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定平
摘 要:公共圖書館所做的很多重大改革中,法人治理結構是一項重要的改革,法人治理結構在公共圖書館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公共圖書館的管理模式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在不斷地創新,公共的圖書館通過不斷的嘗試和實驗,對傳統的管理方式進行改革,找到了適合現代潮流的一種管理方式。這一種治理結構是在理事會、管理人員以及監督人員等各個部分都通過之后,才得以實行,這一治理結構給公共圖書館提供了很好的環境,使得環境公開、透明、公平等。此文章首先對這一治理結構進行了介紹,又對這一治理結構的優勢進行分析,然后找出問題,并為這一治理結構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法人法治;現狀
從2013年開始,公共圖書館的法人治理結構已經開始得到各界人士的關注,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上,確切的說明公共圖書館不能一成不變,需要在傳統管理方式的基礎上進行改革和創新,使公共圖書館的管理方式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建立三權分立,讓權利分屬不同部門,并且能夠使部門之間相互聯系密切,相互制約。在圖書館年會上,圖書館各界的專業人士也對這一治理結構進行了分析和研究,探索這一管理方式目前的優勢,所存在的問題等等。
1 公共圖書館法人治理結構概述
1.1 公共圖書館法人治理結構的概念
大家對法人治理結構這一概念應該或多或少有所了解,這一管理方式最早是在公司管理上進行使用,一般情況下,公司建立這種管理方式,主要是想通過這一管理方式,來將各個部門之間的權利進行均衡,并且能夠使得各個部門之間相互監督、相互制約。這一管理方式可以把與公司的利益有關的工作者都融入進去,讓每一個工作者都參與到當中去。公共圖書館所采用的管理方式就是這樣的,首先保障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法人權利以及工作人員的地位,然后創建理事會,從而使得與圖書館利益相關的工作人員都參與到這一管理方式中去,以此來推動圖書館各方面的發展。這一管理方式的核心是決策層,館長是管理層,這一模式將圖書館的管理權力進行均衡,使得不同部分之間相互制約,相互促進。
1.2 公共圖書館法人治理結構自身優勢
傳統的圖書館管理模式大部分都是政府對其管理,政府對圖書館平時的工作進行監督和指導,政府主要管理的是圖書館財政方面,平時的工作都是政府進行安排,政府會做好方案然后圖書館對其進行實施。與圖書館專業管理者相比,專業性不強,所以在管理圖書館的過程當中,存在了很多的問題,比如圖書館的運行并沒有很好的效果,存在落后的情況,有些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并且在很多方面都體現了非專業性。與傳統的圖書館管理方式相比較,這一新型的管理方式使得圖書館中的各部門工作人員能夠參與到圖書館的管理當中,這一方式主要是圖書館工作人員自身對其進行管理,政府干預的較少,這樣一來圖書館就可以得到很好的管理,在工作中遇到問題時可以及時的進行解決。
2 我國公共圖書館法人治理結構現狀與不足
從我國宣布要推進文化事業單位改革試點工作以來,我國主要選擇了五家圖書館進行試驗。新型管理方式順應了國家響應的號召,各個城市都很快的也對圖書館的管理方式進行了改革。此次選擇了幾個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圖書館進行分析,分別是溫州市圖書館、無錫市圖書館、合肥市圖書館以及南京市圖書館。其中溫州市圖書館的理事會類型是議事、決策型,理事會中有13名成員,理事長是社會人士;無錫市圖書館的理事會類型是咨詢型,人數也是13人,理事長是副館長;合肥市圖書館的理事會類型是咨詢型,人數為11人,理事長是圖書館行政部門人員;南京市圖書館的理事會類型是決策、監督型,人數是15人,理事長是圖書館管理層人員。
