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是古人智慧的結晶,也是我們中華民族最寶貴的財富,我們應該將傳統文化的學習重視起來,尤其是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語文可以說是離傳統文化最近的學科,作為語文教師就更應該擔負起這一重大的責任。教師首先要做到能夠深度挖掘課本上出現的一些與傳統文化有關的內容,并能夠進行深度的講解,然后引導學生去感受意境美,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最后將語文課堂變得多樣化,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和閱讀的興趣,讓更多的學生可以更好地學習傳統文化。
關鍵詞:傳統文化;語文教學;滲透
在現階段的語文教育中,教師一般的講課方式都只是根據教材上出現的內容為學生進行講解,并沒有將傳統文化的部分重視起來。但是教師應該意識到,傳統文化是學生學習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僅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也能讓學生從這些古人的經驗中得到啟發,從而來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所以,教師首先要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不能只是一味地秉持課本上有什么內容,自己就講解什么內容,而是要將傳統文化的傳承重視起來,并且用自身的行為去影響班里的學生,讓學生能夠接受傳統文化,并且愛上學習傳統文化。
一、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內容
其實,現在每一個階段的語文課本中,都有一個單元是涉及中國的傳統文化的,教師首先可以利用教材的內容,讓學生對于傳統文化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很多教師在講解課本上出現的詩歌或者文言文的時候,只是一味地讓學生能夠背誦或者默寫全文,并且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要能夠準確地翻譯出來。其實,這樣不僅不能讓學生發現這些傳統文化的美,而且容易讓學生背負更大的學習壓力,從而產生厭煩的感覺。教師要讓學生知道自己到底是為了什么而學習,不能只是一味地給學生施加學習上的壓力,而是讓學生能夠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入自己的思想感情,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
例如,在初中的語文課本中的《桃花源記》,是一篇很長的文言文,主要講述了一個打魚的人,在迷路了之后發現了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文章中的語句優美,同時也有著很大的內涵。針對這種文章,能夠熟讀并且背誦對于學生來說是有很大的好處的,但是教師卻不能強制學生去背誦。在一開始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嘗試著去了解當時的社會背景,并且讓學生去猜想,作者描述桃花源到底是想要表達一種什么樣的思想情感。另外,這篇文章的作者是學生都比較熟悉的,所以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去了解作者的生平,推測這個作品到底是在作者什么時候寫出來的。讓學生通過一篇文章能夠理解的不僅僅是文章中的內容。為了能夠加深學生的了解,教師也可以找一些同時代的作品,來加深學生的見解,讓學生不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學習,而是能夠通過一篇文章,了解一個時代,同時也為學生奠定了很好的傳統文化學習基礎。
二、 感受傳統文化的意境美
在傳統文化的學習過程中,教師一定要讓學生能夠領會到其中的意境美。尤其是對于古詩詞這一部分,一首詩有時候就包含了一個小世界,映照了一個或是凄美,或是明艷的意境,教師要帶領學生真正地用心來領會這樣的意境,這對于學生更好地學習傳統文化有著很大的幫助。同時,學生在用心品味詩歌中的意境的時候,也能夠提高自己的鑒賞水平和閱讀能力,對于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有著很大的幫助。但是教師應該意識到,意境是只能夠意會卻不能言傳的,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直白地告訴學生,而是要正確地引導學生,讓學生能夠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和對于詩歌的理解,來發散自己的想象力,真正地領會這種穿越時空的美感。
例如,在初中的語文課本《天凈沙·秋思》這首古詩教學中。本詩是一首特點鮮明的古詩詞,在開始的時候,運用了一些真實的景物來烘托出了一種悲涼的氣氛,渲染出游子遠在天涯的那種孤獨寂寞的感覺。所以,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從更深的層次上來再一次的學習這一首古詩。教師首先可以為學生描述出一個大體的場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力在腦海中展現出來當時的景象。教師不可以將場景全部都具體地講解出來,而是給學生一個引導的線索,讓學生跟著教師的指點,一步步地了解到正確的情境和思想的情感。為了能夠給學生更多的感悟和啟發,教師也可以適當地在課堂上營造合適的教學氛圍,幫助學生加深自己的理解,從而更好地學習。
三、 多樣化的教學方式
在傳統的語文課堂上,課堂的模式一般都是固定的,教師為學生講解知識,學生根據自己對于教師講解知識的理解進行學習。在這一個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互動很少,學生很難將自己的真實學習感受反映給教師。而且教師若是將傳統文化的學習融入這樣的課堂中去,不僅無法讓學生有更多的學習收獲,而且會讓學生感受到更大的學習壓力和負擔。所以,教師要勇于打破這一種模式的枷鎖,運用一些創新的教學方式,來讓語文課堂因為傳統文化的融入煥發新的活力。也能夠給學生提供一個更加快樂的學習過程。
例如,在初中的語文課本《岳陽樓記》這篇文言文中,主要的內容就是為學生講解岳陽樓的事情,而且岳陽樓到現在為止也是一個比較有名的旅游景點。所以,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可以在學生學習課文的時候,適當地找到一些岳陽樓前世今生的圖片,來做一個對比,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另外,隨著科技的進步,很多科技的產品已經走進了學生的課堂,為學生的課堂帶來了很大的便利,所以教師就可以很好地將這些東西利用起來。多媒體是比較受到教師和學生歡迎的一種教學的手段,所以教師也可以找一些與岳陽樓有關的視頻,或者是岳陽樓的典故,通過視頻的方式分享給學生,不僅能夠輕松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可以讓學生隨時隨地學習知識。
四、 結語
語文是一門歷史悠久的學科,凝練了關于中華民族的語言藝術。所以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就更應該重視到這一點。由于現在的教育特點,一般都是根據最后的考試內容而決定的,所以教師應該將自己的教學目標放長遠,意識到傳統文化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并且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真正地領會到傳統文化的魅力,提高自己的鑒賞能力和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石征宇.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融入傳統文化[J].小學課程,2017(11):16.
[2]劉娜輝.如何將傳統文化的學習融入中學生語文課堂中[J].課程教育研究,2017(7):185.
作者簡介:
柯志祥,福建省龍巖市,福建省連城縣四堡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