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中學教學和課程改革日益深化,轉變原有教學觀念,引入多元化的網絡資源和教學方式開展輔助教學,成為提高當下中學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引入“微課”以豐富教學資源、引入“翻轉課堂”以重塑教學手段,為課程教學改革和提升教學成效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渠道。
關鍵詞:微課;翻轉課堂;數學課程;教學改革
人類社會發展逐漸進入了信息化時代,網絡和多媒體在人們學習、生產和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學的教學模式也隨之產生了相應的變化和調整。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以課堂為中心、“滿堂灌”的“填鴨式”教育教學方法,越來越不能適應新的形勢和要求,“一支粉筆和一塊黑板”“一個老師加一張講臺”的授課模式更是為世人所詬病。“以學生為主體,引入網絡資源輔助教學,師生共同探討交流”的教學形式,逐漸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和研究的對象。在中學數學課程教學中,推廣使用“微課”資源,借助“翻轉課堂”改進教學模式和方法,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進而切實提高課程教學成效。
一、 網絡資源的引入與教學方式的轉變
“微課”是“微型視頻網絡課程”的簡稱,嚴格意義上來說就是一段教學視(音)頻的具體呈現,微課的教學主題嚴格聚焦,教學內容單一明了。微課往往出現在線上學習、實景學習和混合學習等具體教學場景中,是整個學習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主要用以突出和加強學習的主題。在具體課程教學中,“微課”可以幫助教師解疑答惑,輔助學生增強認識和了解,圍繞某一個具體的知識點進行有針對性的、強調性的講解,以視頻、音頻或者視音頻結合的多媒體形式展現出來。
“翻轉課堂”則是區別于傳統課堂教學的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基本流程是:教師在課程講授前安排學生觀看教學視頻材料,學生在基本掌握知識要點的基礎上進行演練和鞏固,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現場指導下與同組、同班同學展開知識探究,并最終在授課教師的幫助下完成知識點學習的總結和反思。它的“翻轉”之處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實現了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中學地位的翻轉,從之前教師為主、學生為次,教師在講臺上講和畫、學生在講臺下聽和記的方式轉變為學生為主體、教師做引導,學生分組討論發表意見、教師注意傾聽進行點評;二是實現了學習環節順序的翻轉,從之前課堂教學、課后復習轉變為課前預習、課堂點撥。
微課是一種時間短、知識少、容量小、傳播快的課程教學資源,非常便于在學生中間進行傳播,十分有利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幫助他們掌握個別重點、難點;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教學模式,可以增加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兩者彼此之間相互關聯、相互服務,相輔相成。微課資源的課前準備、課后復習功能使得學生在課堂上可以全員參與,能夠改變教師對學生學習能力的預期,能更好地輔助課堂教學;而翻轉課堂則能夠使教師從簡單的課堂講解、知識傳授中解放出來,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的學習和思考,把課堂時間更多的讓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二、 網絡輔助教學的具體應用和改革路徑
“互聯網+”的時代里,網絡通信技術和光纖傳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突飛猛進,手機、平板電腦等數碼產品也在今天的中學生中得到了普及,很多中小學校也都實現了wifi的全覆蓋,為微課資源的廣泛下載和應用奠定了基礎條件。
翻轉課堂中的學生是絕對的主角,強調知識的提前掌握和深度學習,需要學生高度地主動參與和自覺配合,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特點和個人喜好來自主安排學習進度和學習行為,讓課堂教學更好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避免千篇一律、千人一面。
具體說來,網絡輔助教學的具體步驟有以下幾個環節:
(一) 確定選題,準備微課資源
“微課”的核心內容就是課堂教學視頻(課例片段),有的還包含了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師點評等輔助性教學資源,打造了一個半結構化、主題式的資源單元應用“小環境”。制作微課,就是將課堂教學任務進行分解,把一節課的教學內容劃分成幾個相互聯系、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微課”片段。通過學習平臺、微信群或者QQ群進行“微課”的網絡在線學習,實現師生之間的實時互動交流,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對于“微課”的制作,要從內容和形式兩個方面來進行具體把握。具體說來,一是內容上要進行取舍,不能囫圇吞棗、照單全收,要選擇有代表性、有難度的重點內容進行制作;二是在形式上要精益求精,充分利用最新軟件成果和網絡技術,轉變視角觀點,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去選擇合適的表達方式和話語體系。
