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 娟
(大理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云南 大理 671003)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明確指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堅持教育與管理相結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學校管理之中,建立長效工作機制。”高校在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學生管理作為高校管理的重要內容,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指導作用。把學生管理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教”“管”統一,是提高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學生事務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當前我國高校學校事務管理的理論與實踐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總體目標,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心理品質和綜合素質為原則。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一項教育工作,同時又承擔著管理職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要通過教育方式引領學生思想,又要通過管理手段規范學生行為。兩者相輔相成,辯證統一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因此,學生管理是髙校學生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載體。
與政府、企業等組織的管理目標不同,高校對學生進行管理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因此,有針對性地對不同時期不同的教育對象開展不同的管理與教育,對高校學生管理來說顯得尤為重要。
改革開放以來,改變的不只是中國的經濟體制,人的觀念也早已今非昔比。改革開放之初,中國老百姓對世界的了解甚少。改革開放40年后的今天,絕大多數人對世界的理解更加全面、深入。在這樣的環境下,當代大學生逐漸成長為推動我國發展與建設的重要后備力量。因此,對這樣一代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至關重要。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明確了目前存在的學生組織形式,包括學生黨組織、團組織、學生會、班級、社團、大學生生活社區、學生公寓、網絡虛擬群體等。各類學生組織均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組織載體,承擔著學生思想引領、素質拓展、能力培養的重任。
從新中國成立至今,學生公寓的居住條件大有改善,建筑設施也逐步完善。宿舍內設施設備除原來的床、桌椅外,增加了書架、儲物柜、衣柜、飲水機等。高校學生公寓是學生學習生活的第二課堂,是大學生學習、生活、休息的最基本、最主要場所,隱藏著眾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學生公寓是貫徹落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場所。
在高校管理中,公寓具體事務的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脫節現象普遍,存在高校公寓管理社會化、教育環節薄弱等問題。目前高校的公寓運作呈現社會化趨勢,公寓由外來企業投資建設,宿舍管理人員大多數由企業直接從社會招聘,宿舍管理員承擔的僅僅是滿足學生物品報修、飲水供應等生活事務的管理工作。高校公寓管理缺乏專業的指導隊伍,管理人員沒有必要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無法承擔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
除去上課時間,大學生大部分時間在公寓度過,因此公寓已經成為高校學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貫穿全過程的關鍵。要使高校學生管理與思想政治教育“進公寓”,采取有效的措施很有必要。首先,要發揮學生公寓的主渠道作用,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進公寓制度。學校、教師、輔導員、公寓管理員和學生要建立緊密、系統的聯系,綜合課堂教育和宿舍人文環境,在制度和管理模式上確保思想政治教育進公寓的有效性。其次,提高公寓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定期為管理人員舉行業務培訓、思想培訓,使管理人員將思想政治教育寓于良好的服務過程,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再次,開展正能量的宿舍文化活動。在公寓內建立公寓自習室、圖書室、活動室、健身房等,既尊重大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身心發展需要,又能營造良好的公寓氛圍,使公寓為真正的第二課堂效力。
2005年1月,中共中央、教育部《關于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社團工作的意見》中指出,大學生社團是“由大學生根據自我興趣和愛好自愿組立,并依據相關章程規定自主開展活動的學生組織。”社團是大學生廣交朋友、發展個性的良好選擇,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廣大學生被多種多樣的社團吸引并參與其中。因此大學生社團可以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補充和延伸,是新形勢下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
然而,高校社團管理也存在問題。首先,高校學生社團數量和規模不斷擴大,社團質量參差不齊。高校沒有專門的管理部門對社團進行管理,對社團缺乏關注,導致社團發展具有盲目性。尤其對大學生而言,放之任之的態度易導致其無視組織紀律性的弊端。其次,社團的指導教師制度不完善,很多社團配備的教師只是名義上的,在實際上并沒有起到作用。此外,學校并沒有針對社團建設的經費,基本上靠學生自己拉贊助,對人員較少、較小但又具有意義的社團來說,活動經費不足制約了它們的健康發展。
因此,要著力解決社團發展中的問題,真正使社團為學生發展服務,在高校良好的管理制度下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團。首先,高校要完善社團管理制度,在大方向上對社團進行管理,使社團發展更具有方向性。其次,加強高校各級黨組織、團委和學生工作處對大學生社團的指導。《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指出“充分發揮黨團組織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闡述了學生組織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組織管理要求,這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文件中尚屬首次。定期對社團進行理論思想培訓,使學生和指導教師之間建立良好的溝通橋梁,也能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潛移默化地輸送給社團成員,起到深遠持久的影響。最后,學校層面應當有支持社團的專項經費。學生在舉辦活動時,可以根據活動方案和預算以及最后的經費支出進行報賬。根據具體情況劃撥活動經費,可以提高學生的熱情和參與度。
世界互聯網技術發展一日千里,現代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已跟網絡掛鉤。當代大學生是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成長起來的,網絡已經是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網絡的即時性、互聯性、個性化特點,大學生一般利用網絡使用各種聊天社交娛樂軟件,如微信、QQ、微博等。在這種背景下,高校可以利用網絡“互聯網+”平臺,創建專屬APP,搭建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平臺;借助網絡生動活潑的形式,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圖片化、色彩化、聲音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大學生學習的欲望,促使學生形成對事情的正確判斷。這種方式有助于促進輔導員和教師在平臺上與學生更多地交流,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加強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可信度。學生與教師在平臺上進行溝通,教師根據學生的留言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并提供建議,引導學生正確地進行思維。這是對學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創新。
一百多年前,思想家、政治家梁啟超揮毫寫下大氣磅礴的《少年中國說》:“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大學生作為新時代的繼承者,擔負著重大責任,因此高校要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管理和教育。高校教育的目的是育人,管理的根本目的也是育人,促進高校學生管理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進公寓”“進社團”“進網絡”,是對大學生進行管理的創新方法,對大學生的成長與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