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躍庭
【摘要】本文主要是說以素質教育為背景,化學教學有助于提升高中生的創新思維和綜合操作能力,老師們要提升對其核心素養的了解,該文主要闡述了該怎樣提升孩子們的化學核心素養。
【關鍵詞】高中化學 學科核心素養 體系構成 特征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2-0183-02
1.引言
化學基礎素養是化學核心素養,老師要關注其體系的組成與特征,改進落后的一些教學思想與方法,提升化學教學的質量,促進學生可以全面發展,給社會培育出高素質的人才。
2.該體系主要內容
化學該學科所涉及的區域十分廣泛,其核心素養方針為培養學生完善人格與終身學習的思想,指引學生持續的堅持去發展自我,培育孩子們的綜合素質,讓其更上一層樓。要良好的掌控化學的核心素養要有一個正確的化學認識。
其主要體現在5個方面,分別是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從不同層次來了解物質的多樣性并對其分類,從兩個視角來探討與解決問題)、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世界是變化的,不能一成不變的去看問題,化學就能很好的培養孩子動態的去看問題)、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如今社會講究的是證據,不能無中生有的下一個決定,化學實驗就很好的體現了這個道理)、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在化學實驗中需要同學們去探究,在探究中合作,大膽提出質疑,勇于創新)、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在實際生活中需要同學們有社會責任,責任心十分重要),前面三種體現了化學學科特質的思想與手段,而探究與意識則是從實踐層面激勵創新,精神與責任深化了化學學習較高層次的價值追求。
3.怎么樣培育好孩子們的化學核心素養
3.1培育高中生化學素養
3.1.1該學科基礎知識與技能
培育高中生化學素養的第一要務就是要他們掌握該學科的基礎知識與技能。掌握化學的概念與原理, 了解化學現象的實質, 把握化學變化基礎的規律, 培養學生的化學科學觀念, 提升他們自主或者合作學習的能力。
3.1.2化學思維
化學思維是指人們在了解化學活動里要運用科學手段的思想意識, 來了解化學學科的本質、特點與價值。像守恒思維;歸納和演繹思維; 深入探究思維;結合實際思維等等。
3.1.3化學手段
原始的化學手段, 主要有唯物辯證論、矛盾分析、以及通常的科學手段, 比如觀察法、實驗法等等。由于科技發展的進程與學科之間相互交叉滲透, 把多種手段運用到化學實驗中去, 如把數物生等手段結合到化學手段中并去。并且, 積極運用整體性思維, 來拓展化學的新知識、組成化學的新結構, 推動現代化學的進步。
3.2聚焦于核心知識
化學的核心素養為化學課程準則的“魂”,也是化學學科教學的“根”,同時是化學教學評估的“尺”。培育化學學科的核心素養一定要詳細的化學理論作為依托,使他們在學習化學理論的活動期間形成與發展,因此給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做出我們化學學科應做的貢獻。如此化學理論就其關鍵性就不言而愈了,其理論可分成核心理論、次要理論和外圍理論,核心理論通常是那些處在整個理論系統與學科結構中關鍵位置的理論,并統攝著周邊理論,并存在關聯性作用。增強化學的核心理論教學,有助于理清化學教學內容的主枝。
3.3培養化學能力
3.3.1操作能力
化學實驗為培育學生操作能力的關鍵手段, 但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干擾, 部分老師為了節約時間來多講練習題、從而減少實驗時間, 甚至可能出現不做實驗, 這造成是學生缺少實踐經驗, 操作能力差, 阻礙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 妨礙學生將來的發展。我們要盡量多的增加實驗課時, 通過他們獨立設計與操作實驗, 來測驗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 審核學生設計和操作實驗的能力, 考查他們運用所學到的理論來解決實驗問題的能力, 有助于培養他們創新思維的能力。