(二) 微課上傳,學生提前預習
授課教師要及時通過教學平臺、微信群或者QQ群等媒介載體進行發布,提醒班級同學提前預習觀看,設置需要達成的成效和目標。學生在觀看微課視頻時,根據自己理解和掌握的實際情況,自行調節學習進度:容易理解、易于掌握的知識點可以快速瀏覽、一帶而過,難于理解、不易掌握的地方可以反復回看、仔細揣摩。如此,學生就成為了學習的主人,不必擔心知識點的缺失和遺漏,學習更加輕松自在。學習平臺還設置了教師登錄管理系統,教師可以實時掌握學生登錄的時間和次數、觀看時長、下載次數、練習完成、留言反饋等具體信息,在匯總、梳理和分析后,形成課程學習的大數據,幫助教師對授課內容和講解進度做出調整和更新。
(三) 課堂翻轉,達成教學目標
教師要引導學生提前預備相關知識,對將要講授的重點、難點和疑點,做到心里有數。經過長期“微課”的觀看和學習,學生的課前預習能變得更有成效,可以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課堂正式學習環節上,結合自己在微課預習中遇到的問題和收獲,和教師展開良好的問答互動,進行探究式的學習,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在課堂講授時不能面面俱到、均衡發力,要結合微課的具體內容做到有所突出、精心設計,對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易錯點等加以側重。在師生問答往來之間,會產生許多充滿智慧結晶的教與學資源,進一步補充到今后的微課程資源中去,讓微課隨著課堂的翻轉而不斷生長,有效反哺課堂教學。翻轉課堂采用劃分學習小組的模式組織開展教學,小組同學間彼此協作、共同學習,相互幫助、相互啟發,形成了一個學習共同體,可以促進學生溝通協調能力的提升,增進彼此的接觸和了解,構建良好的人際關系,這也是課堂翻轉之后帶來的潛移默化的收獲。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學習狀態做線上的跟蹤了解,在課堂講授中有效組織學生開展討論,幫助學生有效掌握課程的重點和難點。
(四) 作業分享,師生共同評價總結
“翻轉”不是缺失,也不是放任,教師肩負教學組織、教書育人的重任,雖然學生在課前和課下自主完成了微課預習和知識儲備的大量工作,教師也在課程講授和課堂討論中集中解決了學生難以理解的部分,做了重點講解,但這并不代表著教學任務的終結。在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后,教師應當設置相應的測試練習,讓學生在課后獨立完成,用以鞏固和復習所學的知識。在此過程中,可以設立作業小組,同學們之間彼此分工協作,互相幫助,團隊完成。學生在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后,在將其上傳到教學平臺、微信群或者QQ群,同學之間彼此互評,教師再做總結性評價,根據學生的具體表現,給予表揚和批評。翻轉課堂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就在于課堂討論能夠進一步促進學生將微課預習知識進行“吸收”和“內化”,既省卻了教師大量知識點課堂反復講解的時間,也將課堂教學的落腳點從教師是否講到了知識點上轉移到了學生是否掌握了知識點上。利用翻轉課堂這一教學模式,教師還可以分別記錄學生提問的次數、討論的次數、答題的次數,制作出體系化的測量表,標注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起伏,通過師生、生生互動來評價學生學業成績,有效避免“一考定終身”的單一和不足。
三、 結束語
時代潮流,滾滾向前;順之者昌,逆之者亡。互聯網信息時代的來臨,給我們的學習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迫使我們做出思考和選擇。在中學數學課程教學中,開發利用互聯網的便利,制作采用“微課”網絡資源輔助教學,可以避免知識點教學的碎片化,能夠形成知識體系,極大地方便了學生利用課下時間進行預習、鞏固、復習和測試,提高學習成效。
通過網絡學習平臺,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又增添了新的渠道,彼此交流日趨多元:學生既可以選擇在課堂上、課間和授課教師進行面對面的直接交流,也可以利用視頻對話、網絡留言的方式和授課教師進行語言交流,還可以通過電子郵件、發帖或網絡文字聊天的形式和授課教師進行書面交流,最終使得每一名學生都可以及時獲得授課教師的有效指導。這也有利于授課教師根據課程講授中反映出來的能力不足、知識欠缺、溝通無效等問題進行自我反省,通過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的不斷更新和學習實現自我成長,并為最終提升中學數學課程的教育教學水平提供保證。
參考文獻:
[1]趙興龍.翻轉課堂中知識內化過程及教學模式設計[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4(2).
[2][美]佩西達.西姆勒,威廉.西姆勒.讓每個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37個技巧[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4.
[3]盧強.翻轉課堂的冷思考:實證與反思[J].電化教育研究,2013(8).
[4]韓麗珍.翻轉課堂在我國發展的瓶頸及路向選擇[J].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3(10).
[5]郭紹青,楊濱.“微課”趨同進化教學設計促進翻轉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4(4).
[6]張金磊.“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關鍵因素探析[J].中國遠程教育,2013(10).
作者簡介:萬飛,中教一級,安徽省蕪湖市,繁昌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