體育教學高效契合,成為目前重點研究課題。
關鍵詞:素質拓展訓練 融入 小學體育 途徑
素質拓展訓練,是一種新型體育教學模式,對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和素養,以及小學體育教學水平的更高層次提升,有著至關重要的價值。但是根據當下的小學體育教學現狀看來,融合效果不盡人意,嚴重缺乏將素質拓展訓練,融入體育教學的有效途徑。不僅影響體育課堂整體質量,對學生的進一步協調發展也是很大阻礙,所以,要想高效促進素質拓展訓練和小學體育教學的融合,必須在不斷實踐中總結出合理有效途徑。
一、素質拓展訓練的概述
伊始源自英國的素質拓展訓練,因為具有強烈的趣味性和科學性,所以被廣泛應用于各所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中。能夠讓學生在體驗式訓練中,燃起運動熱情,自主投入到體育課堂,積極配合教師,盡快完成教學目標。由此,逐漸成為推動學生全面進步發展的重要訓練方式。
素質拓展訓練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可以快速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以及團隊合作共贏意識,同時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創造力。[1]還能夠促使學生養成積極向上的觀念,有利于小學生克服困難,勇敢挑戰自我,挖掘學生全部潛能和智慧,具有很強的研究價值。
二、素質拓展訓練在小學體育教學應用的必要性
(一)增強體育課堂趣味性
俗話說:“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充分激發體育運動興趣和積極性,才能主動配合教師完成教學活動,提高小學體育教學質量和效率。素質拓展訓練,以豐富的體能訓練方式,最大程度上吸引學生眼球,促使學生盡快融入運動狀態。與傳統單一死板的體育教學模式相比,素質拓展訓練多了一些不確定的挑戰因素,更能調動學生的勝負欲,自覺發揮想象和自身特長。利用趣味性拓展訓練,有效豐富體育課堂形式,進而提高學生對體育教學活動的配合程度。
(二)滿足教育改革發展趨勢
新一輪的教育改革中,對學生課堂體驗和身心健康成長,以及個性需求,投入了更多重視,力爭將小學生培養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同時利用素質拓展訓練,逐漸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個人能力水平,促使學生可以在小學體育運動中,發揮主觀能動性。進一步打破體育教學僵局,滿足人才培養的最新需求,更好的滿足教育改革持續發展趨勢。
(三)培養小學生的綜合素質
將素質拓展訓練融入小學體育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機能,還能有效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當代小學生由于生活環境,以及經濟條件等多方面影響,大部分都伴有肥胖、體虛等現象,沒有養成明確的體育運動意識。此外,素質拓展訓練中,含有一些高難度項目,學生在不斷挑戰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就會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2]將競技運動精神和心理健康知識,完美契合進小學體育教學,能夠進一步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確保學生可以身心健康持續發展。
(四)提高小學生的整體能力
素質拓展訓練與傳統體育教學的相同之處,都需要團隊共同配合協作,共同完成小學體育教學目標,發揮素質拓展訓練的重要潛能和價值。團隊協作性訓練活動,除了能鍛煉小學生的集體意識,以及合作能力之外,還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這些能力都是學生步入社會時的先決條件。特別是當今社會,不僅需求員工具備高能力高素養,更重要的是能融入集體,隨著團隊共同進步成長,逐漸提高自身的工作和生活質量。
此外,教師在素質拓展訓練中,需要加強互動和交流,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小學生在這種教學氛圍的渲染下,更容易發表自身意見,拉近師生距離的同時,提高師生雙方相互理解。這樣就可以培養學生積極聽取他人意見,彌補自身不足的運動素養,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創新意識。以“穿越電網”的拓展訓練為例,學生不但會在實踐過程中激發想象力,還會自主探索不同的闖關途徑,從而高效完成素質拓展訓練任務。
(五)強化體育教師授課水平
小學體育教學中融合素質拓展訓練,一方面需要學生高度配合,另一方面還需要教師正確引導。由此可以看出,教師的授課能力強弱,直接關系到小學體育教學的整體水平,科學合理的素質拓展訓練內容,既是展現教師自身能力和授課水平的直接途徑,也是教師提高職業素養,發揮教師價值和潛能的有效手段。[3]并且,在素質拓展訓練和小學體育教學的契合中,為學生提供了更多表現自我的機會,能夠讓學生突出運動主體位置之余,反饋給教師真實有效信息。方便教師結合學生真實情況和興趣特長,以及課程標準,制定合理的課堂形式和授課方案,為構建小學體育高效課堂和訓練體系,提供最大程度上幫助。
