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信息化發(fā)展程度越來越高,信息技術已滲入到各行各業(yè)。在教育領域,信息技術也帶來了很多變革,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提高了教學效率,大大的豐富了教育資源,開拓了視野。各級教育部門很重視信息化工作,開展了“一師一優(yōu)課、一課一名師”活動,通過活動,進一步增強教師對信息技術推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重要性的認識,充分調動各學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本文主要結合作者經(jīng)歷,談談“一師一優(yōu)課、一課一名師”活動的實施情況和感悟。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資源;教學設計;課堂實錄
一、 重視教育信息化
教育部杜占元副部長曾在2014年第一期教育廳局長教育信息化專題培訓班上做了報告。在報告中,杜部長分析了信息技術對教育創(chuàng)新應用所發(fā)揮的四大作用,一是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二是對教育資源的巨大拓展,三是教育方法和模式的改變,四是推動教育理念和制度層面的變革,他說:“我國舉辦著世界最大規(guī)模的教育,擁有2.6億的學生,1600萬的教師隊伍和52萬所的學校,教育信息化能夠成為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有效抓手和有力支撐?!笨梢姟耙粠熞粌?yōu)課、一課一名師”活動對信息技術與課程深度融合和資源共享有重大意義。
二、 上好“一師一優(yōu)課”
國家花很大人力財力來組建這么一個平臺,我們必須積極響應、添磚加瓦并利用好這些資源。那我們如何上好“一師一優(yōu)課”呢?
(一) 認真觀摩、挑選、收集素材,做好準備
在我們準備曬某一課之前,先要在安徽省基礎教育平臺上搜索相關課例?,F(xiàn)在平臺上的課很多了,某個課例都有多節(jié)課。我們先要將這些課都認真的觀看一遍,看看別的老師是怎么處理教材,包括重難點、教學目標,如何引導學生一步步達成教學目標?教學過程中是怎樣和學生互動?有哪些值得借鑒的地方?還有何改進?等等。相信等把這些課例都看完之后,一定很有收獲,心中有個大概的思路,這節(jié)課該怎么上。然后從觀摩的課例中挑選幾個認為比較好的或者比較符合學情的下載下來,為自己的教學設計收集素材做好準備。
(二) 完成教學設計
這是一個很關鍵的一步。首先做好三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具體的方法步驟這里就不贅述了。只談下如何利用好平臺上下下來的素材。特別注意教學設計時不是簡單的對下載下來的素材照抄照搬。有的老師就這么認為的,他說平臺上那么多的優(yōu)質教學資源很好啊,別人上的很成功,我把他照搬過來省時省事,多好啊!這不是共享,這是生搬硬套,是拿來主義。因為你脫離了學情,你的學生不一樣,你的教學風格不一定相同。我們只是借鑒,學習他人成功的地方,而不是簡單的拿來主義。我們利用這些素材,但不僅僅局限這些,更多的是自己的東西,這些素材僅僅是作為補充。即使利用了這些素材也要進行處理。比如我在上物質跨膜運輸方式一節(jié)中,認真觀摩了同行很多老師上的優(yōu)秀課例后,發(fā)現(xiàn)有老師做的集中運輸方式的動畫很直觀、形象,如是我就把它下載下來,做一定的修改放在自己的課件中,效果很好。
教學設計不僅僅是教案、課件,還有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教學反思等等。可以借鑒別人是怎樣處理重難點,用到了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引導,如何互動,同樣這些都不是生搬硬套,而要因地制宜,有自己的風格。
教學設計完成之后要反復修改、推敲、打磨,在這里可以發(fā)揮教研組的合力,與同組老師一起探討,聽取他人意見,力求做到更好。
(三) 進行課堂實錄
前期準備工作做足之后就準備上課了,課堂上我們要依據(jù)教學設計,但不局限于教學設計。很多時候要學會臨場發(fā)揮,注意課堂師生互動氛圍,現(xiàn)在學校一般都配備了相應的設備,錄制的時候讓專業(yè)人員操作,錄好后還有后期的處理,一定要按平臺要求制作好。
(四) 課后反思,上傳共享
視頻制作好后不要急著上傳,這節(jié)課上的怎樣?我們要聽取聽課老師的點評和學生的反饋,如果反饋回來的情況還可以,再考慮上傳,否則,這節(jié)課就失敗了,不能將一個不合格的作品上傳,我們要確保共享的盡量都是優(yōu)質的。這樣可以減輕平臺數(shù)據(jù)庫的壓力,也讓資源庫越來越好。一定要有課后反思,這節(jié)課有哪些可取的地方,哪些不足之處,學生目標達成情況等等,上傳時填好姓名、學校、指導教師、這節(jié)課的名稱、所在章節(jié)、教材版本等,可以方便別人查閱。
三、 取得成績
我校自“一師一優(yōu)課、一課一名師”活動布置下來,學校就發(fā)動、組織老師曬課,在經(jīng)費緊張的情況下還購置了一套錄制設備,安排了專門的教室和工作人員,老師們也很積極響應,紛紛登臺展示,圓滿完成了計劃,并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僅在2015~2016學年的曬課中就有兩位老師獲得部優(yōu),四位老師獲得省優(yōu),十多位教師獲得市優(yōu)的好成績。
我個人在2015~2016年的的曬課中《DNA的粗提取與鑒定》一課獲得省優(yōu),2016~2017年度的曬課中《物質跨膜運輸?shù)姆绞健芬徽n獲得市優(yōu),2017~2018年度的曬課中《授予諾貝爾化學獎的通道蛋白研究》一課獲得市優(yōu)。
四、 反思與建議
曬課活動已經(jīng)開展有3年了,絕大多數(shù)教師都參與了這項活動,平臺的資源庫也越來越豐富。但也存在一些問題,首先,還有少部分教師不敢也不愿參與這項活動,這就需要老師提高認識,重視曬課;其次,上傳的課例有部分質量不高,可能有的老師是為了完成任務,這要老師認真對待,也要平臺對上傳的課嚴格審核,把好關;再次,曬課有集中現(xiàn)象,大部分老師曬的課都是相同的章節(jié),而一些偏的,難上的卻寥寥無幾,不過這一點在今年的曬課中就注意到了,要求盡量曬沒有部優(yōu)或省優(yōu)的。
總之,“一師一優(yōu)課、一課一名師”活動讓我們有了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通過曬課分享了自己的經(jīng)驗,也暴露了自己的缺點,通過交流使我們進步,也讓我們從別人的優(yōu)秀課例中學到很多,進而將之應用于教學,使教學水平不斷提高。相信這項活動會有越來越多的教師參與,會有更多的老師出更優(yōu)秀的作品。
參考文獻:
[1]王俊卿.利用“一師一優(yōu)課、一課一名師”活動提升教師信息素養(yǎng)[J].西藏教育,2017(3):62-64.
作者簡介:
王詩銳,安徽省安慶市,安徽省太湖縣彌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