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教育改革也在不斷深入和發展,培智學校作為教育改革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需要適應新課標的改革。培智學校也在不斷探索課程改革背景下特殊教育的改革方法,文本主要闡述在新課標背景下,培智學校課程管理的實踐以及思考。
關鍵詞:新課程背景;培智學校;課程管理;實踐;思考
培智學校不同于其他學校,培智學校主要面對的是智力殘疾兒童,為其提供特殊的教育。這些兒童不能為他們提供正常的教材進行授課,所以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需要改革的教材同樣適合培智學校的兒童進行使用,幫助培智學校的學生進行知識的學習,以便早日過上與正常人一樣的生活,受到同等的教育。這就需要培智學校的老師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進行課程管理,從而達到新課標背景下的新要求。
一、 培智學校老師重新制定課程
依據培智學校學生的基本特點和對于特殊教育的基本要求,培智學校老師應當重新制定課程,并按照一定的規律對教材進行重新編排,但是重新制定課程不能盲目進行,要根據實際情況。
(一) 保證培智學校學生的主體地位
無論是任何學習,或者是學習環境,都要確保學生處于主體地位,老師僅僅作為引導以及輔助。培智學校老師進行教材重新制定,內容一定要符合教學目標,能夠幫助學生成長,使培智學校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充分結合培智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使得重新編寫的教材符合培智學校學生的發展,幫助他們形成自己的內心價值。
(二) 教材編寫結合實際
培智學校學生學習的教材,不能像正常的應試教育教材一樣,內容以理論教育為主,滿篇都是知識點以及重點,考慮到培智學校學生的特點,如果教材編寫以知識點為主,沒有生動形象的描述,后果可想而知,培智學校老師講的費勁,學生學習起來更是難上加難。課程編寫要充分體現培養培智學校學生綜合素質的內容,不要過多的深難知識點,他們需要的是最基礎的能帶給他們快樂的東西。所以,培智學校的教材應在部分知識點涉及的前提下,更多地編寫實踐活動,通過實踐活動讓培智學校的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并且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通過實踐活動讓他們敢于表現自己,敢于和他人交流,改變他們學習的環境,從而逐漸擺脫自閉,忘記心靈的創傷。
(三) 教材編寫的完整性
學習是一個完整的系統,不是東一榔頭,西一棒槌。要完整地體現出學習過程。這就要求培智學校老師在編寫教材時要注意教材的完整性。使得上課的過程中每節課都能聯系在一起,提高知識的系統性,讓培智學校的學生學習起來更加輕松,不僅學到了知識,還促進了身心健康的發展。
二、 課程管理高效實用
雖然培智學校的學生和正常人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但是,我們也要尊重和理解培智學校學生,關注他們的發展。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結合培智學校學生的基本特點,讓他們實現多元化的學習,擁有和正常人一樣的教育環境。可以將學生在校上課的每一天進行合理的安排,通過不同的課程來滿足培智學校學生的需求,勞逸結合,在開展文化課的同時注重體育、美術、音樂的學習,讓課堂教育走進學生的生活,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體現出培智學校課程的生活化。通過課程表的形式,讓培智學校的學生清楚地了解到每天要上什么課,提前做好準備,和正常的學生一樣,擁有得到教育的機會。也可以制定出各科的學習內容,讓培智學校的學生自行選擇喜歡的科目以及內容,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滿足學生對于知識的需求,而且還可以通過所選的課程對學生進行專業的培養。對于學生普遍喜歡的課程可以進行更多的投入,這對于培智學校的學生來說更是有利于他們身心的成長。對于一些比較特殊的學生,也可以制定專門的、個性化的課程,因為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實行個性化教育也符合培智學校的特點。最大化地利用培智學校的基礎資源,合理地安排與使用學校的專用教室來進行一系列的學習培養,發揮教育的重要成果,使得培智學校的學生也可以享受到多媒體教學的樂趣。每天正常上課的同時,安排值周教師進行巡查,充分落實培智學校老師的日常工作,體現培智學校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根據培智學校學生的不同差異,制訂個人計劃,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課程意識以及獨立意識,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最終實現自我管理。
三、 建設一支有擔當的團隊
新課標背景下,要對目前的課程環境進行大規模的改革,改變上課模式等等。而對于培智學校來說,改革的難度遠遠大于正常學校,在這樣的情況下,需要培智學校建設一支有擔當的團隊。為什么要說是有擔當呢,因為培智學校面對的是智力殘疾兒童的特殊群體,對于這樣的工作環境有很多人望而卻步,所以說,要想在新課標背景下改革培智學校課程,就必須建設一支有擔當的團隊。這個團隊的教師需要從自身轉變教育觀念,在新課標背景下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綜合實力,逐漸融入培智學校的教育中。這樣一支有擔當的團隊,通過團隊之間的合作,制定出符合培智學校學生使用的教材,這樣看來,就能實現課程的管理。與此同時,加強對團隊老師的培訓,徹底轉變落后的教育理念,切實投身培智學校的建設和管理中。培智學校組建團隊,引導教師進行學生特點的研究,以學生為主體,關注教學過程中的目標以及評估,使老師在課后進行反思,引導教師采用培智學校學生樂于接受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有效地提升培智學校老師的教學能力。一個人即使有再大的能力,也離不開團隊,通過團隊的力量,能使一個人在團隊中最大化地發揮自己的作用。
四、 結束語
改革的過程充滿了挑戰,改革任務也十分艱巨,但是看到一個個特殊兒童對知識的渴望,我們必須身先士卒,為了滿足特殊兒童群體的各種需求,在新課標背景下管理好課程是非常有必要且意義巨大的,制定符合培智學校學生學習和發展的課程,提高課程管理的實用性以及高效性,優化特殊兒童的課程,促進培智學校學生的全面發展,我們義不容辭。
參考文獻:
[1]劉嫣靜.新課標背景下培智學校課程管理的思考與實踐[J].現代特殊教育,2018(5):63-64.
[2]謝正立,鄧猛.新課標背景下培智學校課程本位評估的幾點思考[J].現代特殊教育,2017(18):40-45.
[3]李曉娟.我國培智學校綜合課程實踐的現狀分析與建議[J].現代特殊教育,2016(17):56-61.
[4]劉友群,付勇.教育戲劇課程對提高智障學生情緒管理能力的實踐探索[J].現代特殊教育,2017(5):56-58.
作者簡介:
蔣艷玲,教師,吉林省延吉市,吉林省延吉市依蘭鎮興農村延邊第一特殊教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