三、素質拓展訓練融入小學體育教學途徑
(一)環環相扣
這種拓展訓練中,教師需要將學生分成十二到十五人一組,每個小組成員手拉手圍成圈。將呼啦圈套在其中一個學生的手臂上,從左到右按順序進行傳遞,如果在訓練中有人松手,導致呼啦圈掉落,則視為犯規。全部學生傳遞完耗時最短的小組勝利,可以快速培養學生的協調能力及合作意識,對小學生體育核心素養提升起到良好催化作用。[4]
(二)急速一百二十秒
顧名思義,就是讓學生在有限的120秒時間里,盡可能多的完成平衡站立十秒以上,踢毽子十個以上,定點投籃最少三個,以及用最短時間完成,一百米加速跑和五十米障礙跑。五個學生為一組,拓展訓練以接力形式為主,在規定時間內項目做的最多最好的小組獲勝。在此過程中,會無形激發小學生競爭意識,明白合作的重要意義,進一步高效完成訓練任務。不僅能夠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效率,同時還可以滿足學生的個性訓練需求,全面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理念。
(三)袋鼠跑
將參與素質拓展訓練的學生,分為黑白兩隊,相對而立。每隊學生腰拴布袋,向對面出發,在前進過程中需要維持布袋不掉落和下滑等現象。而且在途中所遇到的問題,都需要開動腦筋自己想辦法解決,以此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應用的精神,以及堅強勇敢,永不屈服的品質,將小學生訓練為一批優秀人才。
(四)舉胖子
顧名思義,教師挑選全班最胖的同學,做到一張椅子上,然后在找四名相對弱小的學生,要求他們合力將胖同學最少舉起一分鐘,前提是這四名同學最多只能用兩根手指。通過具體的情景,讓學生展開素質拓展訓練,能夠最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努力將不可能變為可能。學生在不斷實踐過程中,自然會用到力學等物理知識,進一步達成各學科融會貫通的應用效果。從而鍛煉學生在日后學習和生活中,可以結合具體情境和平時積累的各科知識經驗,將所學知識運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上,推動學生的全面進步。
(五)信任背摔
信任背摔是常見的素質拓展訓練方式,也是鍛煉學生相互信任、鼓勵的有效途徑,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滿足學生的歸屬感。教師在訓練前,可以將男女生區分開,一名同學登上高度適中的站臺,雙手于胸前疊放,背對其他同學。剩下的同學當然就負責扮演守護者,雙臂交叉,腰桿挺直,膝蓋內扣,盡可能為要守護的學生提供安全舒適下落環境,同時實現自我保護。在看似簡單的后仰和接住中,處處體現同學之間的信任和鼓勵,讓小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可以放心歸屬校園和社會,為時代進步貢獻更多力量。
(六)野外拓展
為了進一步滿足學生的運動素質提升,教師可以將訓練拓展到野外,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綜合素養和能力。例如,船員的基礎海上生存技能,懸鏈能力,戶外求生中涉及到的跨越獨木橋、叢林繩橋、再或者云梯等,全面挖掘學生的體育潛能。[6]另外,野外拓展訓練,能夠幫助學生有效突破自身心理障礙,在求生欲的驅使下,掌握多種技能和知識經驗。這樣一來,更容易讓小學生在相互扶持中,強化集體榮譽感和團隊合作意識,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和觀念。
四、結語
總而言之,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健康體魄,以及高超專業技能水平,是社會發展對人才的最高要求,小學體育教學有義務承擔起培養復合型人才的重擔。為此,教師必須借助合理有效,且多元化途徑,將素質拓展訓練融入其中,從而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綜合創造力。同時讓學生在實踐中,養成正確觀念和素養,為自身全面發展奠定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楊薇薇.淺談素質拓展訓練融入小學體育教學的途經[J].青少年體育,2017,(02):70-71.
[2]周始強.素質拓展訓練與小學體育教學的融合途徑分析[J].考試周刊,2017,(47):149-149.
[3]趙得鈞,楊浩賢.素質拓展訓練融入小學體育教學的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7,(31):34-34.
[4]夏光祥,張歌,尹偉,等.素質拓展訓練融入小學體育教學的應用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4,(16):20-21.
[5]尋興浩.淺談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進行心理拓展訓練[J].中國校外教育,2017,(21):60-60.
[6]趙慶文,趙雪芳.淺析拓展訓練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時代教育,2016,(02):202-202.
(作者單位:青島西海岸新區珠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