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回鄉
【摘 要】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進行,在20世紀80年代興起了任務型教學模式,該模式是基于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理論提出的,屬于語言教學模式。任務型教學強調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投入到教學活動當中,主張學生自己進行體驗和探索,通過在活動中學習,進一步達到從“做中學”的理念。任務型教學模式的實施,把課堂活動進行了任務化,以學習任務為核心,設計開展教學,能夠讓學生通過感知、實踐、體驗、參與和合作等多種方法參與到課堂當中,從而更好的實現了學生的學習任務以及課程教學目標。
【關鍵詞】 任務型教學? 初中數學? 集中精力? 明確目標? 自學能力
初中學生相較于小學生,他們已經有了一定是數學基礎,并且掌握了基本的數學運算,但是初中數學更注重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自學學習以及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在內容上新增了很多復雜的幾何知識,和其他科目相比,數學的學習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但是,任務型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夠很好的簡化數學的抽象性,讓學生帶著明確的學習任務參與課堂教學,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邏輯,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本文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基于對任務型教學的了解和初中數學的分析,對任務型教學在初中數學中的實際應用進行了探討希望能對廣大教師的教學和學生學習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一、集中學習精力
集中精力是保證學生順利獲取并完成學習目標的關鍵。學生的學習精力就是課堂注意力,是指在課堂上學生集中關注、學習某一事物的時間,由于初中學生好奇心較重,自我控制能力薄弱,在課堂上無法集中精力,導致學習效率低,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干擾教師正常的上課教學。集中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是有效開展課堂教學的前提,是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知識和技能的重要保障,是達到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一步。因此,對于教師而言,要注意改變教學方式,使用任務型教學的方法,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把握學生課堂的最佳學習時間,從而集中學生課堂學習精力,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例如,教師在《隨機事件與概率》這一課程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生活中的常見事件導入,例如:“太陽每天都東升西落,這個事件會發生嗎?”,“丟一枚硬幣,出現反面朝上的結果,這個事情是肯定的嗎”,“每年的二月都是31天,這個事件是一定會發生還是不可能發生的呢?”,通過身邊的現象和事件,能夠吸引學生關注,讓學生觀察這些事件,總結描述這些事件的特點,然后教師進行總結歸納,抽象成“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以及“隨機事件”的數學概念。最后,讓學生根據概念理論,列舉其他生活中的事件,并準確判斷事件的類型。
二、明確學習目標
在初中數學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影響下,教師選擇和運用任務型教學的模式,以此來更好地完成課程目標是新課改要求下的必然趨勢。任務型教學是以任務為核心,最首要的一個環節就是明確學習目標,把學習目標當做教學任務,展現了任務的真實性,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動力,掌握學習方法和學習技能。學生通過學習任務的驅動,會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活動中,跟隨教師學習理論概念、科目知識,進行技能訓練。學生通過參與整個教學活動,不斷的發散思維,充分思考,從中積累了學習經驗,提升了學習能力。
例如,教師在《圓》這一課程的教學時,教師首先要明確本節課程的學習目標:理解圓的概念,掌握圓的有關性質。教師可以帶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圓形物體進入課堂,讓學生進行觀察特點,發現規律,引導學生自己定義圓的概念,教師進行歸納總結。圓是一個抽象的定義和概念,為了增加學生對圓的認知,教師在黑板上演示畫圓,使用的工具是繩子,將其一端固定,另一端系上粉筆,讓學生直觀的觀察畫圓的過程,清楚的認識到圓心固定點的位置和圓心到圓的邊距始終沒有改變,經過觀察和思考,輕松理解并掌握圓的性質。任務型教學可以讓學生最快了解每節知識的學習目標,從而更好的幫助學生分配時間精力,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三、培養自學能力
當今社會需要的不僅僅是論文知識掌握扎實的人才,更注重自學能力強的人才。初中學生剛剛經歷小學階段,習慣跟著老師的步伐節奏學習,存在依賴心理,被動接受知識,沒有自主學習意識。在上課前,學生沒有預習的習慣,以至于對教師上課的內容不了解,只顧著做筆記,沒有投入學習,也不進行思考,最終沒有掌握課程內容,沒有達到學習目標。因此,教師要積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營造自學的氛圍,給予學生足夠自由發揮的空間。只有學生形成在不受外界控制和影響的情況下自己自主進行學習的能力后,才能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增強學習效率,最大程度的達到教育教學目標,提高學生自身發展。
例如,教師在《圖形的旋轉》這一課程的教學時,教師首先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一些常見物體的運動現象,比如:鐘表、電風扇、電梯,通過觀察,讓學生對于這些物體的運動特征進行描述,初步發現總結旋轉的特點。然后,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畫一些簡單的三角形、正方形等平面圖,并畫出旋轉后的圖形,給學生充足的學習空間,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探索旋轉過程中的共同點和不同點,總結旋轉前后改變的是什么,沒有改變的是什么,從而得到旋轉的概念和性質。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大部分時間都在自主學習和思考,對于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
總而言之,在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采用任務型教學模式,明確學習目標,讓學生帶著學習任務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之中,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能夠更好的吸引學生學習精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引導學生完成教學目標,進一步深化了學生對于知識理論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培養了學生自學能力。因此,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教師合理利用任務型教學的模式,同時不斷創新,充分發揮任務型教學模式的優點,最終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完成教育教學的期望目標。
參考文獻
[1] 張瑞媛.談初中數學開展分層任務教學的方法[J].學周刊,2018(31).
[2] 王興平.任務型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甘肅教育,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