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
摘 要:教師在指導學生開展繪本閱讀過程中,可讓他們進行由文本遷移到寫作的訓練,仿寫、補寫、擴寫、續寫、改寫、創作等,并制訂一套切實可行的激勵與評價機制,旨在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同時,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繪本;閱讀;寫作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達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以人為本,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但是,在素質教育加快發展的新時期,仍然有很多學生對寫作不感興趣,感到寫作單調枯燥,是件苦差事,感覺不到寫作的快樂。特別是農村小學生,大多為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失,課外閱讀面狹窄,所以,他們更怕寫作文了,平時寫作文就像擠牙膏,考試時經常交白卷。教師也視作文教學為難點,提起來就頗為頭痛。
要想改變這種現狀,就必須想辦法擴大學生的課外閱讀量,但農村小學教育資源失衡,師資力量比較薄弱,家長素質也比較低下,閱讀工作很難開展。2018年3月份,周口經濟開發區許寨學校等四所小學,與上海啟明書社牽手,成功啟動“愛閱讀”項目,教師每周給三、四、五、六年級的學生各上一節繪本閱讀課(一節課閱讀一本繪本),師生一起讀繪本、品繪本、議繪本,致力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幫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讀和寫是不可分割的,一樣也不能少。葉圣陶老先生曾經說過“課文只是一個例子,語文應該是用課文教學生如何閱讀,如何寫作。”課文教學是這樣,繪本教學也是這樣。怎樣從繪本閱讀遷移到寫作教學,以達到通過繪本閱讀逐漸培養學生寫作興趣、改善學生寫作環境、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目的?開發區幾個啟動“愛閱讀”項目學校的教師正在著手研究這個問題,一方面借鑒其他各處繪本閱讀課程已經取得的成功經驗,另一方面摸索、探究、完善符合自己特點的“繪本閱讀和寫作教學相結合”的課程模式——在繪本閱讀教學中,讓學生做到讀寫結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以課內帶動課外,以課外促進課內。具體做法是:以課堂為主陣地,借助經典繪本故事,積累語言,培養語感,激發寫作興趣,學習寫作方法,提高寫作能力。
仿寫。在繪本閱讀過程中,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能用掌握的方法進行有效的學習,進行仿寫,發揮他們主體意識。仿寫不等于抄寫,這個過程中,老師要切實指導幫助學生有效仿寫——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從仿寫一句話,到仿寫一段話,再到仿寫一篇文。比如讀完《勇氣》之后,讓他們仿寫“勇氣,是 。”
補寫。有些繪本采用了“留白”藝術,從而為學生提供了想象、思考的空間。教學時,教師可借助繪本中的內容,適時地引導學生推測、構思,以習作的形式補白。如此,既增加了學生的練筆機會,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又促進了學生對繪本的理解。比如在閱讀《流浪狗之歌》時,有一張流浪狗站在田野里孤立無助的圖片,讓學生猜測:它在想些什么,然后再動筆寫下來。
擴寫。有些繪本的圖畫只有簡單的一句話,有的圖畫一句話也沒有。這時,可以讓學生自由想象,根據圖畫的內容進行擴寫,把句子寫生動寫具體,練筆的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和表達能力。比如閱讀無字繪本《七號夢工廠》,可讓學生給圖畫配上文字說明。
續寫。續編故事,有利于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激發興趣,發揮潛能,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訓練方法。比如讀完《灰袍奶奶和草莓盜賊》之后,讓學生續寫故事。
改寫。改寫故事,既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也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比如,閱讀《會動的房子》,讓學生思考,如果小松鼠沒有把房子建在烏龜的背上,而是建在了其他地方,又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先說后寫。
創作。當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都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讓他們自由創作,圖文結合,“出版”屬于自己的繪本故事。可以由易到難,先從一幅圖、一句話開始,到最后的許多圖一個連貫的故事。
制訂激勵與評價機制。一套切實可行的激勵與評價機制,可以激發、保持學生的寫作熱情,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幫助學生積極投稿,如班報、校報等,還鼓勵他們開通自己的博客空間,發表日志,互相訪問。另外還與積分獎懲制度有機結合起來,發表文章之后給予不同的積分獎勵,最后兌換成獎品。既有精神上的,也有物質上的。
繪本故事以它們鮮艷的色彩、優美的圖畫、簡潔的語言和有趣的故事,立刻吸引了學生的視線。通過幾個月的嘗試,學生非常喜歡這項課程,漸漸接受了繪本,愛上了繪本,閱讀興趣非常高漲。與此同時,經過堅持不懈的寫作訓練,學生的寫作水平也提高很多。許寨學校三年級的李舒暢同學根據無字繪本《七號夢工廠》創作的故事字數達到1000多,而且生動有趣、圖文并茂,獲得了啟明書社繪本閱讀推廣專家袁蓮老師的推崇。學生有許多作品被刊登在校報上,很大程度改變了學生寫作難的現狀。下一步,準備將他們的作品向市報推薦。
參考文獻:
[1]彭懿.閱讀與經典[M].南昌: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06.
[2]管建剛.管建剛和他的閱讀教學革命[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
注:本文系2018年度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農村小學生繪本閱讀與寫作教學研究》(JCJYC18021627)研究成果。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