我國這一新型的管理方式還處在探究階段,并沒有達到成熟的階段,所以在管理方案上或多或少的存在了一些問題。雖然圖書館已經建立了治理結構的一個構架,但是只是最基本的一個構架,并沒有將構架展開來進行細分,所以有很多問題都沒有解決,而且這一新型的管理方式在之前只是在公司使用,并沒有在圖書館實施過,所以相對來說缺乏一定的經驗,在實施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理事會在對方案進行實施時也會遇到很多困難。比如:將我國的這一新型管理方式與國外進行對比,會發現我國的法律法規制度沒有國外細致,并沒有順應現在的形勢;其次,理事會并沒有進行徹底的改革,在新型的管理方式中,理事會是有較高的權利的,但是在真正實施的時候,理事會并沒有得到較高的權利,他們只是被賦予了其中一個方面的權利;然后就是圖書館的管理層所負責的對象發生了變化,這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挑戰,之前負責的對象是政府,政府下達命令,然后管理層去實行,而新型的管理方式,管理層要負責的對象是理事會,理事會下達命令后管理層去實行,將任務在所規定的時間內很好的完成;最后監督層這一部門并沒有很好的完善,也沒有做好自身的職責,起到監督的作用,所以監督層還需要不斷的探索,將其完善,為圖書館的發展付出自己的力量。
3 完善公共圖書館法人治理結構的建設
3.1 完善相關立法
國外的圖書館之所以能夠很好的發展,主要是因為國外圖書館對管理方式這一方面特別的重視,所以對管理方式這一方面出臺了很多的法律法規,從而為圖書館這一新型的管理模式提供一個安全良好的環境,使這一管理方式能夠有一個保障。上述已經說到,我國雖然已經出臺了相關的一些法律法規,但是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所以我國想要將新型管理方式很好的運行下去,就需要加強立法保障,通過制定一系列與之相關的法律,為我國圖書館的管理模式提供良好的環境,使得管理模式能夠在有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很好的運行。
3.2 建立健全理事會制度
理事會在新型管理模式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完善理事會制度建設,使理事會真切的擁有自身的權利。在實際管理當中,理事會并沒有受到很大的重視,決策權也并沒有真切的是給予了理事會,有很多時候決策權還是給予了政府,所以,想要真正的改革管理模式,就需要發揮理事會的作用,將理事會重視起來,政府應該把權利真正的賦予理事會。
3.3 建立公開法定的理事選任機制
事會成員的背景和構成比例的科學組合對于促進理事會科學決策,充分發揮理事會的作用具有重要意義。政府部門作為公共圖書館的出資人代表,找到合適的人選顯得尤為重要。公共圖書館、政府部門以及社會理事的產生,都需創建公開、法定的理事推舉機制。公共圖書館的主要負責人、副館長以及黨組負責人,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定為理事;政府部門理事,僅有主管單位代表還不夠,可以適當補充編制、財政、人事等方面的政府綜合職能,所以有決策權力的人擔任最合適;社會理事需要由民間機構、行業組織等進行推薦,也可考慮通過公開招聘的方式選出公共理事,并通過社會公選方式來體現并表達民意,理事長的產生并不應非要由政府部門分管負責人出任,也可由熱心公益事業的人員擔任,這不僅能體現政府行政放權,又能表達讀者的觀點與公共利益,更好地監督圖書館的績效,確保圖書館對社會需求能及時作出相關的回應和服務的改進。
4 總結
公共圖書館的新型管理模式,不只是讓政府將權利真正的賦予理事會,還可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自治。雖然,我國還處于探索階段,存在著一些問題,但是已經取得了很多好的成果,只要不懈努力,繼續前行,就會將這一新型管理模式很好的運行下去。
參考文獻
[1]常大偉.我國公共圖書館法人治理結構建設內在邏輯、現實困境與實施策略[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8.(3).
[2]易紅.公共圖書館法人治理結構現狀調查與分析[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18.(1).
[3]時金平.我國公共圖書館法人治理建設中應關注的兩個問題[J].河北科技圖苑,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