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文韜
【摘要】語言文學對個人的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對人的道德品質、內涵修養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初中階段是語文核心素養的養成期,但是從目前國內對語文的教育模式與重視程度來看,初中的教育遠遠不足以塑造一個人的人格。因此,發展個性化閱讀,拓展語文知識的學習方法和學習途徑,才是語文教育現階段應該攻破的難關。本文通過分析個性化閱讀和語文教學的內生關系,得出個性化閱讀引入課堂,對于培養初中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具有推動作用。
【關鍵詞】個性化閱讀;核心素養;語文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一、前言
九年義務教育實施以來取得了很大成果,文盲率從最初的80%減少到現在的不足8%,已經逐步趨于完善。初中語文教育一直都是基礎教育階段中最重要的科目之一。隨著教育的發展,教案教學法顯然已經不能適應當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不能發揮現代知識對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對于將個性化閱讀引入初中語文教育中來,教育界基本已經達成一致的看法,認為初中語文應該將個性化閱讀引入教學作為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手段。例如,王麗琴認為,個性化閱讀對中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幫助,可以提高中學生的核心素養;王南南認為,學生適當個性化閱讀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為學生學習語文提供一個良好的開端。本文在前人的基礎之上進行拓展研究,從語文教學與個性化閱讀的內生關系入手,對個性化閱讀如何促進初中生的語文核心素養進行了詳細闡述。
二、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性
核心素養的提升體現在學習熱情的高漲,提高語文課堂的效率,熱情是會“傳染”的,興趣源于熱愛,如果學生能將興趣作為語文學習的動力,就不會對語文課堂產生負面情緒,積極參與到課堂的討論中來。核心素養的提升體現在個人潛力的提高,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李杜源于文學核心素養,才留下了車載斗量的千古名句;牛頓由于對數理的核心素養,才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可見學科核心素養擁有的魔力。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核心素養的提升是激發個人潛力的鑰匙。核心素養的提升體現在師生感情的融洽,具有較高語文核心素養的學生,會模仿老師有感情地朗誦課文,會臨摹老師漂亮的板書,會效仿老師理解知識的思路,人們總是會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這對師生感情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而師生感情的升華對語文教學也有著重要意義。核心素養達到培養有助于語文教育的發展,是語文學習的原動力。語文教育的發展,是語文教學工作、語文核心素養、學生語文成績共同進步的結果。
三、閱讀與教學之間的相互影響
經濟學模型中有一種關系叫作“內生關系”。在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學和個性化閱讀也可以被看作是兩個內生變量,它們之間相互影響。課堂的講解重在教導學生語法、語義,個性化閱讀重在拓展視野、培養語感,在語文教學中兩者缺一不可。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善于閱讀和經常閱讀的學生,語文成績也相對突出,核心素養的培養也更加迅速與簡單。內生關系表現在它們是相互影響的,如果不能形成良性循環,就會形成惡性循環。
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掌握的能力,如語音語義等,都可以運用到課外閱讀當中,使得課外閱讀更加便利,在課外閱讀中遇到的障礙也可以由語文課堂教學解決。同時,在閱讀中積累的素材、開闊的眼界可以促進我們學習語文的興趣,積累的素材也可以對我們的語文學習提供幫助。我們把這種內生關系模式稱為“蝴蝶模式”。初中語文教學的目標就可以演變成:利用“蝴蝶模式”使得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通過個性化閱讀提升自己的核心素養。
這種并非單方面影響的內生關系模式,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和能力。中學生審美觀和自制力各方面比較成熟,可以推薦閱讀名著、優美散文、精美詩選、文言文等個性化閱讀素材,重在積累,提升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在語文教學測驗中,閱讀類題型幾乎全部都是課外閱讀,但在應付考試的過程中,很少有學生去品味文章,這就喪失了語文教學的目的。語文課堂和課外閱讀密不可分,其內生關系使得我們不得不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注重課外閱讀,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與教師和同學進行討論是獲取知識的一個重要途徑。課外閱讀往往能夠從各個方面向學生傳遞知識,讓學生了解到更多的知識,這些知識是與教師和同學們討論得不來的,相比之下更加珍貴。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培養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讓自己的大腦運轉起來,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轉化書中的知識,這也是一種培養語文思維的重要方式,同時還能夠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四、個性化閱讀教學
前人積累了無數經驗得出的結論告訴我們,語言的學習就是一種從量變到質變的積累,只有閱讀量得到提升,才能達到核心素養的突破。無論是小學、初中抑或是高中,對于學生的要求不再僅僅是成績好,而是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做一個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語文教學的目的在于人才的培養,而反映在結果上就是語文核心素養的高低,因此,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是語文教學進步的外在表現。
個性化閱讀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高有以下四點推動作用:首先,閱讀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課外的閱讀不同于課堂講解,即使現在教育界已經加大力度提倡課堂活躍氛圍,但是教材教案的選取,仍不及課外閱讀具有趣味性。興趣是學習的源泉,而只有學習才會進步。其次,個性化閱讀可以為寫作提供大量可用素材,學生可以不必拘泥于課文中人物的實例,好的人物事例對自己具有激勵作用,反面的人物事例對自己也是一種鞭策。以人為鏡,不僅可以明得失,還可以升素養,為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礎。個性化閱讀還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學生的理解能力、溝通能力、文化素養等品質都是在語文的學習中逐漸培養的,良好的閱讀習慣會讓我們認知圣賢、懂得道理、修身養性,這也正是提高語文核心素養的根本目的。課外閱讀能夠拓寬學生視野,認清現實世界。如果學生能夠在寫作中反映現實,時刻透露強烈的社會意識、人文意識,那么教育的目的也就達到了,這樣的人才正是社會需要的人才。
五、結語
個性化閱讀對初中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有著不言而喻的推動作用。閱讀與語文課堂教學的內生關系也要求我們重視閱讀,讓學生的語文學習過程成為一個良性循環的過程。初中語文的教學進步在于學生學習主動性、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的全方面優化,課外閱讀無疑是能夠全方位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重要途徑。因此,個性化閱讀引入語文教學是現階段語文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語文思維有利于對高中語文的進一步學習,初中語文教師應該進一步地為學生探索更好的方法來學習如何培養語文思維。對于這一問題,只要教師能夠采取積極的態度去面對,能夠積極地尋找方法來幫助學生,我們就能夠有效地為學生培養語文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王麗琴.中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實踐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7(11).
[2]王南南.課外閱讀在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芻探[J].成才之路,2018(3).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