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階段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法豐富多樣、形式不斷翻新,是否可以在核心素養的引領下合理選擇課堂教學內容成為探究的關鍵。本文從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出發,從創設問題情境、啟發學生思維、加強合作學習等方面,針對核心素養下如何開展小學數學教學進行了分析和論述。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所謂核心素養是指人們生活、學習過程中接受各挑戰的素養。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探索創新能力,同時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責任擔當,通過各方面素養的養成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因此,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進一步加大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以后的學習與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 創設問題情境,確立教學目標
如果可以利用學生已有知識與經驗建立問題情境,那么學生就可以發現認知上存在的問題,從而調動起他們學習數學的動力,同時還能引發其思考,對比現有認知與原有經驗,進行意義建構。例如,在小學一年級“認識人民幣”的教學中,筆者利用多媒體出示了聰聰和明明的畫片,體現在黑板的左右兩邊,這樣設置教學情境“淘氣的聰聰和明明今天要來我們班上課。看!他們還帶來這個呢!”出示儲蓄罐,然后提問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然后讓學生說說在生活中什么時候用到錢?出示人民幣,引出“這節課我們就和聰聰、明明一起來認識人民幣”,通過“聰聰、明明”兩個卡通形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從已有經驗出發,為學生創設他們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其感受到數學是來自生活的。
二、 啟發學生思維,發展核心素養
在促進學生理性思維發展上,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可見一斑,因此,數學素養中以理性思維作為其核心內容。在數學教學中,通常可以利用結構化教學方法,從不同方面開始出發,創設可以啟發學生的問題,引導其積極參與到思考、討論、假設、推導的實踐活動之中,在這一過程中應充分重視課堂中學生們回答問題的次數,通過啟發學生的思維提升其參與課堂活動的幾率,同時提升學生整體思維能力水平。總之,只有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有效激發,學生才能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激發出新的思維,從而幫助學生在原有思維水平上進一步提升,最終有效發展數學核心素養。
三、 通過合作學習,實現平等交流
新課程標準提倡使用合作學習法展開數學教學,例如在“統計”教學中,筆者先讓學生調查一些簡單數據,學生們通過調查發現班級中大部分學生都愛吃蘋果,只有少部分學生喜歡吃橘子,那么就針對這些學生追問:如果你代表班集體進行水果采購,你會怎樣買水果呢?先讓學生們進行思考與討論,完成討論后得到結果:應該從大局出發,因為大部分學生都喜歡吃蘋果,那么不能僅顧及少部分人,然而一些學生則這樣辯駁:不能都買蘋果,因為還有人喜歡吃橘子,就應該每個人的感受都要考慮到,然后上面的學生就回答:雖然吃蘋果的人數多,但是班級同學喜歡吃的水果一共有三種,如果將喜歡其他兩種水果的人數加到一起,不會比愛吃蘋果的人數少多少,甚至還會超出愛吃蘋果的人數,那么這時就應該三種水果都要買一些,蘋果的數量略多。這種教學方式得到了新課程標準的推崇,通過自由交流、質疑及辯駁,學生們明白了一個人的行為會對其他人產生影響,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方式。
四、 聯系生活實際,展開數學教學
一位數學家曾經說過,人們之所以會覺得數學是無聊的,學習數學的道路上也會遇到很多困難,主要原因在于這些人并不知道數學可以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使例題生動化、具體化,將例題與現實生活結合到一起,并且注意控制好題目的難易程度,合理創設出問題情境,使數學問題變得實質化。例如,在“百分數”這部分內容教學中,筆者向學生提問:超市中都有哪些優惠活動啊?這時學生想到了平時的贈券、打折、買贈等活動,這時筆者將打折的含義告訴給學生,然后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計算,比方說一個包包是200元,那么打折(五折)的話是多少元呢?學生們就會清楚五折的含義就是50%,然后得到答案。這種與實際生活相聯系的教學方式,利用學生生活中的例子引導學生學習百分數的相關內容,學生會體會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是緊密聯系的,從而深入感受實質化的數學內容,數學教學也不再是空洞難懂的,激發出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并積極地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之中。
五、 明確關鍵點,培養核心素養
優化問題是人們經常遇到的問題,要求從學生已有經驗、知識基礎開始出發,創設具體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實驗、推理等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在小學四年級“烙餅問題”的教學中,烙3張餅為教學重點,其探究的關鍵在于對該教學重點的探究,具體來說,學生明確先烙2張餅然后烙1張餅的方法之后,其原有知識中并沒有交替烙3張餅的方法或經驗,在探究出這種方法之前,學生處于“求之不得”的狀態之中,這時就是“思維體操”的開始,真正的學習要在該過程中發生。可見,明確探究的關鍵需要首先明確教學重點,然后有效把握探究的特征。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靜下心來,為學生留出足夠的思考、合作、碰撞的空間,讓探究的過程真正在課堂上發生,促使學生的核心素養真正落地生根。
六、 結語
綜上,小學數學教學中應注重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關注學生思維能力的體現,同時進一步加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通過多種教學模式的應用,可以更好地引領學生開展有效的學習,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創建問題情境,這樣學生可以更好地融入其中,充分感受到數學的魅力。
參考文獻:
[1]解紅艷.淺析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8(21):128.
[2]馬云鵬.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為例[J].中國德育,2018(8):45-50.
[3]楊徐昕,李喆喆,楊詩琪.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人文素養培養[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8,18(1):10-14.
[4]姜春華.淺析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1(32):113-114.
作者簡介:蔡琴,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尤溪縣城關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