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靜
【摘要】藍墨云班課是順應移動互聯網發展而興起的一種新型的教學輔助工具,即時反饋課堂內外互動。近些年,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利用藍墨云班課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模式教學,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以思想政治理論課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為例,通過藍墨云班課將學生的線上學習與課堂教師講授的線下學習有機的結合,以期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短板,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模式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藍墨云班課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5-0006-01
互聯網時代,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已經越來越大眾化,信息傳播與獲取的方式發生了根本性改變,這些變化對傳統的教學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充分利用這些變化進行教學,于是可以有效即時地開展課堂互動反饋,實現即時的溝通分享,但又不受到非教學干擾的藍墨云班課誕生了,它專門為移動環境下的教與學而設計。
一、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實施過程
基于藍墨云班課支持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將該課程教學過程分為課前導學、課堂教學、課后拓展三個階段:
(一)課前導學
課前導學的主要任務是,搜集學生在課前預習時的難點、疑點以及爭論點,聚焦教學重難點,重構教學結構,合理設計教學環節。課前,教師根據教學對象的身心特點以及現有的知識儲備現狀,通過藍墨云班課“資源”平臺將與本節教學內容相關的視頻、PPT、圖片等學習資源和學習任務單推送給學生,并以一定的經驗值為手段督促學生認真觀看,同時創建或發布相應的測試、答疑/討論活動,學生可將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惑或建議提交至答疑/討論區。
(二)課堂教學
教師根據課前導學的結果,對于學生的共性問題,采用集中講授的方式進行針對性的講解,并通過藍墨云班課的頭腦風暴、答疑/討論等活動,總結升華教學重點難點內容。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必須將教學環節提前設計到位,哪一部分內容講解為主,哪一部分內容討論為主,哪一部分內容使用藍墨云班課為主,將所有環節完美鏈接在一起。
(三)課后拓展
課后拓展主要是指,教師通過藍墨云班課平臺布置課后任務,學生進行自評或互評,教師也可根據學生作業完成情況給予批改和點評,以進一步拓展學生思維和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在藍墨云班課平臺發布本章節相關拓展資料,包括拓展的課件、視頻及電子書籍、鏈接等,引導學生進一步拓展學習的深度和廣度。課后拓展它是對本節內容的鞏固與延伸。
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實施過程(以第二章 第二節 確定成才目標 做好生涯規劃為例)
以第二章第二節內容“確定成才目標 做好生涯規劃”為例,詳細介紹教學活動,詳見下表。
三、結語
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上實施的混合式教學,充分利用了互聯網與智能手機、電腦等,是對傳統課堂教學的補充,但是,它也不可避免的存在著一些尚需解決的問題。例如,課前教師需要制作和選擇大量的優質的教學資源,供學生線上選擇學習,如何制作如何選擇,它無疑也會加大教師的工作量。另外,高職院校中部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較差,參與性不高,如何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保證每個學生都能高效地完成線上學習任務也是亟需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李逢慶.混合式教學的理論基礎與教學設計[J].現代教育技術,2016(9):18-24.
[2]王國棟.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學模式創新有效性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4(11).