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瑩瑩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數學也不斷進行改革,傳統的教學已經無法滿足新課改的要求,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教育手段和方法死板枯燥,學生無法打開思維,形成發散性思維。因此,教師要注重教學手段和方法,創新教學手段,打造趣味性課堂,寓教于樂,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數學,不僅僅只是記住課本上的知識,而是要擴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能做到舉一反三,發散學生的思維。將數學的邏輯縝密和嚴謹的精神傳播給學生,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趣味教學;策略
小學是孩子學習的啟蒙時期,能夠為以后的學習生活打好基礎,小學數學教學主要以發展學生的思維為主,但是小學生的注意力不夠集中,很容易被其他東西分散精神,這就要求教師創造出一個趣味課堂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枯燥無味的課堂變成生動形象的趣味課堂勢在必行。
一、以故事作為切入點,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喜歡聽故事是每個孩子的天性,針對小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特點,教師在數學課堂上用故事的方式來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緩解他們的緊張和不安的情緒,帶領他們進入故事的氛圍,探究數學問題是一種十分有效的學習方式,促使學生在故事和快樂中學習數學。以一年級“認識人民幣”一章為例,教師可以在課堂的開始用故事的形式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集中到教師所講授的知識上,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想象一下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超市買東西,然后問一問學生喜歡吃什么呢?學生會說巧克力、雪糕和薯片等。然后教師問:“媽媽給你買了一盒巧克力、一支雪糕和一包薯片共花費了五十元。”然后教師在多媒體上展示人民幣的圖片,問學生應該交給收銀員姐姐哪一張人民幣呢?學生爭先恐后地回答。這樣既吸引了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又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有利于教師構建高質量的課堂。將故事融入課堂中,讓學生更加明白人民的用處,對人民幣有了更深的理解,完成教學目的。所以,教師要靈活地運用故事切入課堂,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
二、設置情景,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共同建設課堂
教師在進行數學授課時,不能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要充分尊重和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創設情景,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增強師生間的互動,讓學生快樂地參與到課堂中。對此,教師要與學生共同構建課堂,構建高質量的、快樂的課堂。讓學生逐漸熱愛數學,懂得如何運用數學,打造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以“長度單位”一章為例,小學生對長度的概念模糊,并且這一章的內容枯燥,學生注意力很難集中,因此,教師可以運用情景設置的方法來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在課堂開始時,教師可以先準備好一段軟尺,然后在黑板上畫出一厘米、一分米和一米的長度,然后請一位學生做志愿者,站在講臺上,教師詢問學生:“講臺上的這位同學身高是多少呢?”學生紛紛進行猜測,教師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學生討論之后將猜測的答案統一并告訴教師,然后教師再尋找一位學生,讓他用軟尺量出這位學生的身高,看看哪一組猜的更接近。由此。學生對長度單位有了初步的了解。然后教師詢問學生桌子的長度大概是多少呢?這時候學生會發現桌子不足一米,由此教師進行長度單位轉換的講授,如何進行米與分米的換算,使學生對長度單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學生參與了整個課堂,對本次課堂的知識有了更深刻的記憶和理解。學生的熱情提高,師生間的互動大大增強,有利于趣味課堂的構建。
三、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打造趣味課堂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教師也要與時俱進,要學習多媒體技術,在教授板書無法展現的抽象知識時,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動畫和圖片來進行解釋和講授。這樣既可以吸引學生的興趣,又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讓學生更好地吸收所學知識。利用多媒體來打造趣味課堂,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忱。以“圖形的旋轉與平移”一章為例,這一章的抽象思維較強,學生理解困難,這時教師就可以運用多媒體進行動畫的展示,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上播放風車旋轉的動畫,讓學生理解旋轉的含義,然后教師讓學生舉例生活中旋轉的例子。由此加深學生對抽象概念的理解,提高數學課堂的學習興趣,認識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小學生理解能力較差,自我控制的能力不強,容易被有趣的事物吸引,這就要求教師提高課堂的質量,構建趣味性的課堂。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來進行教學的設計,只有創造了趣味性的課堂才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興趣,為學生之后的學習道路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劉紅梅.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7).
[2]支啟霞.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才智,2013(17).
[3]李振明.小學低年級數學趣味性教學的策略[J].中國市場,2015(19):239,241.
編輯 馬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