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譚文
摘 要:隨著新課程教學理念的提出,在教育教學中不僅僅重視進行知識的傳授,還更加注重學生思維模式的培養。思維導圖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不僅能夠完善知識系統,還能夠促進思維模式的不斷系統化。本文先闡述了思維導圖概述,接著提出思維導圖優化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新路徑,以便更好的促進數學教學效果的提升。
關鍵詞:思維導圖 初中數學 課堂 路徑
新課程標準提出教育要能夠注重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得學生能夠掌握數學學習的方式、方法。在這種背景下,要注重培養初中學生具有一定的數學科學素養,對數學品質進行優化,并完善學生自身知識的系統性,形成知識結構網絡。提升學生自身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自身能力。但是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將數學思維納入其中需要進行思考和探索。思維導圖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能夠進一步優化數學課堂,以此提升教學效果。
一、思維導圖概述
思維導圖模式是從主題散發出的知識結構,主要是以線條、導向為主,將枯燥乏味的知識內容轉化為彩色、組織結構容易理解的思維模式。思維導圖是西方國家率先提出的一種相對較為新穎的方式,最為主要的特點在于思維表達的發散性。傳統知識學習時僅僅是按照線性方式進行開展思維,在這一定程度上嚴重限制了人們思維的開拓,并不適合對知識的整合。思維導圖的優勢就在于能夠遵循相應的規則,從知識主題出發以主題進行放射,以此形成各種字體、顏色等的結構分支。在這個過程中,將思維進行延伸,也能夠使得思維的范圍和深度得到拓展。知識信息之間的關系也能夠得到一定的呈現,也有利于學生創新知識的形成。
二、思維導圖優化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新路徑
思維導圖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要能夠在基于其特點以及相關理論的基礎上,開展初中數學的思維導圖知識梳理。此外,還可以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對學生數學知識進行統計,并采用思維導圖的形式提升教育教學效果。
(一)注重方案的設計
思維導圖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要注重方案的設計,從認知、模仿、探究等過程中對數學知識進行探索。教育教學中要能夠針對每個知識點,按照一定的步驟應用思維導圖進行繪制。
認知過程,將思維導圖應用到初中數學教學中要注重教授學生思維導圖的繪制方法,讓學生在學習中能夠理解思維導圖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并理解其意義。
模仿階段主要是通過教師引導的方式,讓學生能夠進行思考、交流討論等,讓學生能夠自主討論。讓學生將對知識的理解繪制為思維導圖的形式,教師要能夠做到引導學生學習相關的知識內容。
探索階段,主要是學生能夠應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對數學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讓學生能夠對問題進行思考,運用思維導圖的形式進行知識的總結。
(二)具體案例
思維導圖的應用要能夠注重對知識的整體把握,例如在學習實數的相關知識內容時,從教材內容整體進行分析,知識內容包含自然數到有理數、實數等相關知識內容,這些是整個數學知識的學習基礎。對有理數、實數知識內容主要安排在兩個階段完成,但是學生容易忘記已經學習過的知識內容,也就為學習帶來一定的困擾。利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可以讓學生對知識有更好的理解,并能夠將知識總結起來。通過繪制思維導圖的形式可以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以極高的注意力參與到學習中,也能夠對知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注重問題解決的思維培養,例如在學習整式加減的相關知識內容時,內容的主要是將數的學習過渡到式,傳統數學教學中往往注重讓學生進行式相關知識的學習,但是相對忽略對基本概念知識的學習以及對學習方法的總結等。為此,數學中要能夠明確思維導圖的繪制主題,通過建立分支的方式對概念進行理解。還要能夠對過程進行表征,并通過發散、引導的方式對知識有全面的理解,將知識概念更加直觀化。
三、結語
思維導圖的優勢就在于能夠遵循相應的規則,從知識主題出發以主題進行放射,以此形成各種字體、顏色等的結構分支。在這個過程中,將思維進行延伸,也能夠使得思維的范圍和深度得到拓展。思維導圖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要能夠對知識系統進行理解和完善,并能夠將知識進行分解,并應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將知識進行闡述,以此使得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所學習的知識內容,以此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高八民.用思維導圖提高初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行動研究[J].西藏教育,2016(07):26-28.
[2] 馬學明.小學數學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J].華夏教師,2016(08):73.
[3] 張麗萍,葛福鴻.運用思維導圖工具培養數學思維品質的研究[J].教學與管理,2015(27):106-108.
[4] 張艷.例談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學周刊,2014(3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