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筆者對牛津英語新教材中出現的名著節選進行教學活動設計的探究,首先肯定了名著節選對于學生英語學習的重要性,然后提出四種能用于教學活動的設計方案,最后提出在教學中容易出現的誤區。
關鍵詞:名著節選;重要性;教學設計;誤區
牛津初中英語在2012年對教材進行了新的改編,在reading部分出現了英文名著的一些節選章節,例如在7b Unit 6中我們學習的就是“Alice in wonderland”的節選。這些節選章節的出現,對我們的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它們與課本中其他單元的reading部分有所不同,它們并不是孤立的一篇文章。因此我們就不能原封不動照搬原來的方法進行教授。在本文中筆者會提出自己的一些教學活動設計方案并進行分析。但在此之前,我們需要首先了解名著節選的學習對于初中學生學習英語的裨益。
一、 名著節選學習的重要性
英文名著的閱讀對于學生來說更是提高英語閱讀水平的一種非常好的方式。并且通過賞析英語名著,學生能進一步了解英語國家的歷史和文化,滿足了對英語國家文化的認知需求,提高學生理解語篇的能力。
然而,就初中生的閱讀水平而言,讀名著具有很大的困難。由于詞匯量的限制他們很難去理解文意。因此,牛津初中英語教材的新編加入名著的節選,它的重要性和裨益就毋庸置疑。名著節選內容簡寫,便于初中生理解,學生更易有興趣去閱讀,在閱讀中去感受主人公的喜怒哀樂。例如在8b Unit 5 “Gulliver in lilliput”節選內容中,學生可以去感受小人們在看到Gulliver這個龐然大物時心中的恐慌,以及Gulliver從醒來以后心中由驚訝到好奇等一系列心理變化。這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他們去體會另一種不可思議的經歷,不會再認為名著是枯燥無味的,從而變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名著作為一種文化的承載物,讓學生以此為船,徜徉在另一條截然不同的文化大河中,細細體會其中瑰麗風光。
二、 節選名著的教學活動設計
(一) 直觀的視頻
我們在網上很容易就能找到一些英文名著的電視電影,這些影像資料能直接為我們的課堂教學所用。它們的直觀性是文字所不能比的。學生很容易就會被吸引,激發興趣,加深對課文內容印象。它可以降低課文理解的難度,特別是對中下水平學生的英語學習來說是有利的。
例如我們在學習“Alice in wonderland”中,Alice掉進兔子洞的內容節選時,我們可以從網上找到這個片段,雖然視頻只有短短的幾分鐘,它卻對課文內容進行了很好的詮釋。尤其是節選內容在說明兔子洞深時寫到“down,down,down. Alice fell for a long time,and then she hit the ground”。課文雖連用三個“down”。但對學生來說,他們很難從中去感受洞之深。視頻就很容易解決這個問題,大部分學生在觀看視頻后再去理解文章中的“down”以及“Alice fell for a long time.”就顯得非常簡單。因此我們能說視頻的運用效果有時候是老師單純的講解所不能達到的。
(二) 動態的表演
名著節選的內容大多具有故事情節,句子不會太長,但都是動詞或是動詞性詞組會連續應用,其中許多詞組是學生第一次見到。如果老師只是讓學生把這些詞組劃下來,單純地用中文對這些詞組進行講解,學生也只能機械地記住這些詞組意思,并沒有學會如何運用它們,達不到學習的目的。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4-6人為一組,對課文進行分析,上臺表演。其中一名或者兩名同學念旁白,其他同學進行表演。老師可以在學生表演后對其進行點評,指出旁白與表演的不符(也就是動詞的意思沒有理解,從而導致表演出錯)情況。需要注意的是,教師不要將視頻和表演同時運用,這樣就會限制學生想象力的發揮。可以在學生表演結束后,再一起觀看視頻。
(三) 引導性的續編
我們可以拿“Gulliver in lilliput”節選內容為例,文中講述的內容是Gulliver在醒來以后發現自己被小人綁在了地上。在對課文內容的教授完成后,我們可以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想一下之后會發生什么,小人和Gulliver到底是打起來還是能夠和平地交談。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要求學生進行故事情節的續編時,不應該對學生過多干涉,這樣反而限制他們想象力的發揮。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續編,最后在小組合作的基礎上寫出故事。
(四) 課外閱讀材料的添加
我們這里所添加的課外閱讀材料既可以是與文章內容相關的名著,例如在學完“Alice in wonderland”節選內容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繼續閱讀這篇小說。或者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閱讀其他一些名著甚至是童話故事,例如“The Little Red Ridinghood”(小紅帽)。需要注意的是閱讀材料的加入要適量,不能讓它成為學生學習的負擔,而是在學生有興趣的基礎上添加,并且添加的名著難度要與學生的水平相符,必須選擇簡寫版小說。而童話故事的加入可以選擇學生耳熟能詳的作品,這樣學生的理解才不會有困難。
三、 教授誤區
(一) 過度強調生詞、語法
選讀作為教材的一部分,一定會出現生詞和新的語法知識點,為學生的閱讀造成困難。老師應該為學生排除這些困難,幫助學生理解文意。但是教師也不能過于強調語法和生詞,把全部精力都花去劃詞組、記詞組,翻譯句子,背誦課文。
我們要知道這些名著之所以為人們所肯定,一定不是因為這些單詞和詞組。老師要做的是幫助學生理解,讓學生能夠感受文中主人公的喜怒哀樂,作者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和習慣。
(二) 將節選內容與名著完全割裂
名著的節選和教材其他reading是有所不同的,它本身就屬于名著的一部分,不像其他reading一樣,是孤立存在的。我們在教授節選時,可以向學生介紹名著作者以及梗概,幫助他們理解課文,合理地發揮想象去猜測故事情節的發展,也可以將名著的故事后續情節發展與學生的想象作比較,提高學生閱讀興趣。
新編初中牛津英語中名著節選的出現,說明了名著的閱讀對于學生閱讀能力提高的重要性。總之,我們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性,肯定名著對學生學習英語不可替代的益處,去不斷提高和改善名著節選的教學。
作者簡介:
巫偉艷,安徽省淮北市,淮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