3.3.2培養其團隊合作精神
在信息發達的今天, 最需要的是具備交往能力的人。要想取得工作成功或者是科研成果, 就需要學會和其他人相互合作, 可以組織且協調各式力量, 給自身進步創造有利條件。在高中時期核心素養的培養中, 培養他們人際交往能力是十分關鍵的一環。他們學習活動期間是學生自己學習與團隊相互合作學習的高效結合體, 若合作學習得到有效地開展, 可以很好的促進培育高中生的集體意識與團隊協作精神。
3.3.3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自主學習中要尤其注意高中生化學分析能力的發展, 培養其提出問題、運用化學理論能力、大膽地預測與假設、對社會展開調查、實驗時細節觀察、培養其化學思維。如要求學生研究碳酸亞鐵的性質,老師就要指引學生去猜想碳酸亞鐵的一些化學性質,及其推測依據; 設計實驗計劃,列舉試劑, 預測會出現什么現象; 對實驗結果的牽涉的理論知識; 總結碳酸亞鐵的性質。
3.3.4競爭和創新的能力
競爭會激起學生的更想鉆研學習, 讓學生更為勤奮與努力, 會提升學生一個緊迫感與危機感, 因而刺激學生大腦積極活躍的思考問題, 不斷地找出自身的差距, 持續培養學生的一個競爭和協作能力。在化學學習的過程中, 主要是培養了學生的觀察、操作、思維、假設、 創新的5個能力。
3.4對化學語言素養進行培養
3.4.1與人交流的能力
溝通值得是迅息雙向或是多向的一個交流, 把信息傳遞給別人, 并期待得到他相應反應的階段,與人溝通既能提升理解他人的能力, 又能增添別人了解自己的水平。許多人可能學習成績優異, 但是溝通能力不好, 和人交流時語言溝通能力差, 這主要是理科生的薄弱處。所以在課上教學是, 培養一個真誠且交流的氛圍, 勇于問答、能夠傾聽、注意禮貌, 培養他們自信的溝通能力。
3.4.2學好化學語言
該能力就是學生可以準確地運用化學語言來傳達信息并進行化學交流, 用化學專用語言來描述有關的現象, 并可以清晰地表達出化學思想。現在學生的一些化學專業語言表達是令人不滿意的: 口頭解釋或書面解釋時, 條理不順, 思維不清晰; 化學用語、相關原理與化學的生活表達不準確; 在寫作業與試卷時表述不清楚、重點與關鍵點不明了、缺少條理與科學性。
3.4.3增強國際教育
如今高中生的國際交流機會日益增多, 要增強培養他們尊重并了解另外的國家與民族,并能理解其基本精神與風俗; 學會和其他的人平等交往,可以與其他人和睦相處,; 培養他們成為具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人。
3.5提升其綜合能力
各個學科的知識一起整合并融合在一起,增強其綜合能力。
化學與另外的學科之間的知識都是互相滲透, 具備基礎性與交叉性。進行跨學科并且跨情境的來綜合所學的知識, 其中包括學習思維、著名觀點、好的方式、認識與了解術語,對各類理論進行融合。指引學生在進行化學學習期間, 還要注意和另外的學科理論進行整合。像在化學學習期間運用詩詞來表達一些化學反應, 以此在化學中滲透了語文知識, 提升他們的人文素養; 運用數學 (數列、函數、空間幾何、排列組合等)、物理 (力學、速度,相對論等)、生物 (酶、遺傳變異等) 理論再現到化學試題當中。
4.結束語
總而言之,培養好學生的核心素質十分關鍵又艱巨的過程,且不能忽視,而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又是表達該學科的靈魂,老師先是要從自己做起,通過理論層面來探討核心素養的含義,其次在教學期間要有意識的去培養孩子們的核心素養,最終達到每個孩子所需學習的量。如此孩子們既能個性化的學習,又可以掌握好知識。
參考文獻:
[1]林不駒,李躍,沈曉紅.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體系的構成與特點[J].教育導刊,2015(5):78-81
[2]劉新陽,裴新寧.為21世紀重建教育[J].全球教育展望,2014(4):75-85
[3]高愛香.高中化學核心素養體系的構成和特點[J].教育導刊,2017(8):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