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琦
【摘要】在智能制造視域下,高職院校通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同培養訂單班的途徑促進就業,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面對工業機器人行業人才需求量井噴式的增長,從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整合和構建課程體系、建設現代化智能制造實訓基地、培養師資隊伍等多方面進行深入研究,以期達到提高專業人才培養水平,推進專業發展的目標。
【關鍵詞】校企合作 訂單班 工業機器人技術
一、建設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校企合作訂單班的意義
作為一種有較高技術附加值的機電一體化設備,工業機器人已經被廣泛的應用于現代化工業生產中。隨著人力成本上升,產業轉型升級的需求以及國家政策的扶持,該行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未來,作為信息化的新興產業和智能制造支撐技術,工業機器人將對社會經濟發展和制造業起到日趨重要的作用。
高職院校著力培養實踐技能型人才,高職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畢業生將從事工業機器人操作、維護、裝調和集成工作崗位,成為工業機器人產業蓬勃發展的主要力量。工業機器人工人操作調整工需求量逐年增長,如何培養出企業急需的創新型人才,提高專業人才的培養水平,促進工業器人技術專業的發展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目前,工業機器人技術相關人才需求量以達到井噴式狀態,工業機器人應用企業陷入用工荒,購進的機器人設備無人會用。另外,大量機器人設備涌入市場,使用過程中出現故障無人修理,設備集成商、制造商和售后部門相關人才緊缺;開設該專業的相關高職院校又多屬于閉門造車的狀態,不了解企業需求,人才培養與企業用人目標脫節,無法實現校企零對接,種種狀況突顯出高職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人才培養問題的急需解決。
二、建設校企合作訂單班舉措
積極與相關企業合作建設工業機器人訂單班,成立凝思智能制造二級學院,對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提高服務地方經濟能力、專業人才的培養和發展有推動性作用。解決學生就業問題,提高就業質量,同時對專業發展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1.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修改現有人才培養模式,以校企合作為前提,以企業需求為指引,按照企業用人計劃靈活設置“訂單培養”形式的人才培養計劃。所有訂單培養的學生入校時就已經與企業簽訂協議,或者是在校學生畢業根據企業當年的生產需求來確定簽訂協議。采用現代師徒制,培養具有知識更新能力和自主學習和能力,具有創新能力與創業精神,掌握現代工業機器人安裝、維護、調試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能從事工業機器人系統的編程、維護維修、操作、模擬、調試以及管理與銷售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2.整合現有課程體系
根據訂單簽署企業的實際人才培養需求,從專業核心課程、專業骨干課程、專業基礎課及拓展課多方面入手,對原有課程進行整合重組,從工業機器人操作調整工的典型工作任務出發,將建課程體系重新構建為公共基礎課程單元、專業核心課程單元、拓展課程元和頂崗實習、畢業設計綜合能力單元。建設《工業機器人調試與安裝》《工業機器人虛擬仿真技術》《工業機器人現場編程與操作》3門核心課程,從基本知識點出發開發教學資源,形成本專業的教學資源庫,包含系列微課、內容總體設計、電子教案、實施方案、操作動畫、理實一體化課件、綜合題庫等內容。
3.改革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
在對訂單班學生的培養中,特別是專業課程的講授過程中,采用了混合式理實一體化教學方法。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將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整合在一起,把單純的理論講解轉變為理論聯系實際的理實一體化教學,結合傳統的課堂面授與網絡授課等先進的信息化教學手段。即強調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也注重綜合能力的提升。在教學過程中理論與實踐雙管齊下,偏重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學習模式。將教學過程中的實操部分采用教學四階梯的方模式,首先在網絡課程中學習實訓任務書和指導書,結合任務書的內容學習實操方法。接著,在虛擬仿真室內,通過虛擬仿真軟件進行機器人仿真操作。再通過微課視頻在實訓課堂內真實再現工作情境,為實踐中實操訓練做鋪墊。最后在真實的工業機器人上完成教學任務。結合實訓指導書、軟件虛擬仿真、實操視頻微課和實際操作四個步驟,循序漸進地完成混合式理實一體化教學過程。
4.創新并優化課程考核評價體系
對訂單班的培養過程中,力求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考核評價的改革,是一個關鍵點也是一個難點。經過課程實施中的實踐探索,制定了新的考核評價體系。考核評價不再依賴于單一的閉卷測試手段來決定,學生的成績將由網課學習、課堂表現、實際操作以及期末測試得分共同決定。在分配成績權重時,既要考慮學生的理論學習情況,也要參考學生實踐能力和水平,還要看學生參與網絡課程學習的學習態度、學習時長、學習效果等多方面因素。期末考試的試卷反映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占總體成績的30%;日常實操的表現和實踐水平反映的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占總成績的30%;日常出勤和課堂提問表現反映了學生的學習態度,占總成績的10%;網絡課程學習的成績,放映了學生課前預習、課中學習以及課后作業總體情況,占總成績的30%。
5.校企共建現代化智能制造實訓基地
根據數字化、網絡化以及智能制造的需求,以市場為向導,以提高教學水平為前提,共同創建校內外智能制造實訓基地。根據本專業人才培養層次的不同,及各方向特點,把實訓基地劃分為工業機器人基礎實訓室、虛擬仿真實訓室、工業機器人技術操作與應用實訓室,智能制造單元實訓室等。為培養出高水平人才,將該實訓技能中心打造為教學體系完善、對外開放、具有鮮明特色的實訓平臺。積極與工業機器人生產制造及下游應用企業合作,與天津博諾機器人有限公司及沈陽新松機器人有限公司建立產、學、研一體校外實習基地,為學生與生產實際親密接觸提供便利條件。
6.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培養
為更好地培養出技能型人才,著力提高教師掌握前沿智能制造技術,增強教師對工業機器人設備操作與裝調維護技能,提升教師的創新能力。依托企業,校企合作建立長效合作機制,成立“特聘專家工作室”“技術大師工作室”等手段,保證外聘及兼職教師的數量和質量,保證校內專職教師赴企業鍛煉的持續性和有效性。依托校企合作平臺,重視專職教師的“雙師型”結構,專任教師與兼職教師分工明確,通力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保證方案順利實施。結合老師特點及個體差異,用任務驅動方式推進教師的培養,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通過到企業掛職鍛煉,參與企業實際生產項目,積累實踐經驗。以提高外聘教師教學能力為主,雙管齊下,全面提升師資隊伍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水平。
三、結束語
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校企合作訂單班的建設任重道遠,首先要解決的是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和創新,這些都需院校與企業通力合作,取長補短,發揮各自優勢,才能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滿足對信息化、先進制造業智能化的要求,進一步達到引領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的建設發展。
參考文獻:
[1]梁法輝.淺談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建設[J].科學論壇,2014,(07) :81.
[2]郭黎莉.對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實訓基地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電子測量技術,2013,(9):58.
[3]吳傳茂.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J].江蘇教育,2015,(1)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