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良海
摘 要:簡析了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設置問題情境的原則,在針對性、趣味性、層次性的基礎上,建議小學數學教師積極創新教學模式,實現問題情境設置的生活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數學內容的實踐,加深學習印象;并且要創新教學評價體系增設過程評價,客觀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
關鍵詞:小學教育;數學教學;問題情境
小學階段的教學目標在于培養學生各學科的綜合能力,基于小學生的心智發育特征,小學教師要積極創新教學模式,在教學活動中深入貫徹素質教育理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要側重于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訓練,引導學生對數學學習樹立正確的認識,激發學生的數學潛能。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努力設置問題情境能夠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實現數學教學的課堂質量,推動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
一、設置問題情境的原則
在新課改的背景之下,小學數學教師要注重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培養,不斷創新教學模式,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創設問題情境是現階段數學教學模式的進一步創新,利用這一教學方法能夠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對小學數學教學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1]
(一)針對性
問題情境是數學學習論的基本概念之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設置問題情境,能夠引發學生的思考動機,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2]傳統數學教學往往忽略對問題情境的創設,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不利,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體現,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難以發揮其作用,導致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低下。因此,在素質教育理念的引導下,小學數學教師要轉變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圍繞數學問題進行思考,在課堂中鍛煉數學邏輯,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與此同時,問題情境的設置要具有針對性,基于每堂課的教學內容設計相關問題,達到對數學教學內容進行鞏固訓練的目的,加深學生的印象。
(二)趣味性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提升課堂注意力的關鍵在于課堂教學是否具有趣味性。小學生的自控能力較差,容易受到外界干擾,同時數學學科的教學內容具有邏輯性,相較其他學科難度較大,乏味、枯燥的教學模式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設置趣味問題,提升學生的專注力,吸引學生投入數學課堂教學中來。另外,在課堂教學中設置趣味性問題有助于學生緩解疲勞,轉換解題思路,培養學生從多角度看待問題的習慣,使學生的數學能力得到訓練。
(三)層次性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設置問題情境還要注意循序漸進地增加問題難度,考慮數學學科的層次性和知識性。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科學地設計課堂教學環節,將數學知識進行有效串聯,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數學體系,全面掌握數學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在設置問題情境的時候,要引導學生從簡單的問題開始,逐漸提升問題難度,避免高難度的數學問題造成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降,數學學習的自信心受挫,對數學學習產生抗拒心理。數學教師對問題情境的設置還要考慮到問題的開放性,盡量以靈活多變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課堂討論,致使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得到提升。
二、利用問題情境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實現問題情境生活化
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內容往往能夠在生活實際中進行運用,教師要利用這一特點,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小學數學的實踐性。將生活化場景引入課堂教學中,能夠豐富學生的課堂體驗,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鍛煉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提供平臺。另一方面,數學內容的抽象性和邏輯性會導致學生難以理解教學內容,設置生活化問題情境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使用生活化場景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達到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因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入生活化案例,從實際問題出發,引申數學概念,將抽象問題具體化,從而幫助學生建立數學知識體系。
(二)在問題情境設置中引入課堂實踐環節
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注重體現問題情境設置的實踐性,充分利用課堂實踐的作用,緊密聯合生活實際,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一步提升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3]在小學課堂教學中增設課堂實踐環節,能夠使得學生通過動手實踐,加深對抽象概念的理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置一些需要動手操作的問題,促使學生通過實踐提煉出相關的數學規律,引申出課堂教學主題。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用木棍拼成一個長方形,再進行拉扯形成平行四邊形,幫助學生理解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關系。通過這些方式,能夠促使學生發現數學教學的趣味性和實用性,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增設過程評價內容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傳統教學評價模式并不能全面體現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效果。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增設過程評價,可以隨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方法,提升數學教學質量。所謂過程評價,就是將學生的數學能力評價布局到學生的課堂學習中,綜合考查學生的內容掌握程度和學習狀態,客觀反映學生的數學學習成果,提升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在素質教育理念的引導下,小學數學教師要注重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設置問題情境的積極作用,科學合理地安排課堂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提升數學綜合能力,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張玉芳.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學周刊,2018(30):94-95.
[2]王慧娜.小學數學課堂情境教學的實踐探索[J].現代教育科學,2018(10):106-110.
[3]金軒竹,馬云鵬.小學數學教學中真實情境的理解與設計策略[J].課程教學研究,2018(9):6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