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輔導員是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具體執行者,專業化的輔導員隊伍是加強高校學生工作的重要環節。厘清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發展的困境,探析專業化發展的路徑,以期促進學生工作不斷開創新局面。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專業化發展;困境;發展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5.8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03-0139-01
我國著名教育家顧明遠曾說:“社會職業有一條鐵律,即只有專業化才有社會地位,才能受到社會重視。”[1]高校輔導員是我國高等教育師資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高等人才培養的重任。目前,我國高校輔導員隊伍存在社會認可度低、流動性大、職業發展前景模糊等問題,如何建立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樹立輔導員社會地位,解決高校輔導員目前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是亟待破解的課題。
一、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發展困境
1.職業認同偏低。首先,部分高校的黨政領導、專職教師和社會不認可輔導員的作用,認為輔導員就是簡單地處理學生日常性事務工作,沒有技術含量也不需要專業的理論知識支撐,對輔導員作用不認可也直接導致輔導員的教師、干部身份不被承認。2006年教育部24號令指出,高校輔導員具有教師、干部雙重身份,是高校教師和管理人員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層面重視輔導員工作與現實中學校、社會各界對輔導員的輕視,不支持阻礙了輔導員專業化道路的發展。
2.輔導員職責不明。輔導員除了要做好日常學生管理工作外還面臨獎助學金評定、心理健康輔導、就業指導、課堂管理、學費催交等工作,大量煩瑣的事務性工作導致輔導員沒有過多的精力去真正關心學生,同時也工作造成輔導員忽略了對學生們的思想教育職責,使他們在學生心目中的角色定位模糊,影響其工作績效[2]。
3.晉升通道不暢。輔導員是國家明文規定具有干部和教師的雙重身份,部分高校在教職工的收入、職稱晉升等政策上向專業教師傾斜。從職稱晉升上,輔導員的日常事務性工作在職稱評審條件中無法體現,甚至有些高校在教師職稱晉升時直接將輔導員隊伍排除在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聘體系之外,輔導員的雙重身份中教師身份被排除后僅剩干部身份,而一個學校的干部崗位數量是有限的。從事學生工作的輔導員大多在30歲左右,他們年輕而又充滿了工作熱情,想在工作上有一番作為,在面對教師和干部雙重晉升途徑都不樂觀的情況下容易引發職業倦怠。
4.職業信心缺乏。我國輔導員學歷整體較高,能達到勝任工作要求。我國本科院校輔導員招聘學歷要求為研究生,高職院校要求學歷最低為本科,但目前我國各高校對輔導員招聘多為不限專業,少數高校將招聘專業限定為思想政治專業,僅學歷達標而專業上不合適也會導致被招進來的輔導員不能很好地勝任工作。多數輔導員僅在崗位進行了簡單的培訓就進入了工作崗位,而本身缺乏思想政治相關理論在面對00后新群體及高校學生工作的改革時,輔導員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因此,輔導員應該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等相關知識,而這些知識的缺乏直接導致輔導員對自身工作的不自信。其次,輔導員工作本身是非常煩瑣和辛苦的,輔導員即使意識到自身知識的缺失,進入工作后由于沒有時間去學習提升自我,進一步導致輔導員對本身工作的不自信。
二、輔導員專業化發展的路徑
1.建立輔導員職業培養體系,明確輔導員選拔制度。近兩年,許多知名高校陸續建立或正在籌建馬克思主義學院,這為輔導員職業培養體系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建議在馬克思主學院中開設輔導員專業,形成系統的輔導員培養體系。馬克思主義學院可對開設輔導員專業的學生進行系統的心理學、社會學、管理學等與以后輔導員工作相關的理論,根據輔導員日常工作所需要的綜合素質和知識等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在開設輔導員專業之外,各高校還應該對招聘的輔導員進行嚴格的準入制度,規范選拔程序,把真正熱愛并能很好勝任這個崗位的優秀人才選拔到高校輔導員隊伍當中來。首先,各高校應優秀招聘具體輔導員專業的畢業生,并且招聘進來的輔導員應具備輔導員行業的一些基本資格證,如心理咨詢師證等。其次,對在崗的輔導員進行(下轉142頁)(上接139頁)定期的理論考試與輔導員技能大賽。最后,國家教育部門應該針對高校輔導員這一職業進行系統研究,建立一套完整的輔導員準入系統和輔導員級別認證制度。
2.打通輔導員職業發展道路。輔導員職業發展道路不暢通直接導致輔導員對自身工作的倦怠、不滿和抱怨等情況,當前解決輔導員職業發展的瓶頸、穩定輔導員隊伍已是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首先,各高校應對輔導員建立完善的職業發展規劃和職業培訓計劃,讓輔導員首先在能力上得到提升,使其具備在崗位晉升和職稱評定上有一定的優勢。其次,各高校要嚴格按照國家教育部相關規定確保輔導員干部和教師雙重身份,確保輔導員在行政職務和專業技術職務兩個方向都能有向上晉升的渠道,使輔導員既可以成為一線教學名師、科研能手也可以轉向黨政行。最后,各高校要在政策上促進輔導員的職業資格認證與職稱評定、人事聘用、考核、薪酬等結合起來以體現其重要性[3]。為輔導員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才能有更優秀人才從事輔導員工作,也能有穩定的輔導員隊伍,有穩定優秀的導員隊伍,是實現輔導員隊伍專業化的重要條件。
3.樹立終身學習學習意識,加強繼續教育。輔導員的工作非常煩瑣,有時候過多的工作會讓輔導員沉沒在日常的事務性工作中而忽略了自身發展。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輔導員,在自己的工作領域樹立信心與權威,那么樹立終身學習意識,加強繼續教育就非常有必要。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輔導員,就要樹立終身學習意識,加強與輔導員工作相關的理論學習,積極參與市、省和國家各級的輔導員交流會議和輔導員技能大賽。厘清工作思路,從煩瑣的工作當中找出合適的工作方法,并從日常性工作汲取經驗且上升到理論層面。通過意識上的危機感和現實中不斷提高自身業務能力,使自身成為一名能勝任工作的優秀輔導員。教育部副部長魯昕指出:“繼續教育是終身學習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終身學習、人人成才的中國教育夢,繼續教育不可或缺。”勝任輔導員工作的能力是相對穩定但又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變化的,作為高校輔導員既要會進行學生心理輔導員,也要會職業生源規劃,還要能熟練操作基本的辦公軟件等,輔導員只有不斷學習并進行更深層次地研究與探索,才能滿足現在新形勢下的高等教育發展。
三、結語
輔導員隊伍的專業化建設對于增強輔導員的自信心和事業感,拓展輔導員的職業發展空間,穩定輔導員隊伍都有積極的作用。國家層面和各高校要重視輔導員隊伍,對阻礙輔導員隊伍專業的問題要進行逐個破解。
收稿日期:2018-10-28
作者簡介:銀麗麗(1987-),女,湖南龍山人,助教,碩士研究生,從事課程與教學論、高等教育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