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雄
摘? 要:我國的高職院校主要是培養技術性人才,為社會輸送更多的高素質人才。隨著院校數量的不斷增加,對院校的教學質量也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針對學生的培養必須要具備全面化,現如今的教學中還存在很大的問題,影響著教學質量的提升。因此高職院校采用行為導向教學法,針對學生開展全方位的培養,提高教學質量,保障社會發展的人才需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主要闡述了行為導向教學的概念,并分析了現如今體育類高職院校游泳必修課教學的現狀,以求利用行為導向教學法改變現有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
關鍵詞:行動導向教學法? 體育類高職院校? 游泳必修課
中圖分類號:G807.04?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12(c)-0177-02
1? 行為導向教學的概念
行為導向教學主要指的是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在問題分析中更加傾向于學生的自主性,引導學生自主進行思考和研究問題,從而建立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在教學中更加注重對學生的實踐,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在一起,促進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使學生能夠提高對理論知識的重視,從而在一步步學習中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鞏固理論知識的同時,學以致用,勇于實踐。
2? 傳統體育類高職院校游泳必修課的教學現狀
2.1 教學觀念比較陳舊
大多數的高職院校對游泳必修課沒有太多的認知,他們的思想還僅僅停留在游泳課是一種單純的競技類體育項目,在教學觀念上也比較陳舊,采用的是傳統的教學模式,老師在課堂上講解理論知識,并沒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設置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僅僅停留在幾個簡單的動作上,對學生的要求也比較低,導致學生對游泳課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此外,教師更加注重理論課的講解,忽略了實踐課在學習過程中應用所帶來的效果。
2.2 沒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教學
高職院校中大部分的學生對游泳的專業知識接觸比較少,一部分學生只是掌握了基本的游泳姿勢,或者會游泳,但是并不規范,在游泳的安全措施等方面所掌握的情況也不盡人意。然而教師對這些情況并沒有進行詳細的了解和掌握,只是一味地按照自己設定的教學目標來開展教學任務,有的學生身體素質差,跟不上教學進度,最終導致整個班的學生學習能力參差不齊。這種情況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升,同時,也為游泳課的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危險性。而且教師也不能對學生開展良好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得學生正視游泳這一門科目,自覺加強對游泳的學習,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
2.3 教學內容比較枯燥
高職院校的游泳必修課設置的并不合理,其中教材內容的選擇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它的內容比較枯燥單一,主要是講解游泳的基本動作要領,在課堂中教室也是圍繞著一些基本的知識來開展教學的,久而久之就增加了游泳課堂的枯燥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一部分老師在游泳的教學中只是浮于表面的教學流程,一味地按照教材內容開展教學,并不能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創新和改變,這種死板的教學方式,很難提升游泳課的教學質量。
3? 行為導向教學法在體育類高職院校游泳必修課中應用的重要性
行為導向教學法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靈活性,在體育類高職院校中應用到游泳必修課的教學上,是教師在學習行為導向教學法的過程中,意識到自身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中存在的不足,摒棄落后的教學觀念,結合新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部分,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進行自主探索和思考,通過實踐時間及其學生對游泳課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一步步建立自己的學習模式,培養對游泳的學習興趣,逐步提高自己的游泳水平。由此可以得知體育類高職院校的游泳必修課面臨著十分嚴峻的問題,急需尋找科學合理的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行為導向教學法在游泳必修課中的應用,不僅改善了問題,還促使游泳必修課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教學方針。因此,行為導向教學法在游泳必修課中的應用是十分重要的
4? 行為導向教學法在體育類高職院校游泳必修課教學中應用的具體措施
4.1 更新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模式
體育類高職院校要想提高游泳必修課的教學質量,首先就要更新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模式。行為導向教學法注重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游泳課的教學采用行為導向教學法,學習這種教學方法的先進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安排學生進行游泳訓練負荷,注重引導學生自主按照規范的游泳動作來開展訓練。同時,對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通過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使教師意識到自身教學觀念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逐步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先進的教學理念,改善課堂的氛圍,提高課堂的學習質量。
4.2 利用行為導向教學法明確教學目標
學校可以利用行為導向教學法來制定教學目標,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將游泳課的內容和學生的專業課內容相結合,做到因材施教。同時,還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訓練方針,有的學生專業內容會涉及到游泳這項內容,而有的學生他的專業中游泳是無關緊要的,因此需要針對不同專業學生的需求,制定不同的訓練方針,使其達到不同的學習水平。此外,教師還應當根據游泳的專業知識的教學來制定一套合理的教學方針,不僅要求學生掌握規范的基本要領,還需要學生掌握游泳的急救措施和注意事項,提高教學過程中的安全性。
4.3 利用行為導向教學法來設計教學的流程
教師可以利用行為導向教學法來設計教學的整個流程,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身體素質等開展因材施教。這種教學方法更加注重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以及教學內容對學生所產生的影響,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所設計的教學流程也應當符合行為導向教學法的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個性化的培養,并針對學生專業內容等問題,制定符合學生的教學方針。在課堂中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相結合,在對學生講述完理論知識后,可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來開展實踐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充當引導人和指導者,為學生規范他們的游泳動作,使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逐漸掌握游泳的一些基本動作,進而提高學習的難度。
4.4 做好游泳的評價體系
學校開展行為導向教學法,汲取行為導向教學法中的優點,注重課堂的靈活性和自由性,因此對最終的評價方式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以往的評價方式由教師在最終審核時統一打分,由于教授的游泳動作比較簡單,學生最后的學習成績也代表不了什么。在實施了行為導向教學法之后,教師可以將日常課程中學生的表現也加入到最終的評價當中,也可以組隊開展一次友誼賽,針對學生的團隊精神、默契度和配合度進行測評,最終做出的評價才是科學有效的。
5? 結語
總而言之,體育類高職院校要想提高游泳必修課的教學質量,就需要借助行為導向,教學法來彌補傳統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和學習的能力,發散學生的思維,體現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同時,教師還需要注重因材施教,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身體素質,來制定符合學生的教學方案,通過合理的教學培養學生對游泳課的興趣,逐步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安鋼.“行動導向教學法”在高職體育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J].文存閱刊,2017(22):192.
[2] 張宏梅.浮帶扶板在高校大學生游泳教學中運用的研究[J].科學技術創新,2011(1):180.
[3] 宋浩.淺析呼吸教學法在高校游泳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5(5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